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的绘本就读不了:阅读焦虑卷
买过的绘本就读不了:阅读焦虑卷在知乎上,关于“一年读多少本书”的话题,几乎每一年都会有人去真诚提问。除了手动点赞以外,评论区里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看这么快,能消化得了吗?一年读200本大部头,是不是不上班、不聚会、不旅游、不玩手机?如果读完没做笔记——哪怕是勾画,还不如去看厕所的洗发水使用说明。豆瓣的#年度阅读#的相关话题下,也总能碰到一些阅读“狠人”。有人谦虚地说最近状态不佳,一年只读了200多本书;有人用Excel制作出柱状图,分析自己每个月的阅读量;还有人把当年读过的书全部叠起来,与自己比身高。这些晒阅读量的用户,往往能收获一两千的点赞数,稳居话题帖子的热度前排。
社交平台上,“读书博主”越来越多了。
博主们的阅读量,不断刷新我的认知。三娃职场妈妈分享如何一年读完200本书,普通高校学生写长文来总结一年读400本书的3个原因。
在这些博主面前,自称大学四年读800本书的俞敏洪,估计都不好意思接受采访。
一年读一本书的博主 vs 一年读400本书的博主。/小红书
豆瓣的#年度阅读#的相关话题下,也总能碰到一些阅读“狠人”。
有人谦虚地说最近状态不佳,一年只读了200多本书;有人用Excel制作出柱状图,分析自己每个月的阅读量;还有人把当年读过的书全部叠起来,与自己比身高。
这些晒阅读量的用户,往往能收获一两千的点赞数,稳居话题帖子的热度前排。
除了手动点赞以外,评论区里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看这么快,能消化得了吗?一年读200本大部头,是不是不上班、不聚会、不旅游、不玩手机?如果读完没做笔记——哪怕是勾画,还不如去看厕所的洗发水使用说明。
在知乎上,关于“一年读多少本书”的话题,几乎每一年都会有人去真诚提问。
历年读书人的困惑。/知乎
别以为阅读只是大人们的事情。阅读量的焦虑,甚至朝着低龄化渗透。一位网友本想买点读笔,随手在社交平台搜索种草帖,结果被大数据牢牢抓住:
北京“普娃”用24天看完了一整套160本的“Who Was...?”儿童非虚构书籍;7岁孩子一年内看了大概130本书(不含教材);2岁半小朋友翻过的绘本,比孩子的头发还要多。
小孩子看过的书,看着挺新的。/小红书
这名无辜网友被“卷”得瑟瑟发抖,感叹“2岁孩子的阅读量,已超过了我半辈子看过的书”。
一年真的可以读几百本书?阅读的数量和速度,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个月读70本书?读书博主也迷惑了
康老师拥有10多年的写作经验。从去年开始,他每隔三四天,就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阅读感想和写作技巧。到今年10月,他已积累了近18万名粉丝。
问及其阅读速度,康老师坦言自己“读得挺慢的”。
康老师是一名打工人,每晚孩子上床睡觉后,他才有机会坐到书桌前,翻开一本书,沉浸于“无目的愉悦”。
躺进书海里。/《编舟记》
每天只有晚上9点半至11点多,康老师才能腾出2个多小时来专心看书。有时候,这宝贵的阅读时光,还要掰出一部分来写作,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也就1个小时左右。
通常来说,康老师一个月能读完四五本书,一年大概读五六十本书。
不过,康老师也认识那种读书特别快的神人。
一位在北京读研的朋友,主要研究现代文学。今年7月在朋友圈里发了月度读书小结,说自己当月读了70本书,包括齐泽克、拉康等人的学术作品。
平均每天读两本书,这可能吗?康老师大为好奇,特意找了这位朋友来做测试,记录下对方读一本书的时长。
他们当时挑了《回归故里》,全书184页。这本书并非轻快的小说,而是法国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的自传体散文。
朋友午觉醒来,从下午3:45开始,读到4:50结束。剔除20分钟点奶茶,单纯的阅读时长约为45分钟,平均1分钟看4页。读完后,这位朋友当即归纳出书中的主线,并对核心观点进行了点评。
对此,康老师依然将信将疑。他想着找机会再做一次测试,找几本对方绝没读过的书,“全程直播,读完一本考一本”。
哪怕朋友能顺利通过直播测试,又如何呢?被焦灼感催促着的阅读,真的是我们向往的吗?这跟我们期末考前疯狂背答案又有多大差别呢?
