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不仅如此,大火中还生长着一种硕大的老鼠,其体形比牛还大,重约千斤,毛长两尺并细如蚕丝。这种大老鼠在火中的时候全身通红,像被火灯烧红的烙铁一样红,但是一离开火走到外面,它的全身就会变得雪白。只要它离开了火,用水一浇就会死去。于是人们就把它身上的毛剪下来织成布并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这种衣服有一个特点,就是永远不用洗涤,若是穿脏了,就脱下来在火里烧烤一下就会洁净如新,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布叫做"火浣布",意思是能够用火来"洗"的布。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没有造出这种布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后是否能够造得出来,亦未可知。昆仑山是华夏第一神山,是百神所在之处。山势巍峨高耸,层层叠叠,共有九重。据《淮南子·地形篇》描述,昆仑山的高度从山脚到山顶共有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这么精确的数字不知是如何丈量出来的。山的下面包围着弱水形成的深渊,又有燃烧着火焰的大山环绕着。火山里

中国远古时代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历史与神话的结合,或者说是神话与历史的嫁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或是几篇文章是无法论述清楚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神话几乎都与这个民族的历史有关,我们华夏民族也不例外。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很多历史与神话嫁接或是结合的内容,尤以《五帝本纪》最为明显。所以我的《中国历史与神话》系列文章一定是循着历史的足迹来写,从而争取达到历史和神话的完美结合。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1)

五帝之前的神话流传下来的有很多,但那段时期的神话属于史前文明,可以说是纯神话时期,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没有人敢肯定地说那就是中国的远古史,也没有人说那个时期与中国历史无关,只是可用于证实的资料或文献太少,即使一些典籍里有些许记载,那也是零散的,缺少可靠性和系统性。这无疑也是我们华夏民族文明与历史进程中的一大遗憾。

既然司马迁的《史记》是从五帝写起,那么我的神话故事亦是从黄帝开始。

根据《史记》记载,我们的先祖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当时少典部族的首领有一个妃子(考虑没有合适的称谓,暂且就叫妃子吧)名叫符宝,有一天她看到巨大的闪电绕过北斗星,于是受到感应而怀孕,二十四个月后生下黄帝,因生于轩辕之丘,所以取名轩辕,姓公孙。后随部族迁于姬水,并在那里生长,因而又姓姬。

从符宝受孕到黄帝出生,都带有极为浓厚的神话色彩。更为神奇的是,黄帝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襁褓中就会说话,幼小伶俐,长大勤勉,成年后聪明通达。在有熊之地建国,故又号有熊氏。崇尚土德,故号称黄帝。定都涿鹿,即今天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黄帝发明了阵法:里面的用刀锯,外面的用甲兵。设立指挥军队的旗帜,天下有不顺从的便去征伐。披荆斩棘,开山通道,没有过过安适的日子,虽然定都涿鹿,但迁徙往来,没有固定的住所,每到一处,用军队环绕为营以自卫,常有祥云之瑞,因而用云来命名官职,如青云、缙云、白云、黑云、黄云等等。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2)

古代神话中,黄帝和昆仑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说,在,有一座庄严而又华丽的宫殿,是黄帝的行宫,由一个叫"陆吾"的天神管理。天神陆吾相貌长得极为威猛,他长着一张人的脸,老虎的身子和足爪,并且长有九条尾巴。除了管理黄帝的行宫之外,陆吾还兼管着天上九城的部界以及神苑里宝物储藏等事情。陆吾手有一些红色的凤凰,负责管理宫殿里的生活用具和衣物等。黄帝在管理天下事务的余暇,常常喜欢到昆仑山行宫里游玩。

昆仑山是华夏第一神山,是百神所在之处。山势巍峨高耸,层层叠叠,共有九重。据《淮南子·地形篇》描述,昆仑山的高度从山脚到山顶共有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这么精确的数字不知是如何丈量出来的。山的下面包围着弱水形成的深渊,又有燃烧着火焰的大山环绕着。火山里长着一种永远燃烧不完的树,日日夜夜都在不停的燃烧着,奇怪的是这火势即使在狂风中也不会变大,在暴雨的袭击下也不能熄灭。

不仅如此,大火中还生长着一种硕大的老鼠,其体形比牛还大,重约千斤,毛长两尺并细如蚕丝。这种大老鼠在火中的时候全身通红,像被火灯烧红的烙铁一样红,但是一离开火走到外面,它的全身就会变得雪白。只要它离开了火,用水一浇就会死去。于是人们就把它身上的毛剪下来织成布并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这种衣服有一个特点,就是永远不用洗涤,若是穿脏了,就脱下来在火里烧烤一下就会洁净如新,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布叫做"火浣布",意思是能够用火来"洗"的布。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没有造出这种布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后是否能够造得出来,亦未可知。

