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孩子长大了黏妈妈:见到妈妈就爱哭

孩子长大了黏妈妈:见到妈妈就爱哭吃零食,看电视,就是儿子可以乖一整天的原因。儿子说,爷爷奶奶会给他买零食,会让他看电视,想看啥就看啥,可以看一整天。而若是儿子哭了闹了,他们会说:“真是见娘愁!你妈一回来,稍不乐意就晓得哭!你妈不在家,你多乖的!快别哭了,再哭爷爷奶奶就不喜欢你了!”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也会想,是不是我真的太溺爱孩子,所以才把他惯得如此脆弱。私下里,我问儿子,平时在家爷爷奶奶都是怎么带他的呢。

儿子3岁的时候,因为要上幼儿园,我们把他接回成都,跟公婆同住,平日里,我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要外出,公婆就在家帮着带孩子。

每次回家,婆婆都不忘对我说:“你不在家的时候,孙儿乖得很,不哭又不闹。”

而每当看到孩子跟在我屁股后面,特别粘我时,公婆会说:“哎哎哎,见了你妈,就忘了爷爷奶奶了,你不跟爷爷奶奶搞好关系,我们不给你好处哦。”

我只当是幽默的话,呵呵一笑。

而若是儿子哭了闹了,他们会说:“真是见娘愁!你妈一回来,稍不乐意就晓得哭!你妈不在家,你多乖的!快别哭了,再哭爷爷奶奶就不喜欢你了!”

孩子长大了黏妈妈:见到妈妈就爱哭(1)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也会想,是不是我真的太溺爱孩子,所以才把他惯得如此脆弱。

私下里,我问儿子,平时在家爷爷奶奶都是怎么带他的呢。

儿子说,爷爷奶奶会给他买零食,会让他看电视,想看啥就看啥,可以看一整天。

吃零食,看电视,就是儿子可以乖一整天的原因。

这怎么行?娃还得自己带。

一个月以后,我们在幼儿园旁边找到一个房子,从公婆家搬了出去。

在新家里,我发现,就算不看电视,不吃零食,儿子也很乖,他每天都很开心,很放松,也没有因为经常跟我在一起而动不动就哭闹,“见娘愁”的情况再也没出现过。

孩子长大了黏妈妈:见到妈妈就爱哭(2)

孩子“见娘愁”并不是一件坏事

前段时间刷到一个小视频,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小男孩跟老师站在教室外等家长来接,他很乖,不哭也不闹,安静地待着,而当小男孩看到妈妈走过来时,突然嘴一撇,哇地哭了起来,眼泪哗哗地扑进了妈妈的怀抱。

小班的孩子第一次离开妈妈,会有分离焦虑,他们从被送进幼儿园就会一直哭,很多孩子会哭上大半天,等哭累了,发现哭也没用之后,他们会慢慢安静下来,要么坐着发呆,要么开始玩玩具,看上去乖了很多。

孩子长大了黏妈妈:见到妈妈就爱哭(3)

但当他们见到放学来接自己的妈妈时,心里的委屈一下子涌上心头,把一天的伤心哭个痛快。

他们好像在说:妈妈,你怎么才来,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孩子看到妈妈后变得特别爱哭,其实是因为妈妈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已经跟孩子建立了深刻的依恋关系,只有在妈妈这里,孩子才能得到足够多的安全感,不论他怎么哭闹,他的情绪会被接纳。

由此可见,“见娘愁”并不是一个缺点,相反,它其实是对妈妈们的褒奖。

孩子长大了黏妈妈:见到妈妈就爱哭(4)

孩子为何在除妈妈以外的人面前很少哭闹

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孩子也不例外。

他能很敏锐地捕捉到周围的人对他是否友善,对他是否是完全接纳。如果他发现人们喜欢他,是有附加条件的,那他会用顺从来回避伤害,得到好处。

儿子为何在爷爷奶奶家特别懂事,特别乖呢?

因为爷爷奶奶经常说:“如果你不乖,爷爷奶奶就不喜欢你了!“或”只要你乖,我就给你……“

所以,他知道,他必须乖,达到爷爷奶奶的要求,才能得到爱,至少可以避免被指责和批评。

而当妈妈出现时,他终于可以放下伪装,把心里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

因为他确信,就算自己不乖,哭闹,妈妈还是爱我的。

孩子长大了黏妈妈:见到妈妈就爱哭(5)

依恋关系的类型划分

科学家们对于依恋关系的划分有多种。

最初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反抗型依恋

要想知道孩子属于哪种依恋类型,只需要观察一下,妈妈送孩子到幼儿园后,离开时孩子的反应,和孩子再次见到妈妈时的反应就能基本区分出来。

若妈妈离去后,孩子表现出不安,而当妈妈出现后,孩子主动奔向妈妈,同时开始探索行为。这就是安全型依恋。

若妈妈离去后,孩子根本没有注意到妈妈的离开,当妈妈回来时,也不主动靠近妈妈,表现得比较冷漠。这就是焦虑-回避型依恋。

若妈妈离去后,表现出特别沮丧的情绪,当妈妈回来时,表现介于安全型与回避型之间,非常矛盾。这就是焦虑-反抗型依恋。

孩子长大了黏妈妈:见到妈妈就爱哭(6)

后来,又有科学家将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多虑型、恐惧型、超脱型。

但不管怎么分,最好的依恋关系只有一种,那就是安全依恋。

拥有安全依恋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会更有自信,也更独立,这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他们会有向外探索的勇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孩子长大了黏妈妈:见到妈妈就爱哭(7)

如何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

1、要抓住孩子最初的三年。

为孩子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确定稳定的抚养人,这个人可以是妈妈,可以是爸爸,也可以是家中的老人,最好固定下来,不要经常替换。

2、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人生的最初3年,尤其是一岁前后,是孩子最无助一段时间,他不会说话,无法自由行动,他的生存需要依赖家人的照顾,而他表达需求的方式多是用哭声。

父母一定要对孩子的需要给予积极的回应,让他能够轻易地呼奶唤抱。

当孩子知道,自己的需要都可以得到即时满足时,他会特别安心,会特别有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建立是形成安全依恋的基础。

孩子长大了黏妈妈:见到妈妈就爱哭(8)

虫儿妈妈说

孩子在4个月到半岁的时候,会出现认人现象,这是依恋关系的开始,当他看到自己的依恋对象出现时,他就会特别开心和放松,特别有安全感,而当看不到这个人时,他会四处寻找,会焦虑和害怕,甚至哭闹。

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前,依恋关系就会形成,拥有安全依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后,会产生分离焦虑,但当他再次看到妈妈时,他会哇哇大哭,把一天的委屈发泄出来,活脱脱一个“见娘愁”。

如果你也有一个“见娘愁“的孩子,不要责备他不乖,也不要指责他咋那么爱哭,请紧紧拥抱他,因为你的怀抱是他幸福的港湾,也是他的安全岛。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