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1)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当我们哼唱起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时,心中一定矗立着雄伟壮丽的太行山,眼里一定激荡着滔滔不绝的黄河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四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岗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以忠义仁勇而扬名天下的关公故里--运城解州关帝庙,诚实守信的晋商文化,抒情达意的民歌小调……从物质世界到意识形态,无所不有,简直数不胜数。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2)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年之久。在这片宽厚的黄土地上,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绚烂的花儿竞相开放,青翠的草儿甘愿衬托,其间还散在着许多不太娇艳却也俏丽的小花点缀在角角落落,清新优雅。那就是山西独有的大院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拥抱它,感知它深厚的底蕴和博大的胸襟。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3)

中国民居建筑特色,向来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而著称。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现在被列为山西十大名胜之一的乔家大院,是在1986年底经重修后开放的。此后,陆续又有祁县渠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出现在山西省旅游名胜行列之中。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4)

晋商宅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围墙隔离;以四合院为建构组合单元,院院相连,沿中轴线左右展开,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有的构成某种图形样式,取吉祥喜庆的象征意蕴。难得的是,这些巨型宅院的建设虽然在几百年间持续展开,但在布局设计、工艺技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却能保持协调一致、前后统一。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5)

咱们就从乔家大院开始说起吧。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6)

乔家大院是最早修复开放的一座晋商大院,更因为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蜚声海内外,几乎成为晋商大院的代名词,甚至连许多从未到过山西的外地人也知道: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它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仅2公里,又名"在中堂"。 乔家大院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璀灿明珠。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7)

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由小本生意起家,从闯荡口外的小伙计成长为垄断包头商业的大财东,包头城至今仍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俗语。乔氏家族的产业在第二代创业人乔致庸手中继续发扬光大,达到鼎盛,商行、银号开到了京津、东北、长江流域。徐珂《清稗类钞》中估计乔家共有资产四五百万两,事实上乔家的各类动产、不动产加起来应该有数千万两之巨,大约相当于现代的近百亿资产,这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天文数字。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8)

乔家大院历经三次大规模兴建、扩建始成今日格局,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六十余年,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为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共313间房屋,整个大院的布局为双喜字造型。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9)

乔家大院型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以三丈高的砖墙封闭。大院内以一条80米长的甬道分隔,甬道尽头是乔家祠堂。甬道南北各有三个大院,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10)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11)

乔家大院的最后一次扩建是在民国十年,由乔映霞主持新建了新院并改建了西北院。乔映霞为乔致庸长孙,人称成义财主。乔映霞思想进步,信奉天主教,仰慕西方文明。受影视剧和传统思维的影响,人们往往以为这座古朴宅院里的少爷小姐们身穿着传统绣衣玩着古老的游戏,而事实上,到乔映霞掌家的时候,乔家子弟们已经穿着西式服装打开网球了。正因为如此,最后一次扩建体现出“中学为休,西学为用”的色彩。新院的风格不变,但窗户全部换成了大格玻璃,配以西式装饰,屋檐下的真金彩绘,也在原来的“麻姑献寿”、“满床笏”等传统创作内容中,加入了铁道、火车等新鲜事物。在西北院的改建中,更是按西式风格装修了客厅,增设了浴室和西式厕所。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12)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13)

日本侵略军占领祁县后,乔氏家族远走避难,他们通过与教会的关系,挂上意大利国旗躲过了日军的侵扰。解放后,乔家大院先后被机关、部队、学校占用。文革期间,一些革命干部曾经准备“拆院建校”,并且拆掉了几间过厅和厢房,所幸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1986年,乔家大院被辟为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1990年获国家级文物先进单位称号和省级文物系统文明单位称号,1995年被评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并被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14)

乔家大院内除了明清家俱外,还收藏着“犀牛望月镜”、“九龙宫灯”、“万人球”等乔家珍品。此外,有四块牌匾颇为引人注目,分别是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赠送的“福种琅环”、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以及傅山先生手书的“丹枫阁”匾额。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15)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16)

40多年前,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这里的晋商住宅院落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当时的记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17)

今天,深秋的假日,踱步于这座古老又年轻的院落之中,望着精巧的檐下悬挂着的一盏盏大红的灯笼。黄昏时分,忙碌的身影渐渐稀少,嘈杂的声音慢慢消失,一种神秘感笼罩下来。各院点灯,透出纱笼的微光,在柔风中摇曳。触摸那高高的院墙,森森然的感觉,似乎有更夫行走其上。远处,清脆的梆子声传来,响彻方圆十余里。

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走进晋商大院之乔家大院(1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