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路遥和陈忠实是什么关系?路遥称他文学教父

路遥和陈忠实是什么关系?路遥称他文学教父别的作家到农村是体验生活,柳青则是直接在农村生活。他除了与村民一起劳作,还组织动员村民参加互助组,参与创建合作社。当时,皇甫村村民并不知道柳青是一位著名作家。因为,他留着光头,穿着对襟黑褂子,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打扮。他亲自指导成立了王莽村“七一联合农业社”,皇甫村“胜利农业社”。使长安农业社健康发展,成为陕西地区的先进典型。然而,仅一年后,37岁的柳青便毅然辞去官职。转而背着铺盖到长安县居皇甫村做起了农民。初到皇甫村,柳青没有住处,只好住在村里的一个破庙里,然后和村民早出晚归一起劳动。紧接着,他又把全家从北京迁到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

柳青,一个时代的丰碑,难于逾越的高峰。一个人民作家,然而如今大多数似乎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

随着电影《柳青》上演,这位陕西籍的文学大师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让人不禁感叹:陕西为什么再难出现像柳青这样深入生活,十几年写出一本长篇小说的作家?

中国当代文学史有“三红一创”之说,其中三红即《红旗谱》《红岩》《红日》,而“一创”便是柳青著作的红色经典《创业史》。

路遥和陈忠实是什么关系?路遥称他文学教父(1)


柳青原名刘蕴华,1916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52年,柳青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期间,他深入调查研究,给区乡干部、农民讲社会发展史,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他亲自指导成立了王莽村“七一联合农业社”,皇甫村“胜利农业社”。使长安农业社健康发展,成为陕西地区的先进典型。

然而,仅一年后,37岁的柳青便毅然辞去官职。转而背着铺盖到长安县居皇甫村做起了农民。

初到皇甫村,柳青没有住处,只好住在村里的一个破庙里,然后和村民早出晚归一起劳动。紧接着,他又把全家从北京迁到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

当时,皇甫村村民并不知道柳青是一位著名作家。因为,他留着光头,穿着对襟黑褂子,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打扮。

别的作家到农村是体验生活,柳青则是直接在农村生活。他除了与村民一起劳作,还组织动员村民参加互助组,参与创建合作社。

在皇甫村的日子里,柳青白天劳动,晚上写作,收集素材。 7年后的1960年,他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出版发行。然而,在拿到16065元的稿费后,他却全部捐给了长安县王曲公社。

60年代的16000多块钱,可是一笔巨款,即便放在今天,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然而柳青就这样不加思索的捐了出去。只为了农村基础建设。

因为所有钱都捐了,使得女儿出嫁时,他拿不出一分钱给女儿添嫁妆,这可愁坏了柳青。

柳青的女儿刘可凤,毕业于清华大学,在一个科研单位工作, 28岁时还没对象,这成了柳青的一块心病。好在后来刘可凤遇到了西北大学的一位讲师,两人一见钟情。

女儿出嫁,做父亲的柳青无论如何都要有所表示。终于,在深思良久后,他抓起笔,饱蘸深情地写下了:“襟怀纳百川,志越万仞山。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

刘可凤将这副字装裱后,悬挂在婚房内。她说:“这是爸给我最好的嫁妆,最珍贵的礼物,最难得的精神财富!”

路遥和陈忠实是什么关系?路遥称他文学教父(2)


柳青所住的皇甫村因为没有高压电,严重影响农业发展,村里当时穷的连买电线杆的钱都没有。于是,1961年柳青写起了《创业史》第二部时,便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支了5500元稿费,给皇甫村搞发展。

在皇甫村,柳青似乎早已忘了自己是一个作家,反而做起了农村建设。他除了写文学作品,还写下了《关于王曲人民公社的田间生产点》《怎样沤青肥》《耕畜饲养三字经》这类的农业科普文章。

1972年,处在非常时期的柳青,身心受到摧残,突然重病缠身。无奈之下,在女儿刘可凤多次催促下,柳青去北京看病。

然而,去了多次,都被告知医院没有床位。面对住不进医院,病情愈加严重的父亲,刘可凤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报告了父亲的病情和现状。

没想到的是,周总理在看到刘可凤的信后,很快就做了批示:“给以妥善安排。”并立即派人批转卫生部,同时叮嘱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李瑞山,“要给予照顾”。

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柳青终于住进了医院,得到了应有的治疗。

路遥和陈忠实是什么关系?路遥称他文学教父(3)


