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从荔枝图序漫谈如何提升说明文的写作力
荔枝图序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从荔枝图序漫谈如何提升说明文的写作力黄罗伞⑵团团:圆圆的。帷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团团如帷盖:荔枝树看上去圆圆的,像一个帷盖。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1)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荔枝生巴峡间”是说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当然,我们知道其实我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
冠盖满枝丫
现在正是荔枝的季节,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吃荔枝呢?趁此机会,我们边吃荔枝边以白居易的这篇《荔枝图序》为切入点,学习如何提升说明文的写作力吧?
(一)荔枝图序
唐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 1、开门见山:荔枝的出生地
(1)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荔枝生巴峡间”是说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当然,我们知道其实我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
- 2、平铺直叙:荔枝树的形状、叶子、花、果实
⑵团团:圆圆的。帷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团团如帷盖:荔枝树看上去圆圆的,像一个帷盖。
黄罗伞
⑶叶如桂,冬青:荔枝叶像桂花树的叶子,冬天也保持青翠的颜色。桂花树为常绿小乔木,叶为椭圆形,与荔枝叶相似。
叶如桂,华如橘
⑷华(huā)如橘,春荣:荔枝花像橘树的花,春天开放。橘,常绿乔木。华,通“花”。
⑸实如丹,夏熟:果实就像丹砂一样,红褐色,夏天成熟。
新鲜的荔枝
- 3、细致入微:荔枝的规模(成串)、壳、膜、果肉、味道
⑹朵如葡萄:“朵”是果实聚成串的意思。 意思是说:荔枝成熟以后挂在树上的串很像成串的葡萄。
⑺壳如红缯(zēng):荔枝壳就像红色的丝绸。缯:丝织品总称,相当于现在的绸。
⑻膜如紫绡:轻轻拨开荔枝,里面贴着壳的地方有一层膜,像一层紫纱。我们现在吃到的荔枝,它的膜大部分是白色的,紫纱不多见了。
⑼瓤肉莹白如冰雪:荔枝肉晶莹纯白像冰雪一样剔透。
⑽浆液甘酸如醴酪(lǐ lào):荔枝的果汁就像甜酒奶酪的味道一样,酸酸甜甜的。醴是甜酒、米酒的意思。酪指奶酪,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酸奶。所以,醴酪会不会是古代的酒酿或者加蜂蜜的酸奶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相关资料哈~
荔枝内部结构
- 4、承前启后:过渡
⑾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荔枝大概就是我说的这样子,但其实比我说的还要好吃。
- 5、荔枝的存放与保质期
⑿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荔枝如果离开了树枝,过一天颜色就变了,过两天香气就变了,过三天味道就变了,等过了四五天再吃,那色香味就全没了~
- 6、写作目的
⒀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白乐天(白居易,字乐天)让官画工(有官职的画画师傅)来画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是为了让不认识荔枝的人和没有在刚摘下来前三天见过荔枝的人,都来认识荔枝而写的。
全篇看下来,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是不是即使原先没见过荔枝,看完后也仿佛荔枝近在眼前向我们招手了?
(二)举手学习
一篇好的说明文看完后,除了让读者了解说明对象的性状,还会让读者对说明对象产生进一步认识的兴趣。接下来,我们从什么是写作力、如何抓住事物特性、如何布局文章结构来聊聊提升说明文的写作力的方法。
- 1、什么是写作力
阿德利安·吉尔《写作力:创意思考的写作策略》节选:
有系统性的;为写作加入思考;是联结阅读指导和写作指导的方式;重心在写作过程中的步骤和技巧,而不是作品;专注于为何写作,而不是写什么,怎样写;并不是用来取代“写作工作坊”或写作特征,而是将这些策略整合;为写作提供主题、示范书和指导。
归纳概括而言,我以为良好的写作力须具备以下要素:
首先,要有系统性逻辑性的思考。在写文章前我们就要考虑文章架构、全面了解说明对象的基本情况,在这一步,文章的脉络要做到心中有数,它是我们写作的基石,是框架,更是血脉。
其次,要有写作重心。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要沉浸于写作的内容,把重心放在写作步骤和技巧上,无需过多考虑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作家沃尔夫曾对他的学生说:“别耍廉价的花招。” 如果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过于注重堆砌文章,可能会让读者产生厌烦的情绪。文以情动人,情以真为系。写作内容是文章的血肉。
最后,专注于写作意义,而非为了写而写。我们写作的目的应该是纯粹而动机单纯的,夹杂着太多功利性因素或者心绪不够沉淀,会让写作本身变得无趣或缺乏灵气。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别人写的就是比你好呢?关键还是在于善于观察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视角,并对事物加以情感倾注和艺术加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篇赏心悦目、感同身受的文章了。
专注,你即拥有格局。
- 2、如何布局文章结构
以《荔枝图序》为例,首先我们要明确写作意图:是为了让没有见过荔枝的人都来认识荔枝——它是推广说明文,立意明确后,我们就可以围绕“不认识→认识”展开阐述;根据这个思路,接着从“产地→荔枝特性→写作对象”构架写作段落,说明认识过程;然后在过程中侧重描写特性部分,以外形、内核分述阐明,又因为描述对象是水果,在特性中说明了保质期;最后言明写作目的。整篇文章结构完整、比喻恰当、层次分明,读来显得错落有致,有血有肉,使读者对荔枝这个描写对象一目了然又增广见闻、趣致盎然。这就是非常详细完整的水果说明文了。
《荔枝图序》解构
- 3、如何抓住事物特征
我们来看看《荔枝图序》里白居易是如何抓住荔枝的特性:
①善用括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方式。白居易形容荔枝树的形状像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这就非常形象地把荔枝树的形状跟皇帝出行的遮阳帷帐联系在一起,既形象又生动,读来就有一种跃然纸上之感。又比如他说“丹如实、朵如葡萄、壳如红缯”等等,用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手法,把常见常用与不常见不常用的物品建立联系,丰富读者想象,使荔枝这个新鲜事物一下子凸显了形象。
②善用写作顺序。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等,在《荔枝图序》里主要体现在空间顺序上。白居易由外及内地详细介绍了荔枝以及荔枝树的方方面面,内外兼具,层节有序,既有空间感又带节奏感,妙趣横生。
③语言表达准确、凝练、通俗易懂。全篇《荔枝图序》在语言的表现力上都做到了干净简洁、通俗凝练,不啰嗦不废话,在时间、空间、对比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上也做到了准确无误、喻体恰当生动,是一篇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好文。
谈到这里,你是否对如何写好一篇说明文,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收获呢?
这盘清炒荔枝,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