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洛阳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洛阳改革开放大潮起河洛

洛阳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洛阳改革开放大潮起河洛经济稳中有进 结构优化新发展理念引领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春风化雨。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阳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大改革开放,积极适应洛阳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持续提升洛阳发展的思路举措,成功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洛阳生产的“牡丹号”盾构机,用于洛阳地铁建设施工 曾宪平摄

洛阳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洛阳改革开放大潮起河洛(1)

文 ▏河南日报 田宜龙 李宗宽

滔滔洛河,从“五都荟洛”到“四河同治”,再到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千年古都书写着诗意栖居。

怒放牡丹,从“花会”为媒到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注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再到自贸试验区、自创区“双区叠加”,为改革开放演绎着“春天的故事”。

灵巧机器人,从老工业基地到深化国企改革,再到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踏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节拍翩翩起舞。

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春风化雨。

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阳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大改革开放,积极适应洛阳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持续提升洛阳发展的思路举措,成功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

洛阳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洛阳改革开放大潮起河洛(2)

洛阳生产的“牡丹号”盾构机,用于洛阳地铁建设施工 曾宪平摄

新发展理念引领

经济稳中有进 结构优化

10月20日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圆满成功,而这架可“上天入海”的两栖飞机的搜索分系统显示控制器“搜索千里眼”,以及全机80%以上机载设备集成互连解决方案等,都来自“洛阳造”。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通车,158个“洛阳关节”助撑大桥。

……

不仅如此,“天宫”“蛟龙”“天眼”“墨子”等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中,无不闪耀着“洛阳创造”的元素。

“十三五”以来,“洛阳创造”让这座千年古都和老工业基地“老树”发新芽,生机盎然,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熠熠生辉,形成生动实践。

洛阳市聚焦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打好“四张牌”,提出并实施推进“9 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思路举措,着力围绕理念落地构建体系、围绕体系推进谋划专项、围绕专项实施抓好项目,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016年,洛阳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1 N”政策框架。

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中,洛阳市被通报表扬。

实践证明,这些思路举措符合上级精神、符合洛阳实际、符合群众意愿,成为洛阳开创新时代洛阳发展新局面的“路线图”“任务书”。

统计显示,洛阳市生产总值由2013年的3140.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343.1亿元、年均增长8.8%,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回升至9.7%,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排名升至第47位,扭转了2013年以来在50位上下徘徊的局面。

同时,大事要事取得突破。国家自创区、河南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先后落地,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洛阳市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专家表示,其产生的战略叠加效应、政策集成效应、发展协同效应,不亚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洛阳布局的“十大厂矿”。

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围绕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洛阳出台了自创区建设、国家“小微两创”建设和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为支撑的“1 3 N”的政策体系,着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四个通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依托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等高端赛事,40余项获奖项目在洛阳落地并实现产业化。

通过召开地企合作联席会议,一大批产业项目、科技合作项目、产销对接合同在洛阳落地和签约。

借力“1 4”一揽子人才工作政策,洛阳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四海“凤凰”在河洛大地上栖息。新建院士工作站17个,引进两院院士等创新人才(团队)21个。

加快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8%,连续3年高于GDP和第二产业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8%,洛阳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洛阳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洛阳改革开放大潮起河洛(3)

霞光云影定鼎门 曾宪平摄

“一中心六组团”

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

洛阳,一个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地方!

进入新时代,洛阳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实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核心,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以产“兴”城、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乡各地,着力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幸福宜居现代化城市。

在新落成投用的洛阳市规划展示馆,大厅迎面墙上镌刻着在考察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时提出的要求: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古城路快速化改造项目是国务院批准的洛阳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洛阳“以快治堵”的关键所在。

从“开门制规划”到“修路先保通”,从“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到“统筹各方、协力而为”,从“百年大计、效益优先”到“古韵新风、品位提升”……作为洛阳中心城区首条快速路,古城快速路建设彰显的“洛阳速度”“洛阳情怀”“洛阳效益”“洛阳品位”,凝结为“一条路激活一座城”的“洛阳经验”。

