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自评自己遭遇的诗句,狱苏07诗人的天真
苏轼自评自己遭遇的诗句,狱苏07诗人的天真苏轼此诗前两句就开始发政策的牢骚:“烟雨蒙蒙中的农村,老百姓如果有生计了,谁会不遵纪守法?”,然后借龚遂兴农的典故,指责朝廷现在的盐法太苛刻。这个政策是一举两得,一方面百姓手里没了兵器,治安变好了,另一方面百姓专心农耕,生活也逐渐富足。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苏轼承认这是一首针对盐法严苛的讽诗,诗中用了西汉太守龚遂的典故。龚遂任渤海(今河北沧州)太守时,为推动农桑产业的发展,鼓励农民把随身携带的刀剑卖掉,换钱买牛耕田,春夏耕种,秋冬按收获多少纳税。
狱苏07 诗人的天真:苏轼想通过写诗影响朝政
山村悯农苏轼是在元丰二年(1079)二十日开始受审的,受审当日,即写下供状,承认《山村》五绝诗中有干涉时事的意思。
《山村》第二首中写:
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苏轼承认这是一首针对盐法严苛的讽诗,诗中用了西汉太守龚遂的典故。
龚遂任渤海(今河北沧州)太守时,为推动农桑产业的发展,鼓励农民把随身携带的刀剑卖掉,换钱买牛耕田,春夏耕种,秋冬按收获多少纳税。
这个政策是一举两得,一方面百姓手里没了兵器,治安变好了,另一方面百姓专心农耕,生活也逐渐富足。
苏轼此诗前两句就开始发政策的牢骚:“烟雨蒙蒙中的农村,老百姓如果有生计了,谁会不遵纪守法?”,然后借龚遂兴农的典故,指责朝廷现在的盐法太苛刻。
苏轼自供称:
但将盐法宽平,令人不带刀剑而买牛犊,则自力耕,不劳劝督也。以讥讽朝廷,盐法太峻不便也。
柳荫云碓图 南宋 佚名
《山村》的第三首写道——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这一首对盐法的讽刺更是直接,用一农村老汉三个月吃不到盐的经历。自供称:如果是古代的圣人,还能听着美妙的音乐声(韶,又一作“韵”)而忘记无盐之苦,可是山村的老百姓,嘴里都淡出鸟了,怎么还能开心得起来?
(时盐法峻急,僻远之人无盐食,动经数月。若古之圣人,则能闻韶忘味,山中小民,岂能食淡而乐乎!以讥讽盐法太急也。)
柳下双牛图 南宋 佚名《山村》第四首写道: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这首讽刺了新法中争议最大的青苗法。
关于青苗法的利弊得失。
所谓青苗法,简单说,就是朝廷(国有资本)代替民间资本从事借贷(高利贷)业务,利息并不比民间资本借贷低多少,但最大的区别是,强借强还!
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王安石发明青苗法的本意是一举两得,一来增加国库收入,二来为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解燃眉之急。
但在具体到地方落实时,却完全走了样,导致民不聊生,很多原本富足的小康家庭,都因此法而家破人亡。
在新党的一揽子新政策中,苏轼最看不惯的就是青苗法,他在供状中承认,写此诗意在讥讽,很多百姓拿了青苗钱却不去务农了,到城市中花天酒地,庄稼汉的孩子们一年中大半时间都在城里混日子,唯一的好处就是学会了一口普通话。
(以讥讽朝廷新法,青苗、助役不便。)
欢迎关注:无犀之谈
综观这组《山村》五绝,其讽刺意味甚至毫不隐晦,流于字里行间。
御史台的舒亶在结案报告中专门分析了这组诗的性质:
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慢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
且陛下发钱一本业农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其他触物及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实话实讲,舒亶这一段文字实在是令苏轼无可辩驳,苏轼在自辩中只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反驳:先帝(应该指仁宗)当年考察我时,嘱咐我以后遇事就讲,我这人实诚,这些年就是按照先帝的意思,就事论事,也从来没有遭到谴责或朝廷斥责。我确实是以物讽事,本意是希望我的意思能以诗歌的形式流传更广,乃至被皇帝听到,并对现行政策做出调整。谁成想,御史台这仨走狗,竟然说我诽谤先帝,颠倒黑白!
(昔先帝召臣上殿,访问古今,且赖臣今后遇事即言,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乃复作诗文,寓物托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而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因此言诽谤先帝。则是以黑为白,以西为东,殊无近似者)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点或事件为节,每月讲述苏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我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更多人了解、理解苏轼这样一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已不枉余生每日之“苏写时间”。
是为日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