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在线问诊得挂号吗?挂号网之流

在线问诊得挂号吗?挂号网之流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魏兵华正方推动我们创新传统诊疗链现在出现了“互联网 ”的概念。要加什么?加互联网思维,加创新。在传统的医疗行业做“互联网 ”是一次思维方式的革命,是对我们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一次颠覆性的革命。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让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上挂号网浏览发现,其实际上是由网站、微医APP、微医集团和微医院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业务范围除了网上挂号,还包括分诊导诊、专家咨询、预约诊疗、院外候诊、报告查询、医疗支付、诊后随访、远程会诊、层级转诊和健康教育等多项医疗服务。实行网上挂号,可免去病人排队的烦恼,可以远程支付,还可以选择到自己心仪的医生,增加对医生的信任感。我觉得,挂号网不是“ 互联网”,不是医疗行业傍上互联网“大款”,而是“互联网 ”,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新兴的互联网产业。

在线问诊得挂号吗?挂号网之流(1)

近日,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等一行在杭州参观挂号网,引发医生们热议。大家对网上挂号没有任何异议,一致认为这是大势所趋;而“互联网 医疗”成为一股潮流,也势不可挡。然而,大家对于这类互联网医疗延伸的各种服务却看法各异。

正方看好互联网医疗新兴产业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纪光伟

记得1998年,我在做《电脑、网络与健康》的报告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盲的概念在不断变化,以前认为不会认字的人就是文盲;现在的概念是不会使用电脑的人就是文盲;10年后不会使用网络的人就是文盲。”现实是:互联网的普及速度远比我想像的要快得多。那时我曾写过多篇为网络健康或网上医疗叫好的文章,但怎么也无法预测到今天会出现微信、支付宝、自媒体等,互联网创新真让人眼花缭乱。

现在出现了“互联网 ”的概念。要加什么?加互联网思维,加创新。在传统的医疗行业做“互联网 ”是一次思维方式的革命,是对我们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一次颠覆性的革命。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让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我上挂号网浏览发现,其实际上是由网站、微医APP、微医集团和微医院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业务范围除了网上挂号,还包括分诊导诊、专家咨询、预约诊疗、院外候诊、报告查询、医疗支付、诊后随访、远程会诊、层级转诊和健康教育等多项医疗服务。实行网上挂号,可免去病人排队的烦恼,可以远程支付,还可以选择到自己心仪的医生,增加对医生的信任感。

我觉得,挂号网不是“ 互联网”,不是医疗行业傍上互联网“大款”,而是“互联网 ”,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新兴的互联网产业。

正方推动我们创新传统诊疗链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魏兵华

网上挂号可以让患者足不出户完成就诊的大部分程序,但只是网络医疗服务的一部分。7月26日我国首家云医院线下实体机构正式开业,才奏响了“互联网 医疗”的最强音。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当前医患矛盾的日益激化,传统医疗模式不断受到冲击,导致各种网络医疗模式得以集中式爆发。而这些网络医疗模式不可能只限于网上挂号、发帖交流、视频会诊等服务,必然会冲破网络,加上线下渠道、线下服务。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冲击”是互联网思维,这一思维方式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医务人员也可以通过培养形成这种思维方式。2014年6月我院开通了就诊全流程微信支付平台,现在大家对这种模式的应用已经习以为常。

当然,真正拥有互联网医疗思维的标志,是对传统就医诊疗链重新审视,充分创新,实现“ 互联网”走上去、“互联网 ”走下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传统医院与互联网必然联姻,并逐步融会贯通,最终将有助于优化诊疗模式、合理分流病人、缓解医患矛盾。

反方有多少专家乐意“组团”

北京延生托养中心主治医师 相久大

挂号指编号登记,领取号码按次序进行就诊。它只是看病过程中最简单的一个环节。往下的流程一般就是病人到诊室看医生,做辅助检查,医生诊断、开药或住院等。而各地不同部门或医院推出的“挂号网”正式投入运营以后,为求医用户实行全免费网络挂号、专家预约和网络在线咨询等,是一项很不错的便民措施,应该大力发展。

而杭州的“挂号网”显然不单纯是免费的午餐,他们的用意是在“微医集团”,号称用团队医疗的形式来改善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对医疗资源进行整合。这已经跳出了“挂号”范畴,介入医疗领域。其董事长廖杰远最后透露,通过互联网,倡导“跨医院、跨区域、跨专科”的医生团队协作,将专家的经验和不同级别医生的时间有效组织起来。那么,这个美好愿望能实现吗?有待时间证明。

