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五百年比较,这个中西合璧的故事
中西方五百年比较,这个中西合璧的故事那是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中国人之间故事的缘起。他看了眼身旁50岁的任文杰,笑着说:“20年前,当时的任先生,那可是非常年轻。”世界上最大的无线电天文望远镜,驱动装置由他们研发生产;中国北汽60%的新能源汽车装了他们的电机,一年近80000套。当然,比起这些,他们更看重另外一些事情。“20年,过得很快,企业不断发展,但原则没有变——追求最高的性能。性能就是价值,有了价值,客户就会来,”说话的人名叫马科·文图里尼,65岁,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核工程学博士,1986年在意大利创办菲仕运动控制有限公司。
意大利,热那亚。
地中海的阳光洒进紧挨港口的一间会议室。里面的人们,正谈论着他们共同赢得的一些东西:
100米以上摩天大楼的奥的斯电梯,用的都是他们的电机;
世界上最大的无线电天文望远镜,驱动装置由他们研发生产;
中国北汽60%的新能源汽车装了他们的电机,一年近80000套。
当然,比起这些,他们更看重另外一些事情。“20年,过得很快,企业不断发展,但原则没有变——追求最高的性能。性能就是价值,有了价值,客户就会来,”说话的人名叫马科·文图里尼,65岁,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核工程学博士,1986年在意大利创办菲仕运动控制有限公司。
他看了眼身旁50岁的任文杰,笑着说:“20年前,当时的任先生,那可是非常年轻。”
那是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中国人之间故事的缘起。
“从一开始,我们就希望给客户提供最高性能的设备,这就是我们这家公司的价值所在,”文图里尼说,“而当时在我们这个领域,要做到高性能,就意味着要用到含有稀土元素的磁性材料。”
1998年,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文图里尼和小伙伴们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我们是奔着磁性材料去的,但在中国,找到的却是优秀的人才。”
那个“优秀的人才”,就是任文杰。
“也正是在他的坚持下,我们创建了菲仕中国,完全是从零开始,”文图里尼说。
2001年,任文杰和文图里尼合资创办宁波菲仕电机技术有限公司。文图里尼以技术作价25%入股并成为控股股东(51%)。文图里尼还充当“翻译官”,将意大利的创新技术和理念带到中国,并帮助宁波菲仕建立自主研发团队。他说:“中国市场非常大,所以可能性就非常多,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去加大研发投入。”
2003年,宁波菲仕消化吸收意大利技术,开始批量生产Ultract系列标准伺服电机和Wave系列直线电机。两年后,公司被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曾经有媒体这样报道:“任文杰看起来很具有文艺气息,可他却是个很有抱负理想的商人。他毫无掩饰地说,我就是想让宁波的菲仕成为‘中国的西门子’。”
而文图里尼说,任文杰像一匹野马,“2007年,我们当时规模还很小,但任先生提出要建厂,成本相当于公司2年的营业额,他打电话给我说需要帮忙,我们都觉得(建厂)完全不可能,可最后还是做成了。”
那是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宁波菲仕制造基地,那里研发生产出来的东西,让美国人刮目相看——他们为奥的斯提供的百米以上摩天大楼牵引系统解决方案,至今无人匹敌。
“楼越高,需要的功率就越高,但是电梯井就这么大。我们的做法就是把电机做到滑轮里面去,空间很小,但是力矩很大,”文图里尼说,“竞争者有是有,但他们做不到我们这么大的力矩。”
凭借高效、轻量的产品技术特点,宁波菲仕迅速占领市场。2010年,宁波菲仕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
2015年,任文杰和文图里尼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宁波菲仕从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但创新研发,依然让双方紧密相连。
“我们现在通过一种长期的技术协议,前沿的技术我们要向你学,每年要给中国提供前沿的技术开发,”任文杰说,意大利的菲仕运动控制有限公司,有大约40名工程师,几乎每一名工程师,都是综合型人才,“能够搞应用端,搞基础研究,也能搞工程端。我们要派大量的中国的工程师,来这边工作、学习。”
现在,宁波菲仕的年销售额已达到10亿元。其中的10%,被投入了到新一轮研发创新当中。“马科(文图里尼)在意大利就投一样东西,就是投创新;我呢,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创新,是同步的。”
2018年底,宁波菲仕在意大利成立崭新的研发中心,主攻新能源汽车领域。根据测试,宁波菲仕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效率,比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高出1.5%到2%,同时重量减轻约25%。而与此同时,宁波菲仕也完成了“走出去、引进来、再走出去”的路线图。
故事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开始的地方,回到了意大利。而此时的意大利,已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七国集团成员国。
紧挨热那亚港的菲仕公司会议室里,文图里尼和任文杰谈论着过去,更憧憬未来,仿佛20年前那第一次的偶遇。
任文杰认为,不远的将来,他们的技术来源将不会局限于菲仕意大利的研发团队。都灵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这些意大利的优质高校资源,已经进入他的视野。
“我和任的故事就这样讲到了今天,但还在继续,”文图里尼说,“我个人的理解是,以前中国更多关注的是发展自己的经济,现在提出了‘一带一路’,就是希望能够更好地跟全球经济去对接、去交流。”(浙江之声记者 高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