“水过地皮湿”的阅读,能帮助人们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但也容易造成知识的表象化。大量工具化的浏览式阅读,可能把人们的大脑变成了信息混杂的跑马场。别人提起什么,只是“我知道,我看过”。
不同书的写作目的是不同的,轻松的适合轻松地读,严肃的则要严肃地看。开倍速刷电影,观众难以体会长镜头的精妙。如果一律以浏览的方式来阅读,恐怕会与很多用生命来创作的文学作品失之交臂。
快快地读完,快快地应用。然而,这种快却使人陷入焦虑中。
今时今日,阅读焦虑可以说是社交平台的一个流量密码。“现在读书博主慢慢变成一个产业,很多读书博主未必是真正读书的,可能只是一个展示书的博主。”康老师说道。
一年读几百本书,可能只是这种“展示”博主的幌子,用来招徕那些心急的消费者。
短视频用3分钟概述3小时的电影,用5分钟帮你读完一本大部头经典。
一切都被快速解构。/《脱口秀大会》
只要愿意一天付一块钱的会员费,还有专门的博主把一本书的结构和观点拆解出来,逐一向你报告。当一个这样的“读者”,甚至连抬眼皮的动作都可省略。
无论是展示书的博主,还是拆解书的博主,都在利用人们的焦虑与不安来赚钱。
读得慢,我很乐意
不知不觉间,人类社会患上了“速度痴迷症”。
我们翘首期盼更快的手机、更快的时尚、更快的交易,甚至恨不得给身体和大脑也加上高速马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克·泰勒发现,曾被认为节省时间的技术力量,如今却将人类困于速度陷阱之中。
马克·泰勒的著作《为什么速度越快,时间越少》。
根据摩尔定律,电脑芯片的速度每18个月就会翻倍,现在,这一定律似乎同样适用于人类生活。
速度,成为区分社会经济地位的工具。有些人暂时“领先”,忧心被后来者弯道超车;有些人“落后”了,害怕被甩入社会边缘。
很多人气喘吁吁地追逐快乐,追得如此急迫以至于匆匆错过了快乐。
阅读看似一种简单基本的技能,也因科技发展而改变着。
人们习惯迅速在搜索引擎中找寻关键词,在手机上浏览时,眼睛也不再“从左看到右”,而是在字里行间寻找“关键词”,看了前几行文字后就开始“跳行”。
阅读,真的越快越好吗?