挂号所收费用肯定微不足道,即使是大专家出诊,只有拓展到医疗领域,才能发展。既然打出顶尖专家团队的旗号,首先就是“组团”,那么,有几个专家乐意带队也是一个疑问。患者是奔着专家来的,而“团员”接诊是否被接受?诊治过程最大的瓶颈就是需要医生和患者面对面交流、物理诊断,网上怎么解决?“轻问诊”显然不是他们的模式(也被证明不能有效解决诊疗问题)。当然,笔者也期待挂号网有所突破和创新,即使仅让某个慢性病的管理能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种模式,也是善莫大焉。

反方不要高估挂号网的作用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副主任医师 周海龙

有人设想,门诊服务可否效仿一个大牌律师带一个团队的方式来为客户服务,这样一个大牌律师可同时为多个客户服务,同时又可保持团队的水准。我个人认为,门诊看病与律师项目不能混为一谈。一个项目有咨询和讨论的时间,而一次普通的门诊,花5分钟~10分钟就能完成从体格检查、诊断到处置(检查、检验等候时间不算在内);病情较复杂的,门诊医生自会收住院或建议患者看某某门诊或专家。一位门诊医生一天可看数十个病人,一个律师一天能完成这么多项目吗?

医生看病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出于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出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也出于竞争的压力,各医院科室内部、科室之间的工作衔接与合作都在不断优化,工作效率已经较高了。传统医院的这一优势,互联网必然要利用,而能否利用、怎么利用都还是未知数。

现在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需要打组合拳,认为借助互联网对医疗资源进行整合,让目前无序的状况变得有序,提升工作效率,恐怕赋予了互联网太重的使命。

总之,挂号网深层次的作用还要通过实践进一步展现,要做成“医疗改革的阿里巴巴”还有待时日。

新媒体观察

微医本质是“滴滴专车”

Dr.2撰文

挂号网一直以协助公立医院挂号、利用互联网技术公平有效地分发公共资源作为主要商业模式。但是公共资源是不可以直接牟利的,也不允许加价,否则就变成了网上黄牛。随着挂号网体量越来越大,成本不断高企,之前收取的一些相关衍生费用无法持续,即使风投资本大量投入也必须找到“终极商业模式”,因为他们并不是雷锋,那么随之而来的微医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首先目前移动医疗圈只有挂号网和好大夫最适合这种“滴滴专车”的模式,这和他们多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很多人想做却没有“入口”,医疗产业壁垒很深,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类似丁香园和平安好医生这种以自建为主的“神州租车”模式也会是生态的一极,但是成本非常高,流程磨合不容易,春雨纯走C端,相对更灵活些。

其次挂号网拿了大资本后也必须走这个路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类似滴滴专车的模式从借力原有出租车体系起步,本质上却是反“出租车”公司的,最终是要构建属于自己的出租车王国,与原来体系是一个“竞争博弈”关系。同样微医也是如此。按其目前的设计,他主要是为原有公立医院体系中的好医生(包括团队)与普通患者构建一个平台,短期来看似乎也可以帮助医院提供知名度,但从长远来说,和医院是对手盘关系。如果连这也看不明白,那院长可以回去卖红薯了。所以未来微医在医疗行业的推广中必然遭遇强烈的摩擦,而不像当地媒体报道的那样美好。

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好,因为从移动医疗的本质来说就是去中心化,去时间化,去半径化,汇聚散碎的社会资源优化调配。这好比《射雕英雄传》里九阴真经总纲的第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移动互联催生了众包,这是一个效率的创新,也是由技术驱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以从根本模式来说,移动医疗和现在以“医院中心化”为模式的传统医疗是一个竞合关系,未来也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构成混合生态。

It is time!随着移动医疗下半场拉开战幕,第一梯队的数个“巨兽”都融得了超量资本,开始“血腥”地补贴扩张收购重组整合战,这也导致投资者再难下决心去“寒门”里挑选“贵子”,整个行业的资源和人才逐步向“托拉斯”靠拢。没错,大战一触即发,不管那些在看台上对我们这些运动员整天诉说什么“移不动”、“模式不清”、“看不懂”的同学如何指指点点,都已经不重要,很多危言耸听的话也会像小丑一样被淹没。这世上的事是由实干的人决定,而不能靠无休止的争辩和讨论。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在线问诊得挂号吗?挂号网之流(2)

在线问诊得挂号吗?挂号网之流(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