昆仑山上"百神之宫"的大门正朝着东方而开,叫做开明门,意味着此门是为了迎接东方旭日而开。门前有一只神兽,身子像老虎一般大,长着九个头,九个头都有一张人的面孔。它十分严肃而又威风凛凛的守护着神宫的大门。它的名字叫"开明兽"。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3)

昆仑山山顶四周都围绕着玉石栏杆,东西南北四面每一面都有九口井,九扇门。走进门里,便是神宫,由五座城和十二座楼组合而成。山顶最高的地方生长着一株高四丈,大五围的稻子。西边生长着珠树、玉树、璇树和不死树,人们吃了不死树的果实就可以长生不死。

东边生长着沙棠树和琅玕树。琅玕树常年结满一种像珍珠又像美玉的果实,极其珍贵,黄帝特别派了一位叫离朱的天神守护。离朱长着三个脑袋、六只眼睛,住在琅玕树旁边的服常树上,三个脑袋轮流睡觉休息,六只明亮的眼睛也轮流着观察琅玕树周围的动静,本领再大的人也难以靠近。南面有绛树,绛树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自己唱歌,而且声腔韵节一点也不紊乱。

绛树下住着长有六个脑袋、遍体杏黄、红爪的嚣鸟,有四只脚的蛟龙和蝮蛇、长尾猿、豹、诵鸟、雕,以及那个不怕割肉的视肉等等。视肉是什么?视肉也叫聚肉或肉芝,郭璞在为《山海经·海外南经》作注时说:"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这其实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太岁"。太岁又称肉灵芝,按照今天科学的观点解释,太岁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科学家称太岁是:一种特大型罕见粘菌复合体,古时认为其为长生不老的仙药。在这棵大稻谷的北面,碧树、瑶树、珠树、文玉树、玗琪树等繁茂地生长着,树上结满了珍珠和美玉,光怪陆离,五彩斑斓。从这些树的名字上,我们就可以想象出那种珠玉琳琅的画面。

总之,昆仑山到处都充满了神奇和神秘,不愧为"华夏第一神山"的称誉。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4)

黄帝有一颗十分珍爱的又黑又亮的宝珠。有一次,黄帝去昆仑山游玩回来经过赤水的时候,不小心把这颗宝珠遗失在赤水附近。黄帝很是着急,马上派一位叫"知"的天神去寻找,因为天神知向来聪明伶俐。可是寻找了一遍一无所获,只得两手空空的回去向黄帝汇报寻找的结果。黄帝有些懊恼,又派了一位叫离朱的天神去找。离朱的职责就在昆仑山服常树上躺着看完琅玕树,他长着三个脑袋,六只眼睛,而且每只眼睛都明亮得出奇。即便如此,离朱连珠宝的影子也没有找到。

黄帝第三次又派了一个叫吃诟的天神去寻找,吃诟向来以能言善辩闻名,可是他的这种辩才却无法用在寻找宝珠的事情上,结果还是失望而归。无奈之下,黄帝只好再次派出天神象罔去寻找。象罔是一个出了名的粗心大意的天神,做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黄帝把寻找宝珠的任务交给他,似乎也没有指望他把宝珠找回来。

但是世上的事却有着太多的出乎意料,"粗心大意"的象罔竟然在恍恍惚惚之中"出乎意料"的找到了那颗遗失在草丛里仍然熠熠发光的宝珠。象罔弯腰拾起宝珠,依旧那样散散慢慢的回来把宝珠交给了黄帝。黄帝十分惊叹地说:"异哉!象罔乃可以得知乎?"(《庄子·天地》)那意思就是说,先前派出去的那三个都有着特殊本领的天神没有找到,向来粗心大意的象罔却找到了,真是奇怪啊!于是决定把这颗心爱的宝珠交给象罔来保管。

象罔接过宝珠,不当一回事似的往袖子一塞,一开始的几天倒也认真保管着,可是他依旧改变不了粗心大意的毛病,时间一长便和往常一样大大咧咧,忽忽悠悠起来。这件事后来让震蒙氏的一个女儿知道了,只略略用了点小计,就从象罔身上偷走了这颗宝珠。黄帝在为懊恼,便派天神去捉拿震蒙氏的女儿,试图索回宝珠。震蒙氏的女儿非常害怕,便把宝珠吞进肚里,然后跳入汶川(即岷江),变成了一个马首龙身名字叫"奇相"的怪物。从此以后,她就做了汶川的水神。据说后来她曾经帮助大禹治理过洪水,也算是弥补了偷宝珠的过失。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5)

另有一说认为,黄帝的这颗宝珠根本就没有找到,不久,赤水岸上生出了一棵璀璨夺目的树来。这棵树的形状看上去像柏树,树上的叶子都是些光鲜亮丽的宝珠。从树的两旁又对称着生长出两条树干,和主干并列为三株,都长满了闪亮如宝珠的叶子,远远看去,像彗星放射出的光芒。这便是《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提到的"三珠树",或者又叫"三株树"。