国外一位文学作品的阅读博主Matt是英文老师,平日主持视频栏目“Colorless Wonderland”。他从小看书就很慢,慢到被小学老师指着批评那种。2022年的上半年,他仅读完了11本书。
Matt自称是一个慢阅读者。/Colorless Wonderland
尽管这位博主读得不快,但他读得深入。读到自己喜欢的小说,他会一字一句揣摩,把书中角色、大小场景等细节逐一脑补出来。读完一个系列小说,他仿佛就与作者共同建造了一个新世界。
加入油管的读书社区初期,这位博主被“卷”到了。为了提升阅读速度,他跑去看别家的速读视频,并尝试应用在自己的阅读当中。
他拿出一本大部头小说,制订了一周的读书计划,计算出每周要完成的页数。想着比别人读得更多的嫉妒和攀比心理,挤走了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曾经周五通宵看小说的博主,为了完成计划而阅读的过程,变得“比上班更痛苦”。
那本大部头,不仅没读得更快,而且压根没读完。最后,博主只好与自己和解:快速阅读非他所长,自己更喜欢慢读时的沉浸体验。
英国作家C.S. 路易斯曾在《文艺评论的实验》强调:“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使我成为千百个人,而仍旧保持自己。……在祈祷中、在爱中、在道德行为中、在了解中,我超越了自己;同时我仍然是我自己。”
速读 VS 慢读
现代人的“阅读”速度看似变快了,但接收速度却不一定等比例提升。如果阅读艰深的文章,速度对理解内容帮助不大。
根据《时代》杂志的报道,几乎1/3的人在15秒内决定是否离开文章,留下的人阅读7分钟后注意力涣散。
速度是一种快速阅读的能力,以英文来说,一般人平均1分钟可读200个单词,一旦受过速读训练,数量可提升至500个单词。
速读的基本概念是停止默读。这也是大部分争论的重点:文字直接进入大脑能加速吸收资讯,但也可能使人因专注在字句而暂停思考。
2000年,一本歌颂放慢生活节奏的著作《慢活》(In Praise of Slow)问世。作者欧诺黑(Carl Honore)从饮食、运动、医疗、教育等多个生活层面,提倡在“慢”和“快”之间取得平衡,像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这种宣扬慢活的生活哲学,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缓慢革命”。以“慢食”为开端,逐渐衍生出“慢城市”“慢设计”“慢时尚”等。
纪录片《人生果实》里,夫妻俩坚持过慢生活。
受这样的倡议带动,英美国家近年也流行“慢读”(slow reading)。“慢读”一词来自尼采为其《朝霞: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所作的前言:
“语文学是一门受人尊敬的艺术,要求其崇拜者最重要的:走到一边,闲下来,静下来和慢下来——它是词的金器制作术和金器鉴赏术,需要小心翼翼和一丝不苟地工作;如果不能缓慢地取得什么东西,它就不能取得任何东西。”
从英国到新加坡都有一群爱阅读的人,正积极参与到慢读运动中。他们把经典书籍翻出来一读再读,企图在阅读中找回自己的节奏。此外,还会组织社区阅读活动,分享彼此的读后感。
慢读,从慢下来开始。/视觉中国
当代慢读运动坚决反对那种心中无一物、只见手眼忙的速读,鼓励人们咀嚼文章内容,成为书中人。
慢读,并不是刻意地把15分钟读完的文章,读成一两个小时。作为当代慢读提倡者,来自格鲁吉亚的兰斯洛特·弗莱彻(Lancelot R Fletcher)解释,“慢读”不从阅读开始,而是从慢下来开始,更精确的说法是,慢读始于停止,忠于折返。
挪威哲学家Guttorm Fløistad这样形容“慢”的意义:
“其实,我们的基本需求从来不会变化——被看见的需求、被欣赏的需求、对归属感的需求、对附近性和关怀的需求、对一点点爱的需求。这些需求,只能通过人类关系中的慢才能获得。所以,要想掌握变化,我们首先要恢复慢速,恢复反思,恢复团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更新。”
所以,“慢”的背后说到底是对人的关注和关怀,是希望抵抗那些将人异化的力量,在放慢速度的过程中尝试重建一种秩序。
我们要逃离的对象不是科技,而是被笼罩的“快思维”。停下脚步,从思索衣柜到底需要几件衣服,到重新体验饮食的美妙,再到阅读一本书,请别在意多花一些时间,享受慢下来之美妙。
参考资料:
[1] 孤岛龟息:新世纪慢读运动指南丨《中华读书报》
[2] 慢读有益大脑?丨《联合早报》
[3] 每年读300本书的老师们,你们眼睛不会痛吗?| 硬核读书会
[4] 文艺评论的实验丨C.S.路易斯
[5] The art of slow reading丨The Guardian
[6] 关注网络时代的表达匮乏:跳出碎片化 回归深阅读丨《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