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们高大上的最好作品,如何解读神级作品
织女们高大上的最好作品,如何解读神级作品所以,那时的画家一般都不会在标题上过多纠结,甚至很多画都没有标题。直到贵族们把画搬到他们的别墅或者需要拍卖时,才会让仆人制作一个目录清单,为画作按上一个方便识别的标题。那个时代,画家不是艺术家,他们和一般的工匠没有多大区别。订购者(委托人)非富即贵,直接就是命题作文——给我画一幅多大尺寸、什么题材的作品。“委拉斯凯兹自画像”深受“卡拉瓦乔主义”影响的委拉斯开兹主张绘画要真实地表现生活,为了真可以牺牲美,所以他的许多作品都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纺织女》是委拉斯凯兹晚年(1657年)最重要的一幅作品。
前文讲到“‘古希腊美女因自傲招致惩罚’系列之三——女红高手阿拉克涅”。
今天谈一下关于这则神话的绝对“大神级作品”。
(西班牙)迭戈·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1599-1660):《纺织女》,又名《阿拉克涅的寓言》
这幅画的作者是十七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委拉斯凯兹,他是巴洛克大师,写实主义(或卡拉瓦乔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
“委拉斯凯兹自画像”
深受“卡拉瓦乔主义”影响的委拉斯开兹主张绘画要真实地表现生活,为了真可以牺牲美,所以他的许多作品都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纺织女》是委拉斯凯兹晚年(1657年)最重要的一幅作品。
那个时代,画家不是艺术家,他们和一般的工匠没有多大区别。订购者(委托人)非富即贵,直接就是命题作文——给我画一幅多大尺寸、什么题材的作品。
所以,那时的画家一般都不会在标题上过多纠结,甚至很多画都没有标题。直到贵族们把画搬到他们的别墅或者需要拍卖时,才会让仆人制作一个目录清单,为画作按上一个方便识别的标题。
委拉斯凯兹这幅画的标题一直是《纺织女》(或更严格地说,叫做《马德里圣伊莎贝拉壁毯厂的纺织女工》),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幅生活风俗画。作为一位宫廷画家,大师再现的是西班牙皇家壁毯织造厂一个车间内妇女们的劳动场景。
直到委拉斯凯兹去世近3个世纪之后的1948年,一位西班牙研究者联想到雅典娜惩罚阿拉克涅的神话,触发灵感,才使这幅画作的主题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
通过两级台阶,委拉斯凯兹将画面分成前后两个部分、两个场景——明亮的后景和昏暗的前景。
前景:左侧第二位正在转动纺车的老妇人是变形之后的雅典娜。老妇虽然面容苍老,但那露出来的白皙、修长的腿向我们表明了她的真实身份。雅典娜正在纺纱,纺车迅速转动的轮子所代表的正是阿拉克涅的命运之轮。
轮子的动感跃然纸上,不愧是巴洛克大师,而且影响了后来的印象派。
右侧第二位背对观者、挽起发髻、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皮肤白皙、手部动作相当优美的光脚少女是阿拉克涅。
她手中的纱线十分纤细,所纺织的正是那无法逃避的命运之网。画家为阿拉克涅安排了一个背对观众的姿势,故意不画出她的脸,为的是凸显姑娘那优雅的手势。
后景:两级台阶之上凹进去的室内构造了明亮的舞台造型。正中面对观者的白衣女子是阿拉克涅,她正在傲慢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左边背对观者,身穿铠甲、戴着头盔是雅典娜女神,她手臂高举,就要对“目中无‘神’”的阿拉克涅做出最后的判决和惩罚了。
墙上悬挂的壁毯是提香的名作《劫夺欧罗巴》,这正是阿拉克涅作品中的一个主题——表现宙斯的好色本性。
(意大利)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1485-1576):《劫夺欧罗巴》
总之,我们可以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前景与后景的主题:
前景——纺织生命之线
后景——截断生命之线
《命运三女神》
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委拉斯凯兹的这幅作品。
我们发现——
委拉斯凯兹的笔触看起来在随意涂抹,显得潦草而粗糙。但仔细品味,就能感受到它散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每一处所透露着的灵动。
后来的伦勃朗和戈雅也是如此。
因为这些大师追求的不是准确地描摹自然,他们都在追求自然以外的东西,以求以正确的方式向我们打开自然,但这里的“正确”可能恰恰是“扭曲”,或者说,有时只有扭曲才能正确。
名家作品见仁见智。就像委拉斯凯兹的《宫娥》一样,作为大师最神秘的两幅画之一,无论做出怎样的解读都不为过。
(西班牙)迭戈·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Diego Rodrignez de SilragValazque,1599-1660):《宫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