黄帝有时也会到一个离昆仑山四百余里的槐江之山游玩。槐江之山在昆仑山的东北方向,黄帝在这里建有一座很大的花园,花园所建的位置很高,像是悬挂在半空云层之中,所以花园的名字叫"悬圃",又叫"平圃"或是"玄圃"。这悬圃本来就是一个天梯,因为从这里一直往上走就能够到达天庭。管理这座花园的,是一个叫"英招"的天神,据《山海经·西次三经》描述,英招长着一张人的脸,鸟的身子,背上长有一对翅膀,通身老虎一样的斑纹。他经常周游四海,能在天空中飞行,并发出大声的嗥叫。

作为黄帝的花园,悬圃的确是一个极乐极美之地,这里不仅景色优美,繁花锦簇,祥鸟云集,而且站在悬辅之上览顾四方,目光所及之处,尽收眼底的都是一派壮丽如画的景象。往南可以看到巍巍昆仑,并隐约可以看到那华美庄严的黄帝行宫;向西望去,那里有一个大湖泽,水天一色,树木葱郁,是周民族后稷的神灵所居之地;而远望北方,则可以看到高峻挺拔的诸毗山,山头上有苍鹰和鹯鹞长唳盘旋。那是槐鬼离仑居住的地方。继而眺望东方,则可以看到巍峨壮美的恒山,山高有四重,穷鬼氏一族分别居住在山的四方。传说恒山有一种大鸟,不知其名,生了四个儿子,其状亦如鸟。这四个儿子慢慢长大,羽翼渐丰,翅膀渐全,将要离开母亲畅游四海。母亲纵有一万个舍不得,但也知道儿子们长大了应该志在四方,不能把他们长留在自己身边,只得悲声鸣叫着分别把他们送到远方去。母亲的悲啼回荡在山中,虽为禽类,其情和人类又有什么不同。

悬圃的下面有一条清澈透底的流水,叫瑶水,其水流一直通到昆仑山的瑶池。瑶水中有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天神,长得形状像牛,有两个脑袋,八只足,马的尾巴,他的叫声就像是吹响号角。据说,他出现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就会发生战争。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6)

除了昆仑山行宫之外,黄帝还有一处秘密行宫在青要山(今河南省新安县),不过规模比较小,管理这处行宫的是一位叫做"武罗"的天神。据《山海经·中次三经》记载,武罗也是长着一张人的面孔,身上全是豹子的花纹,腰肢细小,牙齿雪白,耳朵上戴着金环。这样看来武罗神倒像是一位女性之神。她的鸣叫声像佩玉碰撞时发出的声音一样,叮当悦耳,十分动听。这青要山对女子非常有益的,因为附近有一种叫做"鴢"的鸟,女子如果吃了这种鸟就可能会生下儿子。同时,山上又长有一种草,叫做"荀草",荀草的茎是方的,开黄花,果实红色,女子如果吃了这种果子就可以美容养颜,焕发青春。

距昆仑山不远的峚山上,有很多柔软的白玉石,从这些柔软的白玉石中,常常涌流出一种脂膏状的玉膏来,黄帝每天食用这些玉膏。玉膏量大,有时吃不就用来浇灌丹木,过了五年,那些膏浇灌过的丹木就开出五种颜色的花朵,结出五种味道的果子,这些果子想对人身体是极有好处的。黄帝又把峚山上的玉石之精移植到钟山的向阳处,后来钟山上也长出了很多质地精细,光泽润厚的美玉来。于是天地间无论鬼神都把这种玉石当做食物来吃。不但如此,据说把这种玉石雕琢成饰物佩带在身上,也可以避鬼驱邪,消灾除祸。

钟山的山神烛龙,有一个儿子叫鼓,他与另一个天神钦丕鸟合谋,把一个叫葆江的天神杀死在昆仑山的东南。黄帝知道后十分恼火,马上派人到钟山把他们捉住,在钟山的瑶崖将他们处死,给葆江报了仇。可是这两个凶神阴魂不散,钦丕鸟的阴魂了一只大鹗,白色的脑袋,红红的尖嘴,有着老虎一样的爪子,背上有黑色的斑纹,形状像一只大雕,鸣叫起来像晨鹄一样。只要他一在世间出现,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鼓的阴魂变为了一只鵕鸟也是白脑袋,嘴壳直勾勾的,红色的爪子形状看上去像猫头鹰,背上是黄色的斑纹,鸣叫的声音和大鹗极为相似。他所出现的地方往往会发生可怕的旱灾。这个神话见于《山海经·西次三经》,不过这两个凶神后来的结果,却没有记载,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7)

