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东大门(民族团结之花盛开燕赵)
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东大门(民族团结之花盛开燕赵)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张少华说,“在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河北民族团结基础好、融合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殷殷嘱托牢记心间,不负期望砥砺奋进。全省上下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持续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局面越来越好。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
认真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河北省将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基础好、融合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团结之花盛开燕赵
5月20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举办“百年跨越铸承诺 石榴花开迎盛世”民族团结文艺展演活动。该活动是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12年。图为文艺展演在《爱我中华》的歌声中拉开帷幕。(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摄
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在承德考察期间,先后走进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承德博物馆,并对民族团结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殷殷嘱托牢记心间,不负期望砥砺奋进。全省上下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持续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局面越来越好。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张少华说,“在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河北民族团结基础好、融合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河北省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关于建立省直有关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的通知》,提出35项具体任务、7项保障措施,并将任务措施落实到47个省直有关部门及各市县党委、政府。2021年,在省直部门建立了统一领导、任务分解、沟通联络、调研指导四项工作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省上下齐抓共管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
今年以来,各省直部门结合职能,将创建工作任务自觉融入中心工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河北省在14所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中华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各族青少年心田。
“通过认真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承德市双滦区第三小学大队辅导员陈杰清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直是我们教育的重点。下一步,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
坚持示范带动画好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河北省培育打造了大厂回族自治县、石家庄市藏龙福地社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示范效应明显、基层群众满意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示范单位。
“落实重要讲话精神,要着力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质量。”张少华介绍,下一步,河北省民族工作要顺应时代变化,转思想、转职能、转方式,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拓展“互联网 民族团结”空间,以乡镇、街道和社区为重点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薛寒表示,多年来,在党中央决策部署下,河北省坚持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内容,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释放政策动力与激发内生潜力相结合,全力落实资金、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环境及社会等方面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精彩的文艺演出、种养殖技术咨询、名医家门口问诊……日前,由省民委主办的2021年为民族地区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活动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
活动中,根据摸底调查情况,因人因病定向购置3万元常用药品,在医疗专家指导下,现场发放到每名患病群众手中。
这也是河北省连续17年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共开展活动110场次,今年计划办好12场“三送”活动,通过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助力民族地区民生事业发展。
只有跑出赶超“加速度”,才能驶上发展“快车道”。
持续组织开展省政府赴民族地区现场办公,是河北省坚持42年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制度性措施,“十三五”以来,先后组织赴民族地区现场办公9县次,支持项目1858个、资金490.32亿元(含债券、贷款额度),帮助民族地区集中解决了一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截至2020年底,4个贫困自治县全部摘帽。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河北省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期间,推进民族地区县乡主干道提级改造,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4087公里。统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共安排民族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资金3.64亿元,受益人口97.56万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向民族地区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3.6亿元,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
“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为我们基层进行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大名县营镇回族乡党委书记沙雷难掩激动,他说,“站在建党百年新起点上,我将继续带领全乡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沙雷介绍,目前,全乡以推进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为宗旨,正着力打造“一蒜两河三区同建”乡村振兴格局,形成了以营镇大蒜种植—生产—冷藏为主要产业的链条,充分利用漳河、卫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积极参与打造大运河文化,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区、特色产业种植区、商贸物流区。“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沙雷信心满怀。
坚持弘扬中华文化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巨大优势。”薛寒表示,传承优势,促进民族团结,是河北民族工作之责。我们要立足河北各民族高度融合的省情,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让各族人民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着力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认同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民族工作相结合,优先向贫困民族地区安排资金和项目。全省6个自治县均实现了图书馆舍数量、面积“双达标”。民族地区文化馆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图书馆总面积17000平方米,藏书总量达到450余万册。丰宁、围场等自治县还建有高标准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文物,定期举办专题展览。
繁荣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体育。深入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丰宁满族剪纸、孟村八极拳、青龙猴打棒等17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团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的大型历史剧河北梆子《六世班禅》荣获剧目银奖。组团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创造了历届最好成绩。举办“民族团结杯”全省乒乓球比赛,民族健身操普及版(民族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促进了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
“只有语言通,才能文化通;只有文化通,心灵才相通。”保定民族学校校长马惠斌说,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保定民族学校更是责无旁贷。
马惠斌介绍,保定民族学校计划采用“文化育人、教学育人、活动育人、科研育人”的全程育人模式,引导各族青少年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承德市双桥区韭菜沟社区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社区党支部书记胡音格说:“我们一定要牢记嘱托,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各族群众团结和睦、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河北省将牢记嘱托,着力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质量,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提升民族事务依法治理能力,确保民族领域和谐稳定,推动全省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 (河北日报记者 尹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