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登要塞:让法国两度蒙羞的凡尔登要塞
凡尔登要塞:让法国两度蒙羞的凡尔登要塞堡垒守军也仅存地理优势,他们在65岁的阿斯特吕克·德·圣热尔曼中校的指挥下,在德军的炮火中煎熬,在弥漫的毒气中隐忍,在枪林弹雨中坚持了数天。杜普伊中尉率领一个连的援军穿越德军炮兵的封锁,九死一生,最终只有60人到达堡垒。就是这些人在迎战德军拜尔班的疯狂攻击,誓死捍卫苏维尔堡垒。一名德军士兵占领了沃克斯堡垒附近的一处阵地,旁边可能是一具法军尸体法军士兵躲在狭窄的战壕里自保肆虐的炮火你来我往,震耳欲聋,步兵战斗还未开始,双方的伤亡已十分惨重。德军负责攻击苏维尔堡垒的精锐部队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军团遭受重创,下属的第140步兵团损失尤为严重,该团第2营的军官全部阵亡。巴伐利亚卫队8门战壕迫击炮中损毁7门,向山顶冲锋前已有37死83伤。兵团其他部队因伤亡惨重,拒绝向前推进。阿尔卑斯军团继续战斗的士兵必须穿过浓密的毒气,顶住法军猛烈的炮火。尽管损失惨重,他们仍推进到苏维尔堡垒500米的范围内。对面的法军
1916年2月21日至12月18日,法国与德国陷入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陆地战役——凡尔登战役。此战并非妇孺皆知,但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用来纪念1916年凡尔登战役的凡尔登十字勋章
“现代”凡尔登要塞脱胎于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使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与洛林,也失去了天然的防御屏障,它是法国的历史耻辱。法国与新兴德意志帝国的战争中将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境遇,他们别无选择,只有用石块和迫击炮筑起新的防御堡垒。凡尔登要塞是新堡垒环形防线的一部分。战役前夜,凡尔登要塞竟然对德军的猛攻毫无防备。这里的糟糕防御状态,一方面体现了法军对新式武器的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则应归咎于法军统帅部做出的糟糕决策。
苏维尔堡垒矗立在凡尔登要塞前最后一片突出的高地上。若德军控制这里,便可以轻而易举地使位于海拔344米山顶破败的圣米歇尔堡垒失去防御作用,还可以直接攻击凡尔登。7月10日12点,德军着手炮击的准备工作,他们将在25平方千米的区域砸下33万枚炮弹。法国将发射近20万枚炮弹进行还击。20个小时的战斗交战双方总计发射50多万枚炮弹。在这喧嚣的炮火中,德军发起了“绿十字”行动,向法军阵地发射了63000多枚充满碳酰氯气体(也称“光气”)的毒气弹。
法军士兵躲在狭窄的战壕里自保
肆虐的炮火你来我往,震耳欲聋,步兵战斗还未开始,双方的伤亡已十分惨重。德军负责攻击苏维尔堡垒的精锐部队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军团遭受重创,下属的第140步兵团损失尤为严重,该团第2营的军官全部阵亡。巴伐利亚卫队8门战壕迫击炮中损毁7门,向山顶冲锋前已有37死83伤。兵团其他部队因伤亡惨重,拒绝向前推进。
阿尔卑斯军团继续战斗的士兵必须穿过浓密的毒气,顶住法军猛烈的炮火。尽管损失惨重,他们仍推进到苏维尔堡垒500米的范围内。对面的法军混乱不堪,疯狂地发动反攻,试图遏制德军的攻势。绰号“屠夫”的夏尔·芒然将军命令第114e步兵团发动夜袭,但一无所获。法军在夜里晕头转向,攻错了方向,伤亡惨重,这样的战斗毫无获胜的希望。7月12日早上,德军不顾损失惨重,继续向苏维尔堡垒进攻。9点刚过,凡尔登命悬一线,一切将取决于通往苏维尔堡垒的山坡上的争夺。
一名德军士兵占领了沃克斯堡垒附近的一处阵地,旁边可能是一具法军尸体
堡垒守军也仅存地理优势,他们在65岁的阿斯特吕克·德·圣热尔曼中校的指挥下,在德军的炮火中煎熬,在弥漫的毒气中隐忍,在枪林弹雨中坚持了数天。杜普伊中尉率领一个连的援军穿越德军炮兵的封锁,九死一生,最终只有60人到达堡垒。就是这些人在迎战德军拜尔班的疯狂攻击,誓死捍卫苏维尔堡垒。
这90名法军与德军殊死搏斗,最终决定了凡尔登的命运。拜尔班出击,却遭遇杜普伊连队的机枪,他们用密集的火力击退了德国人的进攻。苏维尔堡垒保住了,凡尔登要塞安全了。7月12日后,德军已经失去了夺取这个伟大要塞的希望。
战火中杜奥蒙堡垒附近的土地满目疮痍
此时,索姆河激战正酣,分散了德军的注意力,德军将大量人力、物力转投北方。但是,凡尔登战役却又持续了5个月。战斗以某种内在逻辑向前推进,激烈异常,难以掌控,这种难以言明的逻辑驱使法国为了重夺当年2月以来失去的阵地,发动一系列反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历史大事件往往超越身处其间的人类的认知,似乎具有自己的意志。
一架被击落的德军双翼飞机残骸
凡尔登战役期间,法德两军的确切伤亡数字尚存争议,但大体上各有约35万人伤亡。这些数字虽然令人震惊,但实际只有索姆河战役伤亡人数的一半,索姆河交战双方的伤亡各约60万人。那么,为什么凡尔登战役更让我们记忆深刻呢?
某种程度上,这是由凡尔登战线向外突出的不利作战地形造成的。凡尔登战役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典型场景:如月球表面般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泥土、鲜血、死尸和垂死挣扎的伤者。血腥的杀戮无休无止,没有任何一方获得(或者失去)真正的战略利益,这种粗暴混沌的印记早在战争之初便深深刻在士兵的脑海中。在凡尔登,首先听到的是法军士兵的孱弱叫喊,他们迎着隆隆的炮声行进,就像绵羊被引向屠宰场。只有贝当的“水车模式”有助于减轻士兵在凡尔登战斗时承受的痛苦和压力。
德军绕开地上的法军尸体向前行进
当然,他所能做的只是短时间内纾解大量伤亡造成的压力。有时几天之内,一些部队的士兵几乎全部阵亡。凡尔登战役70万人伤亡到底意味着什么?随之而来的是,协约国联军在索姆河、意大利和加利西亚(布鲁西洛夫攻势)继续发动大规模战役。德军仅在西线便伤亡近120万人(几乎是1914年和1915年损失人数的总和)。1916年下半年,德军在西线消耗了26%的兵力,在东线失去了15%的兵力,这样的损失令人心惊肉跳。在残酷的消耗战中,德军的兵力很快落于下风,与英、法、俄诸强比拼兵力损耗,他们承受不起。
位于杜奥蒙堡垒下方的墓地,里面埋葬了16142名记录在案的士兵
(内容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