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易经九类取象法:系辞传第二十一章

易经九类取象法:系辞传第二十一章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撰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系辞传原文】【注解参考】“《周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中,“远”是离自己远,也就是和自己没关系。这句意为,《周易》这部书,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部尽讲一些玄秘的大道理,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书。“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中,“屡”是多次、经常。“居”是不动。这句意为,其实它的道是经常流动,不是静止不动的。“周流六虚”中,“虚”同“墟”,是位置,在外界指上下四方,在卦里指每卦的六个爻位。这句意为,它在六墟中是周流不息的。“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中,“常”是不变,“易”是变,“典要”是规矩不变、死教条、死框框。这句意为,它上上下下变动无常,刚柔相互变化,不是死框框。“唯变所适”中,“适”是到达。这句意为,它是变到哪里,就到哪里,随机应变的,所以什么地方都适用。

【系辞传原文】

《周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白话文】

《周易》这部书,不可看得远而无关,它的道经常迁移,变动而不会静止不动,在六个爻位上周流,上下没有常规,刚爻与柔爻相互变易,不可把它当成教条,它总是随着变化而流动。

易经九类取象法:系辞传第二十一章(1)

【注解参考】

“《周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中,“远”是离自己远,也就是和自己没关系。这句意为,《周易》这部书,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部尽讲一些玄秘的大道理,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书。“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中,“屡”是多次、经常。“居”是不动。这句意为,其实它的道是经常流动,不是静止不动的。

易经九类取象法:系辞传第二十一章(2)

“周流六虚”中,“虚”同“墟”,是位置,在外界指上下四方,在卦里指每卦的六个爻位。这句意为,它在六墟中是周流不息的。“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中,“常”是不变,“易”是变,“典要”是规矩不变、死教条、死框框。这句意为,它上上下下变动无常,刚柔相互变化,不是死框框。“唯变所适”中,“适”是到达。这句意为,它是变到哪里,就到哪里,随机应变的,所以什么地方都适用。

易经九类取象法:系辞传第二十一章(3)

【系辞传原文】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撰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白话文】

它的出入按照节度,内内外外使人知道戒惧。又能明晓忧患及其缘故,没有师傅与保姆,如同父母在指导保护。开始要按照它的言辞推求它的方法,就会有常规可循。如果不是这样的人,《周易》之道也不会虚行。

易经九类取象法:系辞传第二十一章(4)

【注解参考】

“其出入以度”中,“度”犹言分寸。这句意为,《周易》之道虽然变动不居,但它的出入又是有分寸的,不是变得无法把握。“外内使知惧”是说,有分寸可把握,就可以让人在办内内外外各种事情的时候,知道戒惧什么了。“又明于忧患与故”中,“故”是缘故。这句意为,有了分寸可把握,就能使人明白该忧虑什么和应当忧虑的原因。当然,应当戒惧与忧虑的就是不合道的事情。

易经九类取象法:系辞传第二十一章(5)

“无有师保,如临父母”中,“师”是太傅、老师,“保”是太保、保姆,古代天子设太傅太保对世子进行教育指导。这句意为,这样即使没有老师、保姆来教育,也就如同面临父母而有人指导了。“初率其辞而撰其方”中,“率”是循、按照的意思。“撰”是撰度。这句意为,开始办事时按照卦爻辞的指示揣度它指出的方向。“既有典常”中,“既”是就,“典常”是常规法则。这句意为,这样就有了常规法则可循了。“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中,“苟”是假如,“虚”是徒然,“行”是被人应用。这句意为,假如不是这样去做的人,《周易》之道也不会徒然来指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