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

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宽城区:因长春火车站初名宽城站,以站名为区名;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 长春县土名宽城子。据《长春县志》记载:城垣之形,颇不规则,南北袤约四里,东西广约七里,盖东西广于南北一倍,故名二道区:曾名和顺区、第五区,1955年取境内河流更名二道河子区,1995年改现名南关区:1949年为长春区和胜利区,次年改为第一区、第二区,1957年合并为南关区;取旧城南门外南关大街之名为区名,另说因宽城子旧城南门位于区境城区中心,俗称南关,故名朝阳区:曾名中华区、长春市第四区,1955年改现名;因境内朝阳路得名绿园区:1995年由长春市郊区更名,因旧时树林茂密,杨柳成荫得名

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1)

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2)

长春市

南关区:1949年为长春区和胜利区,次年改为第一区、第二区,1957年合并为南关区;取旧城南门外南关大街之名为区名,另说因宽城子旧城南门位于区境城区中心,俗称南关,故名

朝阳区:曾名中华区、长春市第四区,1955年改现名;因境内朝阳路得名

绿园区:1995年由长春市郊区更名,因旧时树林茂密,杨柳成荫得名

二道区:曾名和顺区、第五区,1955年取境内河流更名二道河子区,1995年改现名

宽城区:因长春火车站初名宽城站,以站名为区名;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 长春县土名宽城子。据《长春县志》记载:城垣之形,颇不规则,南北袤约四里,东西广约七里,盖东西广于南北一倍,故名

双阳区:清宣统二年(1910)置双阳县,1995年设区;因境内有双阳河,故名;双阳为满语苏斡延一音之转,据《吉林通志》:苏斡延为黄色之意,意即黄河

九台区:据《中国地名辞源》:区沿九台县名,县沿镇名,因境内有九台得名;设县时因吉林境内沿边墙共设四边门,二十八边台台因从北数第九边台得名

榆树市:据《中国地名辞源》:市沿县名,县沿用厅名,厅因土名孤榆树屯得名;传古时城南有一棵参天古榆树,周围百米无其他树木生长,称大孤榆树,后演变为村名孤榆树屯

德惠市:清宣统二年(1910)划长春府沐德乡、怀惠乡设县,据民国《吉林地志》取二乡名尾字命名,1994年撤县设市

农安县:清光绪十四年(1888)置县,取隆安、龙安谐音而名,并寓农业丰登之意,俗名龙湾;据民国《吉林地志》:县治旁古塔,建于辽圣宗时,相称龙安塔,音讹又似农安,故名


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3)

吉林市

船营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此造船,俗称船营,区名始此

龙潭区:因龙潭山(土城子、尼什哈山)而得名;据《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山上有潭名为龙潭,又称水牢,传说昔年曾锁孽龙于此

昌邑区:清末来此聚落者多为山东昌邑人,故名;自清乾隆九年(1744)始 多有山东昌邑县饥民逃荒至此,故称昌邑屯

丰满区:1992年由吉林市郊区更名,取境内丰满水电站名;据民国《永吉县志》:今吉林市东南50里有大丰满村,其西北5里左右又有小丰满口子,两村之间有丰满东山和丰满西山,1937年在此修建水电站,故名

磐石市: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县因境北磨盘山顶有一形如磨盘的巨石得名;另据《满洲地名考》:磐石县取安如磐石之意

桦甸市:旧名桦树林子、夹皮沟、桦皮甸子、官街等,市沿县名;县名由县北桦皮甸子得来;据《增订吉林地理纪要》:先拟在县北桦树林子设治,其地又称桦皮甸子得名,该地曾生长有大片桦树林而得名

蛟河市:宣统元年(1909)敦化县北境析置额穆县,满语意为水滨处的十人戍所,1934年迁治蛟河镇,1939年改现名;以境内蛟河(哈河、觉哈河)得名,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满语意为叫花子

舒兰市:据《东三省纪略》载:舒兰为满语果实之意,境内东山曾产山梨红,曾为贡品,故名;另据民国《吉林汇征》: 舒兰县以其地有舒兰河站(朝阳川)得名,1992年设市

永吉县:清置吉林州、永吉州,1912年改吉林县,1929年因省县同名改今名;取“永远吉祥,长久安宁”之意;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永吉州源自吉林乌拉


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4)

四平市

铁西区:因位于哈大铁路以西得名

铁东区:原名一面城,俗称道东,1983年设区,因位于哈大铁路以东得名

公主岭市:初名苇子沟,据《中国地名辞源》:市以岭公主岭为名,公主岭因市街北五千米处的分水岭上的公主陵得名

双辽市:1940年双山县、辽源县合并,取二县首字命名,1996年设市

梨树县:1914年因与浙江省奉化县重名,取境内梨树繁茂改现名,民国《梨树县志》:以古有梨树得名;另说此地原属高句丽,以苏姓得名,故地有赫尔苏、昭苏河、苏龙起等号,又名列苏城,一说城在苏河之里,故名里苏,偏脸城在河之表又名昭苏,梨树为其转音

伊通满族自治县:因伊通河(益褪河、一秃河、一统河、伊屯河、伊敦河)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皆满语音译。一说其意为粗涩,一说其意为半翅鸟


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吉林省县级各地地名由来(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