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入伏30天多还是40天多:秋凉带来最危险的34天
历史上入伏30天多还是40天多:秋凉带来最危险的34天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因为这34天正是由夏入秋的时间,在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
今天是2021年“三伏天”的最后一天
我们终于从长达40天的“三伏”中走了出来
8月20日出伏,宣告今年的伏天正式结束。
8月20日—9月23日秋分,共34天,为什么这34天最为凶险?
因为这34天正是由夏入秋的时间,
在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
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
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
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合肥天气又要变今天开始合肥天气又要变了,这一次降温、雷雨、大风都安排上了。
据合肥气象台最新预报,受冷空气影响,20-21日合肥有雷阵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24-25日合肥还有一次降雨过程未来7天最高气温32~33℃。
合肥具体预报:
20日:多云转阴有中等雷阵雨24~31℃
21日:阵雨或雷雨转多云24~31℃
22~23日:多云,局地有阵雨或雷雨25~32℃
24~25日:阴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中雨23~28℃
26日:多云21~27℃
久未露面的雨水它来了,还带来了强对流天气三件套,雷电、短时大风、短时强降水,需要提醒小伙伴们对于“蠢蠢欲动”的强对流天气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多变的天气让秋老虎“咬人更凶!专家指出,“秋老虎”这种天气白天闷热、高温,但早晚凉爽,昼夜温差大,而且天气又热又湿,燥气开始逐渐盛行,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时候。
1、空气湿度高含氧低,容易出现胸闷
虽然寒冷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但是在气温高、气压低的天气,特别是高温闷热的“秋老虎”时节,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的时候,平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常常会感觉不适,出现胸闷、气促、头晕等症状。
2、中午高温排汗多,容易形成血栓
夏秋之交,高温天气仍会不时出现,人体大量排汗,易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机体血容量不足产生血液浓缩,造成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出现缺血性损害,引发心绞痛等急性心血管疾病。
3、“秋燥”影响情绪,诱发冠心病
从夏天进入秋天,阳光照射逐渐减少,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使人心情烦躁、心火旺盛,这也是诱发冠心病突发的危险因素,这段时间因工作劳累缺乏休息的年轻人尤其要警惕心肌梗死突然来袭。
4、昼夜温差大,诱发心血管疾病
夏秋交替时期,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忽冷忽热”一折腾,易诱发冠心病,出现中风、心梗甚至猝死。
出伏后要注意哪些饮食
夏秋交替,不应过分地进补,切忌顿顿大鱼大肉。天气干燥,可吃一些清爽润肺的食物;要注意平衡饮食,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
穿衣
入秋后,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气温低于20°C,比较凉,应“不穿单衣”;气温低于10°C,比较冷,要“穿棉衣”。
起居
夏末秋初,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可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运动
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以“不累”为宜。运动时间选在早晚,中午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这个时间段外出活动。
出伏后的假期安排七月八月的三伏天
对打工人来说真是太辛苦了
持续“搬砖”没有节日假期
随着出伏,挺过8月你就会发现
一大波节日和假期就要来了
中秋假期放假安排:
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
共3天
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中秋节没过多久 国庆节又要来了
国庆节放假安排:
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
共7天
9月26日(星期日)、
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还要提醒小伙伴
节假日期间
不扎推 不聚集
外出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