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寒食清明哪个早(节气寒食)

寒食清明哪个早(节气寒食)贰(图片来自贵州卫视)据西汉史料记载, 寒食习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文公重耳大臣介之推。当今许多学者认为,寒食习俗起源于钻木取火时代改换火种的仪式,在周朝就成为礼制。寒食期间,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提前备好的熟食,以表达对火的敬畏和对发明钻木取火的祖先的追思。寒食节在唐代成为法定节日,全国放假四到五天, 时间也从隆冬改到了暮春,变为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寒食节的内容还增加了祭祖扫墓活动。通过扫墓,人们返本追宗、慎终追远。由于寒食距清明只相隔一两天,人们常常将扫墓延期到清明。至今,在福建、潮汕、台湾地区仍保留着清明吃“润饼”的习俗。起初的润饼是头一天做熟面皮和馅料,清明当天现卷现吃。同样的食物,在贵阳是日常小吃“丝娃娃”。至于我们云南人,没有什么是一碗凉米线解决不了的。

寒食清明哪个早(节气寒食)(1)

寒食清明哪个早(节气寒食)(2)

每年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气。“清明”是形容词,描述空气的清新温润,景色的鲜明亮丽。“清明”也是古代的气象名词,特指东南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目前唯一的国家法定节日。清明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寒食和上巳两个节日。

寒食与清明

据西汉史料记载, 寒食习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文公重耳大臣介之推。当今许多学者认为,寒食习俗起源于钻木取火时代改换火种的仪式,在周朝就成为礼制。寒食期间,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提前备好的熟食,以表达对火的敬畏和对发明钻木取火的祖先的追思。

寒食清明哪个早(节气寒食)(3)

寒食节在唐代成为法定节日,全国放假四到五天, 时间也从隆冬改到了暮春,变为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寒食节的内容还增加了祭祖扫墓活动。通过扫墓,人们返本追宗、慎终追远。由于寒食距清明只相隔一两天,人们常常将扫墓延期到清明。

至今,在福建、潮汕、台湾地区仍保留着清明吃“润饼”的习俗。起初的润饼是头一天做熟面皮和馅料,清明当天现卷现吃。同样的食物,在贵阳是日常小吃“丝娃娃”。至于我们云南人,没有什么是一碗凉米线解决不了的。

寒食清明哪个早(节气寒食)(4)

(图片来自贵州卫视)

上巳与清明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的一天,时任会稽内史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召集名士和家族子弟,在会稽山北面的兰亭举办了首次兰亭雅集。大家饮酒赋诗,王羲之当场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这次兰亭雅集的活动主题是“修禊”,就是举行祓(fú)禊(xì)仪式。这是上古节日 “上巳节”的习俗,祓禊是通过临河洗浴的仪式来祈福、袪灾、防病。因为最初在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举行而得名,后来时间改为阴历三月初三。《论语·侍坐》章中曾皙的描述,就是上巳节的活动。

寒食清明哪个早(节气寒食)(5)

上巳节的习俗,还有郊外踏青、水边宴饮也就是曲水流觞等。上巳节还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好时机,是古代的情人节。

寒食清明哪个早(节气寒食)(6)

寒食清明哪个早(节气寒食)(7)

由于寒食、上巳、清明三个节日日期相近,从唐代开始,上巳和寒食的活动逐渐融入清明。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至今还是白族、壮族等民族最隆重的节日。

参考文献:

苏永文《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形成与流变考略》

石丹《浅析清明节的起源与发展》

余世存《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

来源:云广记者 江涛

编辑:向星颖

责任编辑:管昕 李娟娟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