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无秋以为期:秋以为期五
将无秋以为期:秋以为期五我没听说普渡大学有什么中国艺术品的收藏,眼见天渐渐黑了,便打消了逛校园的念头。挑的住处是个民宿,在一片中产阶级小独栋区里。这种小独栋在美国极为常见,周围没有大城市,却也不是种地养马的农村。大概是我印象中最典型的美国式生活了。房主两口子和患有糖尿病的胖猫都很友善,夜幕降临以后,周遭安静得仿佛一切都不存在。唯有微微泛凉的秋的气息,和各种家具混合的香气,伴我入梦。拉法叶市有个普渡大学,是传说中的常青藤名校之一。和城市名结合在一起,简直像是老佛爷普渡众生,就差口宣佛号阿弥陀佛了。此乃玩笑话,该校成立于1869年,慈禧老佛爷正平定最后一点太平天国余孽呢。微信公众号后台看不到每位读者的个人信息,但是有一个读者所在地的总体统计数据,我发现里面真的有不少武汉的朋友。在此衷心希望每一位读者都平平安安,尤其是身在疫情中心的朋友们。不聊这么沉重的话题了。上一篇游记带大家逛完了鲜为人知的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这一
没想到今年开年会有如此严重的疫情。我躲在不怎么受影响的海外,感到非常惭愧。现在说什么,都像是贾跃亭“悲痛如潮”“心如刀绞”的风凉话。不能共患难的人,是不配称为好朋友的。
我们公司这几天正在组织募捐,所得善款计划购买一批物资寄到武汉的医院,相信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一滴水都有用。说到物资,之前看到很多文章在报道国内医疗物资如何短缺,不妨给大家讲讲现在美国的情况。自从美国确诊第一例肺炎后,仅仅几天时间,大城市的各个超市药房的口罩就脱销了,网上的口罩也被迅速一抢而空。当时我以为是民众恐慌式购买,但后来发现大街上甚至机场里,都几乎没有人戴口罩。而且美国的疾控中心至今都在明确表示,不建议美国民众戴口罩。
正巧前两天我和同事驱车北上好几百公里,途径了不少小城市、小村镇。同事的家人在国内医院工作,想着顺路买些口罩寄回国。于是我们每经过一个城市,都会停下来看一看,但是看到的几乎都是空空如也的货架。终于在一个偏僻的不能再偏僻的商店里,找到了几盒口罩。店员告诉我,这些口罩还是头一天晚上刚进的货。我们如获至宝。
后来回到大城市,在路边随便找了一个华人快递,把这几盒口罩打包寄去同事家人所在的医院。说是华人快递,其实也不能算是专业快递,老板是开中药房的,兼顾一些寄快递的业务。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我们填写信息打包付款期间,竟遇到了两批同样来寄口罩回国的人。大家很默契地感慨了一番如今口罩难买,方圆几十里都找不到一只。我忽然明白,国外现在一口罩难求,却看不到有人佩戴,并不是因为什么恐慌式购买,而是早有人将它们寄往了国内。或许它们此刻正在大街上、医院里,保护着每一个人。
微信公众号后台看不到每位读者的个人信息,但是有一个读者所在地的总体统计数据,我发现里面真的有不少武汉的朋友。在此衷心希望每一位读者都平平安安,尤其是身在疫情中心的朋友们。
不聊这么沉重的话题了。上一篇游记带大家逛完了鲜为人知的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这一次我出发前往此次旅程的起始地芝加哥。印第安纳波利斯到芝加哥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于是我选择在中间的一个小城Lafayette过夜。
北京西单有个老佛爷百货,外文名字就是“Lafayette”,相信北京的朋友都不陌生。作为城市,它的中文名被译成了“拉法叶”,而非“老佛爷”。翻译者大概是个严肃而没有幽默感的人。
拉法叶市有个普渡大学,是传说中的常青藤名校之一。和城市名结合在一起,简直像是老佛爷普渡众生,就差口宣佛号阿弥陀佛了。此乃玩笑话,该校成立于1869年,慈禧老佛爷正平定最后一点太平天国余孽呢。
我没听说普渡大学有什么中国艺术品的收藏,眼见天渐渐黑了,便打消了逛校园的念头。挑的住处是个民宿,在一片中产阶级小独栋区里。这种小独栋在美国极为常见,周围没有大城市,却也不是种地养马的农村。大概是我印象中最典型的美国式生活了。房主两口子和患有糖尿病的胖猫都很友善,夜幕降临以后,周遭安静得仿佛一切都不存在。唯有微微泛凉的秋的气息,和各种家具混合的香气,伴我入梦。