“十三五”以来,滨河南路、新街跨洛河大桥、九都路东延长线、东环路、南环路等71项重点路桥工程建成通车。

眼下,地铁1号线、2号线在快速推进,洛阳正在迈向“地铁的新时代”。洛阳市加快推进基础能力建设,以航空、高铁、高速、快速、综合交通枢纽等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厚植区域发展新优势。

6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并加紧施工,建成后洛阳高速通车总里程将增加66.5%,“三横三纵三环”高速路网加快形成。

在路与桥的延伸、交会和跨越中,洛阳交通压力缓解,人民群众受益,城市品质提升,一幅更加美丽协调的城市图景令人眼前一亮。

人民城市为人民,洛阳不断加大生态惠民力度。实施主要廊道沿线绿化提升27万亩,新建改造公园绿地669.8万平方米。

随着兴洛湖公园、定鼎门广场、伊水游园八里堂段建成开放,132个四季有绿、功能齐全的小游园在洛阳市区遍地开花,为群众提供了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既要天蓝、地绿,又要水清。洛阳建立四级河长体系,“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全面启动,截至目前,总投资约799亿元,完成河道治理约140公里、排污口截流393处,整治黑臭水体18条,水质实现稳定达标,主河道清了起来、畅了起来、绿了起来。

洛阳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洛阳改革开放大潮起河洛(4)

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区 曾宪平摄

开放带动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不用排队,随到随办。”这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引导员的口头禅。

“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三十五证合一”……借力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建设,洛阳“放管服”改革打响“当头炮”,今年上半年,洛阳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5万户,同比增长19.5%。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项目,助力当地成功产出高标号汽油;中铁隧道集团承建乌兹别克斯坦的“中亚第一长隧”,建成通车后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交通;洛阳大河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为巴基斯坦市场定制油电混合型四轮车,将为当地居民便利出行贡献力量……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文化合作交流,扎实推进各个领域开放工作,谱写了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洛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洛阳市进出口总值为133亿元,同比增长14.9%,进出口总值创2012年以来新高,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近一半。

一朵花,美了一座城。以牡丹文化节为平台,洛阳市坚持“以节推介”,“走出去、引进来”,先后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吸引了美国惠普、法国迪卡侬、美国霍尼韦尔等27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兴通讯、恒大集团、万达集团、深圳华强集团、华耀城、忠旺集团、青岛啤酒集团等47家国内500强企业在洛投资。

当前,洛阳正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扩大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节点城市的开放优势,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中原经济区开放新高地。

洛阳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洛阳改革开放大潮起河洛(5)

一列满载货物的中亚班列从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集装箱场站驶出。潘郁摄

精准为民

持续改善民生

中原更加出彩、洛阳浓墨重彩,“为人民”是最暖的色调。

连日来,在洛阳高新区的一些路段,热力公司工人争分夺秒施工,这是从宜阳“引热入洛”工程的施工现场。工程投用后,将为高新区增加供热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许多居民将因此过上“暖冬”。

这是洛阳重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的一个缩影。

中心城区2016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50万平方米、2017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2018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连续3年成为洛阳重点民生实事的重头戏,使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从43%大幅提升至80%。

“十三五”以来,洛阳把“人民生活水平更高”郑重写进奋斗目标,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刻进城市向前迈进的每一个年轮。

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水平到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到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再到城市书房,致力打造“书香洛阳”和“15分钟阅读圈”……

近年来,洛阳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民生实事,每年的重点民生实事既抓“普惠”,又抓“特需”,有效实现了“精准为民”,跑出了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加速度”。

民生新期盼,发展新目标,改革新指向。

市民之家成暖心贴心之家。今年3月31日,洛阳市民之家正式启用,截至9月底共进驻单位96家,可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087项,同时还设有洛阳市廉洁文化宣传教育馆、洛阳党建馆、洛阳家风家训馆、书香洛阳阅览区,成为广大市民办事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脱贫攻坚步伐加快。3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29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9.1%下降到2017年年底的3.84%。偃师市、洛龙区、伊滨经开区、高新区整体脱贫。洛阳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名列全省前茅。

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民生的接力棒不断传递,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民生画卷越绘越美。

洛阳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洛阳改革开放大潮起河洛(6)

10月31日出版的河南日报

编辑:雨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