有一个蛇身人面的天神叫贰负,他手有一个臣子叫危。危心术不正,挑唆并怂恿天神贰负谋杀了另外一个也是蛇身人脸的天神窫窳。黄帝知道了这件事情后,非常震怒,命人把那个心术不正的危抓起来,绑在西方的疏属山上,并给他的右脚上了枷,又把他的双手捆住,拴在山头的大树下,来惩罚他的罪恶,最后死在那里。而那个被害死的天神窫窳,黄帝可怜他的无辜,就把他的尸体运到昆仑山上,命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等几个巫师用不死之药把他救活。复活之后他却跳进了昆仑山下的弱水深渊之中,变成了一个龙头、虎爪、牛身、马足的怪物,经常出来吃人,完全失去了本性。窫窳后来最终被羿射杀,这是后话。

黄帝不但统治神界,也统治着鬼国,他的属神后土就是鬼国的国王。黄帝让神荼和郁垒兄弟二人统领着游荡在人间的鬼魂。这兄弟俩居住在东海的桃都山上,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枝干盘屈起来遮盖了三千里的地面。树巅上站立着一只金鸡,当早晨的阳光照在它身上时候,它就开始鸣叫。这时,神荼和郁垒兄弟二人就威风凛凛的把守在桃树东北方的树枝间的一座鬼门下面,监督检视着那些在夜间里游荡之后回到鬼国的形形色色的鬼魂。如果发现哪一个鬼魂在夜间游荡时做了坏事或是伤害了世人,兄弟俩就会用芦苇编结的绳子把它捆住,然后送去喂食山上的一只大老虎,这样,那些恶鬼就能收敛些恶性,不敢胡作非为了。

于是后世的人们往往就会在除夕那天晚上,用桃木雕成两个神人,手里拿着芦苇绳子,又在门枋上画一只大老虎,用来震慑那些经常祸害百姓的邪魔恶鬼。再后来为了简便,人们便用在门上画上兄弟二人的像代替了刻桃木人,或有更为简单的就直接把两兄弟的名字写在门上,据说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而神荼和郁垒则成了民间世代相传的门神。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8)

门神

而在南方的荒野之上,同样有十六个神人,做着与神荼和郁垒有点类似的差事。这十六个神人,脸颊都非常小,肩膀也都是红色的,每到夜晚,他们便手挽着手,肩靠着肩站在那里为黄帝守夜。这种差使大概就是为了警戒,以防止一些不守"鬼道"的鬼魂妖怪打扰了黄帝的安寝。他们也是天一亮就隐身退去,到了晚上又依旧出现,重复着前一夜的工作,天天如此,昼伏夜出,所以人们便称他们为"夜游神"。

有一次,黄帝到昆仑山东面的恒山去游玩,在海边偶然遇到了一只神兽,名字叫白泽。白泽非常聪明,并且会说人话,他对天地间鬼神的事情,尤其是山林水泽之中的精灵鬼怪了如指掌,问答如流,这使得既统治神界又统治鬼域的黄帝大为吃惊并自愧不如。于是黄帝便命神兽白泽把各种鬼神精怪一一报出,然后根据所说相貌画成图形,并在图形的旁边加以注解,完成后统计了一下,竟然得到了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鬼神精怪的资料。黄帝根据这个统计,以后管理起这些妖魔鬼怪来就得心应手多了。

有了这种图文资料,黄帝便找了一个机会在西泰山举行了一次天下鬼神的大会合。那一天,黄帝坐在由大象驾着的宝车之中,六条蛟龙跟随其后,毕方鸟的六蛟龙并排而行。这毕方鸟形状像鸭,鸟嘴为白色,鸟身为青色,身上有红色的斑纹,但是这种鸟只有一只足。它的叫声听上去像"毕方、毕方"的,便因此而得名。不过,毕方鸟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怪火。蚩尤带领着一群虎狼在前面开路,风伯和雨师紧随其后打扫路上的尘土。

风伯名叫"飞廉",头形像雀,并且长着一对角,身体像鹿,尾巴像蛇,身上有豹子一样的斑纹。雨师名叫"蓱号",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屏翳"。雨师的身子长得很奇怪,像一只蚕。别看雨师体形较小,却是本领高强,他会施雨法术,只要他兴起法来,本来十分晴朗的天空转瞬间就会黑云密布,倾盆大雨顷刻之间就会泻落而下。那些前来参加大会合的鬼神们千奇百怪,形态万千,相貌各异,紧密而有序的跟随在黄帝的车后。上面有凤凰在天空中飞舞,地上有长着翅膀的腾蛇时蹿时飞,那场面真是声势浩大,威严壮观。

黄帝的传说神奇之处在哪:黄帝神话一弱水火焰大老鼠(9)

黄帝十分高兴,一时兴起,就制作了一支名叫《清角》的乐曲。这乐曲演奏起来激越悲昂,响彻于天地之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