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实不过一张清单,清单人生人生有一种艰难
人生其实不过一张清单,清单人生人生有一种艰难即使因为受伤晕倒了,醒来第一件事不是关心自己的身体,而是担心地板脏不脏,以及自己躺在地板上别人会怎么想;因为怕死,所以讨厌旅行。如果非出门不可,那在出门前必须把床单整理的一尘不染,以防自己出事后别人推门而入,因为环境而猜测她是个怎样的人;她不但喜欢事事列清单,而且她还是一个有洁癖外加强迫症的女人,一旦她对世界形成了固定的看法,谁都别想改变她。因为一则清洁剂广告:一个女人站在干净的窗口向外张望,下面写着“菲克新带您看世界”。于是她每天用这瓶清洁剂擦窗户,坚持了一辈子;每天六点起床,12点午餐,下午六点前晚餐,天黑以后绝不出门,不敢喝红酒,怕别人说她是酒鬼;
巴克曼简直就是“疗伤”高手,每一部作品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治愈。
《清单人生》
63岁的布里特-玛丽是一个你能想象到的那种最无趣的女人,从小就是不被爸妈喜欢的千年老二,姐姐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这让她本就没有幸福可言的童年雪上加霜,从未得到爸妈应给的温暖,甚至妈妈总是说死的应该是她。
结婚后,40年如一日的在家中照顾丈夫和孩子(丈夫和前妻的孩子)的起居,她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列在清单里,以保证她和丈夫的太平日子万无一失,但是丈夫说她没有交际能力,孩子叫她“烦人精”。
她不但喜欢事事列清单,而且她还是一个有洁癖外加强迫症的女人,一旦她对世界形成了固定的看法,谁都别想改变她。
因为一则清洁剂广告:一个女人站在干净的窗口向外张望,下面写着“菲克新带您看世界”。于是她每天用这瓶清洁剂擦窗户,坚持了一辈子;
每天六点起床,12点午餐,下午六点前晚餐,天黑以后绝不出门,不敢喝红酒,怕别人说她是酒鬼;
因为怕死,所以讨厌旅行。如果非出门不可,那在出门前必须把床单整理的一尘不染,以防自己出事后别人推门而入,因为环境而猜测她是个怎样的人;
即使因为受伤晕倒了,醒来第一件事不是关心自己的身体,而是担心地板脏不脏,以及自己躺在地板上别人会怎么想;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一辈子活在别人以及自己给自己的枷锁里,循规蹈矩,相夫教子,不允许生活里出现任何波澜。
可是人生怎么可能用一纸清单就能规划的了呢?生活不是童话,结婚照上明媚的笑容,并不是此后生活的全部表情,循规蹈矩的生活并没有给她带来预期的幸福。丈夫的出轨让她63岁的清单生活摔成了无从清理的碎片。
63岁的她,一个连手机都不会用的女人。为了不让自己独自死在旅馆无人知晓,她迫不得已找一份工作,为的是保全生命中的最后一点尊严。于是她离开无比熟悉的生活来到一座脏乱差的乡下小镇-博格,但就是在这里,她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并且踏上了梦想中的巴黎之旅。
结局很治愈:63岁的布里特-玛丽拒绝了丈夫的复合请求,也没有接受斯文的倾心,而是正视自己的内心,抛开一切为自己活一次。她开着一辆加满油的车,带着和姐姐共同的梦想,一直向着巴黎的方向开去。
一开始觉得布里特玛丽矫情造作,当看到她擦窗户是因为想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世界,通过窗户仰望外面遥远的星空,忽然理解了她,她曾经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啊,那个和姐姐共同梦想的巴黎,她还没去过。
她那么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可能也只是因为她想证明自己还有存在的价值,一个40年的家庭主妇,在婚姻生活里走着走着逐渐失去了自我。一个干净明亮、一尘不染的家,带给她的或许是一份心理上的豁达以及一份难得的好心情。
叛逆是需要力量的,老年的叛逆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当一个女人领略过少女的青春和纯粹,也拥有过生活的磨砺和浸润,内心就会变得足够富足,足够强大。老年的叛逆已经没有了破坏力,它也许不像八九点钟的太阳那般骄阳似火,但是却像冬日里暖炉,温温的孕育着不烫手,刚刚好。这种叛逆是自己对人生的掌控感,成为自己的靠山,活得真实而潇洒,无需再为别人的眼色来束缚自己的愿望,那是自由的味道。
愿你无论多大年龄,都拥有为自己而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