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只眼畏光外斜:治眼须耐心日久见信心

一只眼畏光外斜:治眼须耐心日久见信心患者管理做好三部曲筛查、诊疗、随访自测注意两个要点相较于白内障,眼底病除了视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视物的变形。此外,不同的眼底病出现的症状也多种多样:黄斑变性患者视物会出现阴影、扭曲;一些变性或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则可能表现为夜盲和色觉的改变;而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在脱离区对应的象限还可能感受到视野的缺损。“在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中,对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患者及50岁以上的眼底病高危人群,可留心询问眼部状况。”叶盼盼提醒基层全科医生,如有上述现象的发生,都应及时转诊。浙大二院眼科中心门诊中不乏首次检查就被确诊为中重度的眼底病患者,其中一些并未感觉到视力的明显下降。“由于我们习惯双眼同时视物,当其中一眼看不清时,另一健眼就会弥补患眼视物不清的不足,从而表现出视力的正常,因而错失治疗时机。”叶盼盼介绍,在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进行眼底病自检时,应当单眼观察表中黑点,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眼底疾病的早期病症。值得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曹露婷

据《中国眼健康白皮书》: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年龄相关性眼病、代谢性眼病、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正日益凸显,已成为中国当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患眼底病人群已超1000万,其中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致盲率已超70%。

“视网膜位于眼球最底端,眼科医生称该区域为眼底,了解视网膜组织,有助于探究常见的眼底疾病。”钱江晚报联合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拜耳医药共同发起的第四季“视觉保卫战”之眼底病微课第三讲,小时健康学院讲师、眼底病专科叶盼盼副主任医师向基层全科医生剖析眼底的结构,“要做好眼底病患者管理,熟悉疾病、了解防治手段是前提。”

一只眼畏光外斜:治眼须耐心日久见信心(1)

眼底病表现多样

自测注意两个要点

相较于白内障,眼底病除了视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视物的变形。此外,不同的眼底病出现的症状也多种多样:黄斑变性患者视物会出现阴影、扭曲;一些变性或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则可能表现为夜盲和色觉的改变;而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在脱离区对应的象限还可能感受到视野的缺损。“在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中,对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患者及50岁以上的眼底病高危人群,可留心询问眼部状况。”叶盼盼提醒基层全科医生,如有上述现象的发生,都应及时转诊。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门诊中不乏首次检查就被确诊为中重度的眼底病患者,其中一些并未感觉到视力的明显下降。“由于我们习惯双眼同时视物,当其中一眼看不清时,另一健眼就会弥补患眼视物不清的不足,从而表现出视力的正常,因而错失治疗时机。”叶盼盼介绍,在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进行眼底病自检时,应当单眼观察表中黑点,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眼底疾病的早期病症。值得注意的是,有远视、近视的患者应当在屈光不正矫正后进行测试,避免其他眼病对结果的干扰。

一只眼畏光外斜:治眼须耐心日久见信心(2)

筛查、诊疗、随访

患者管理做好三部曲

阿姆斯勒方格表仅是一种辅助性的检查手段,要确诊眼底病,需进行包括视力、视野及眼底在内的一系列检查。目前,专业眼科医院的广角眼底照相可一次性拍摄视网膜80%的区域,对眼底细微改变基本可做到“一览无余”,可用于大部分眼底疾病的筛查。而针对眼底血管性改变的确定,还可以使用眼底血管造影、脉络膜血管造影来检测。此外,OCT及血流OCT设备可观察到视网膜的纵向解剖结构,是安全无创的检查方式,可精准定位眼底病灶。

一只眼畏光外斜:治眼须耐心日久见信心(3)

来源:视觉中国

谈到治疗方法上,传统的眼底病治疗手段有药物、激光治疗等,其中,激光光凝可针对性地封闭视网膜裂孔、预防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展,但同时也伴有视敏度下降、视野缺损等风险。目前,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成为针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等新生血管性眼病首选的治疗手段,如阿柏西普等一系列抗VEGF药物可有效消退黄斑水肿及新生血管,达到

提高、稳定视力的效果。

“当然,不同的眼底疾病进行抗VEGF治疗的疗程也各异,需早期、及时地进行规范化治疗,但规范化治疗结束后,严密、有效、定期的随访是维持稳定视力的关键。”叶盼盼强调,眼底病患者还应当进行全身健康状况的监控,要特别留意代谢相关疾病给眼底带来的持续影响。

眼底微课上线

扫码观看,跟名医面对面

“眼底病高危人群多久进行一次专科检查?”“患者有哪些日常注意事项?”

视觉保卫战第四季微课第三讲上线,扫一扫二维码进入专题观看,了解患者管理的几大要点。

一只眼畏光外斜:治眼须耐心日久见信心(4)

制图:小时新闻 姬臣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