留学生爱管各种地方都叫村,对此我深表赞同。普渡大学周边,实在是村的无以复加。清晨我上路的时候,放眼望去,周围除了树还是树。树林里升起阵阵晨雾。再往城外开一阵,树林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玉米地。玉米地里矗立着巨大的风力发电风车,缓缓挥舞着手臂,在弥漫的雾气里影影绰绰,仿佛天神降临一般。唬得我直吐舌头,心想这老佛爷普渡众生的地方,真是充满了神性。
一路无话,轻轻松松开了两个多小时,就回到了芝加哥。芝加哥倒是一点都不村,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和拉法叶形成鲜明对比。大城市大博物馆唯一让人不愉快的是游客实在太多,买票都要排大长队。参观体验比之前介绍的几所博物馆差得多。
芝加哥美术馆之前已经写过文章介绍了,大部分展品没有换,现在在展的是一批耀州窑器物。撤掉的展品包括神奇的吉州窑月影梅盏,拿去香港卖掉的史上最贵的龙泉窑瓶子,还有一些绞胎等等。鉴于此,今天就只聊一聊新展的这批耀州窑器物吧,其它展品请参见以前的文章。
耀州窑质量最好的时期,大概在五代到北宋。五代是很神奇的一个时代,越窑、耀州窑一南一北两个青瓷窑口,都在这个时期堪称鼎盛。甚至定窑也生产出了和邢窑高度相似的极品白瓷,比如静志寺地宫出土的那批可能是北宋初生产但仍然五代味儿十足的器物。展出的五代耀州窑包括质量上乘的剔花执壶、细线划花盘、金银器味道的盏等等,都是代表作。釉色比北宋的橄榄绿要清雅一些。
雕塑式的深剔花在北宋渐渐被刻花取代,俗话说一刀下去半刀泥,就是对北宋耀州窑刻花最恰当的形容。刻花的纹饰多是花卉,没有后来印花丰富。光素的器物相对少很多,但档次不一定比刻花低。还是要从器型、釉质以及剔刻精美程度判断是否高档。要知道有纹饰的器物,审美门槛比较低。现在看着好看,但在古代也一定不是凡物。最典型的比如吕氏家族墓出土的那一批北宋耀州窑,工艺精湛到没话说,不懂瓷器的人看了也会觉得美不胜收。
看到有人说这瓶子的纹饰是什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我差点笑出声来。群众的想象力真是丰富。那只“精卫”其实是摩羯鱼,古印度传说中的怪鱼,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隋唐至宋辽金以来,经常出现在金银器、瓷器上。甚至建筑屋脊上的鸱吻,据说也融入了摩羯鱼的形象。至于它面对的那个青面獠牙的男人是谁,我实在猜想不出。耀州窑偶尔能看到鬼的纹饰,意义不明。和摩羯鱼作为一个整体纹饰出现,也许有相关背景故事。
另外,瓷器纹饰一般是对称的,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这个瓶子却一反常规,力士和摩羯鱼只占了半面,另一半完全是海水,仿佛是宋画中的留白一般,很有趣味。
这个大碗上过国内的电视节目
刻花费时费力,对工匠的要求也高,不适合批量生产。不知从北宋的哪一年起,模印工艺被迅速推广开来。模印技术带来了工艺的简化,但也意味着剔花逐渐被时代抛弃。就好像毛笔被硬笔替代,又被鼠标键盘替代,书法也会慢慢变成小众的边缘化的艺术。北宋末期到金元,耀州窑持续走着下坡路,直至消亡。
其实金代的耀州窑也好,定窑也好,尽有不少精美的模印产品。放在宋瓷的大背景下,也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不能因为模印档次稍低就一棒子打死。而且金代耀州窑还有一类清莹的月白釉,备受藏家追捧。
说实话,这个月白炉子真是可爱极了。除此以外,耀州窑还有很多非主流的产品,比如黑釉、酱釉等等,在此次展览中也有体现。
这把执壶是唐代的,造型釉色皆是上上之品。
以上展品都是“上善堂”的私人藏品。我不是圈内人,不清楚“上善堂”宋涛是何方神圣。但是看过展览,即知此人必是当下宋瓷收藏金字塔尖的人物。这个世纪的藏家和老一辈收藏家,包括老牌博物馆,有很明显的区别,看藏品就一目了然。我觉得这和认知水平有关,和品味无关。我们总是感叹上个世纪的东西多,质量好,却往往忽略了当时的藏家认知水平有限。过去几十年考古的资料,以及市场的资料,逐步完善了我们的认知体系。真正有实力的藏家,依然有机会建立比前人更好地收藏。我相信越来越多的新晋藏家会快速涌现,就像“上善堂”的这批藏品一样,令芝加哥馆藏的耀州窑黯然失色。
当然金字塔尖的人吃什么穿什么和我们普通人无关,大家该吃吃,该睡睡,偶尔看看他们的藏品流流口水,没准也能生津止渴,延年益寿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