什么叫名著?什么叫大师?柳青的《创业史》给出了答案。

单看这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创业史》 ,其中第一部为1960年第一版,印册数为1954500,而第二部2019年为第18次印刷,印刷册数为1379000。

在当时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宣传推广的情况下,一本小说,竟然能发行如此庞大的量,只能令今天的作家们望其项背。

再看《创业史》反映的深刻广阔的思想内容。柳青曾说:

“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创业史》描写了关中地区一个农村互助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里边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只讲述了一些平凡的生活故事,但却表现了各种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最终揭示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农民唯一出路的这一宏伟主题。

柳青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比如主人公梁生宝,是着墨最多的一个新型农民的形象。作为共产党员,他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通过吃苦节省下每一分钱,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创社会主义大业。

作为基层干部,梁生宝的身上具备公道,踏实能干,和为集体事业贡献一切的牺牲精神。

路遥和陈忠实是什么关系?路遥称他文学教父(4)


再看《创业史》的艺术性 。全书结构严谨细密,独具匠心。开篇用的是“题叙”,而“结尾”的承上启下,则与下一部无缝衔接,表现出小说的历史厚重感,从而产生史诗效果。

其次,在形式上,作者打破了时空限制,巧妙地将人物的回忆,以及对事件及进程的概括穿插进来。这样一来,增加了篇幅的生活容量。

另外,在描写上,作者既具有细节烘染和心理刻画,同时又兼顾气概雄浑之感。加上生动流畅的语言,将一个富有关中乡土气息的历史,活脱脱跃然纸上,令小说极富感染力。

《创业史》的成功,也再次的诠释了文学来源于生活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生活即是创作的源泉。柳青更是践行了,文学是为工农大众服务这一宗旨。

著名作家陈忠实对《创业史》更是赞赏有加,他曾说:

“《创业史》的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个人的意义,是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高度的标志。所以,研究柳青,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柳青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刘炜评则说,柳青是以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在陕西人心中建起一座雕像,陕西省现代作家如:陈忠实、路遥、贾平凹等,都曾将柳青作为文学膜拜的对象。

路遥更是将柳青视为“文学教父”,他曾多次拜祭柳青。创作《平凡的世界》时,路遥跪在柳青的墓前,放声大哭。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哭,所以他哭给懂他的人。

可以说,柳青为陕西文学打下了基础。

而国家也曾三次号召全国党政干部、文艺工作者,学习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学精神。

路遥和陈忠实是什么关系?路遥称他文学教父(5)


有位名人说过:“愈是大作家,他的作品的性质,由他的时代的性质而定的这种关联,愈强烈愈鲜明。

而柳青,就是陕西文学的灵魂人物,是当代中国作家的一面旗帜。

1978年,柳青在《延河》编辑部小说创作座谈会上,发表了《生活是创作的基础》的讲话,阐述了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根本要求”的文学思想。

现如今,不少作家已渐渐脱离了人民,脱离了生活,只是埋头搞商业创作。所以,再也没有人可以超越柳青那一代作家的高度。

《诗刊》主编商震曾说过一段让我震撼的话,他说:

柳青有两点让我很佩服,第一,他是真正脚踏在大地上。第二,柳青的经验告诉今天的作家,尤其是那些网络作家,当作家要植根于生活,要脚踩在土地上。否咧,无论你写得多么花哨绚烂,最终都会消逝。

在柳青写出《创业史》后,陕西文坛就形成了深入生活的现实主义写作流派,后来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他们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而陕西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坛占据重要地位,正是继承了柳青的精神遗产,学习了柳青的文学经验,沿袭了柳青的现实主义写作道路,延续了柳青的文化基因。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柳青和《创业史》具有引领价值和旗帜意义。

路遥和陈忠实是什么关系?路遥称他文学教父(6)


如今的陕西再也难出现像柳青一样的作家了!究其原因:一是生活体验不够,整日坐在书房靠着想象天马行空,这样的文字没有灵魂。

二是成稿太快,没有细细打磨。有的作家每一两年就有一部所谓的长篇小说问世。但这些作品,往往缺乏划时代的意义,无非就是几个人物,吃喝拉撒,以及无聊的对话……

柳青写《创业史》用了7年时间,而同时代的周立波写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更是用了10年时间。

过去那些取得成就的作家,他们生活在农村,与农民一起劳动,亲自参与体验了农村的土改,互助组,合作社,并社,扩社工作。

而现在的作家到农村去,就是走马观花。“作家和作家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往往不是文字技巧,而是在生活和思想上,同时也有意志的竞赛。”

最后,期待陕西能再出一位像柳青这样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