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这就叫崛起:这次必须得火了
郑州这就叫崛起:这次必须得火了那一刻,郑州沸腾了!我相信,那一刻每个人都有和家人朋友激动相拥、喜极而泣的冲动。朋友圈整齐划一的消息动作是对所有郑州人那一刻心情的最好诠释。你是否也期盼过这个通告甚至于,最接近官方通报的那个版本也被辟谣。一时间,全体郑州人的朋友圈、各种微信群等所有的信息渠道热闹非凡,一个又一个的最新消息、随着而来的辟谣让每个人目不暇给、精疲力尽!时间来到了5月10日晚间23时,大家期待的郑州发布依然沉默,但从网络上宣泄的各种情绪可以感觉到郑州人的那种焦灼、期待和不安,那心情,简直比期待新年将要敲响的零点钟声还要迫切和兴奋。5月10日23时17分,分千呼万唤始出来,全体郑州人期待的那个解封消息终于落地: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主城区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2022年88号,以下简称88号)正式官宣发布!
郑州速度、郑州魄力、郑州责任、郑州担当……这些词汇堆砌在这次的郑州身上,都当之无愧,郑州,这次必须得到颂扬!
昔日繁忙拥堵郑州立交桥被按下暂停键
2022年5月10日晚,相信绝大多数的郑州人和我的心情一样,急切期盼着一个消息的落地。
虽然这个消息自5月9日起就在坊间各种流传、各种酝酿,各种“舔中州大道、舔大玉米楼”等各种”舔 “的段子层出不穷。至5月10日早晨开始一直持续到晚间,各种版本的预测和所谓的内部消息铺天盖地,有些预测和内部消息往往前脚刚出现,马上就被冠以“辟谣”的标签进行更广泛的流传。
甚至于,最接近官方通报的那个版本也被辟谣。一时间,全体郑州人的朋友圈、各种微信群等所有的信息渠道热闹非凡,一个又一个的最新消息、随着而来的辟谣让每个人目不暇给、精疲力尽!
时间来到了5月10日晚间23时,大家期待的郑州发布依然沉默,但从网络上宣泄的各种情绪可以感觉到郑州人的那种焦灼、期待和不安,那心情,简直比期待新年将要敲响的零点钟声还要迫切和兴奋。
5月10日23时17分,分千呼万唤始出来,全体郑州人期待的那个解封消息终于落地: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主城区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2022年88号,以下简称88号)正式官宣发布!
你是否也期盼过这个通告
那一刻,郑州沸腾了!我相信,那一刻每个人都有和家人朋友激动相拥、喜极而泣的冲动。朋友圈整齐划一的消息动作是对所有郑州人那一刻心情的最好诠释。
至此,郑州自5月4日零时至5月10日24日七天的城市”静止“,随着全体郑州人特有的集体狂欢而终止,人们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黎明的到来,冲向曾经熟悉无比的街头,尽情宣泄这七天的各种心情!
解封后欢呼雀跃的郑州人
只有身在其中的郑州人,只能理解此中滋味,方能体会郑州责任,才能感慨郑州速度,更能赞叹郑州魄力,唯能颂扬郑州担当!
郑州的这个五一小长假注定多舛,本来东拼西凑怨声四起,加上自3月21日以来不时零星散发的新增病例,让每个期待五一小长假的郑州人心灰意冷,加上不久前港区疫情的偶发外溢,更是让人如履薄冰,胆战心惊的度过了假期的前三天。
正当假期的我们准备放飞自我,畅想假期结束后疫情将消散,美好的夏季生活即将来临,各种啤酒撸串、野餐帐篷散布在郑州近郊的每个绿地树林、湖边游园,5月2日郑州东区“某社区突发感染病例、郊游野餐人员被管理人员劝离”的消息给所有美好的期待蒙上了一丝阴影,也让本就惴惴不安的假期戛然而止。
近郊游都已是奢侈
5月3日,难以名状的宁静让人憋闷,无所适从。从中午时分开始,”郑州要封“的传闻一丝一缕地逐渐在坊间传播,至今不明白源头从何而来。但已经有朋友圈和网友传播有些超市、便利店被搬空的消息,只是大多数人不以为然,并嗤之以鼻地认为这是担忧过度:疫情都三年了,还用得着家里屯物资?
直至下午五点三十分左右的官宣通告,将各种憋闷和无所适从彻底引燃。郑州全城进入疯狂的抢购模式,加上跨区迁徙的、离市“逃离的”、各种生活物资场所抢购的……久违的全城大拥堵持续到将近凌晨。
“5月4日零时至5月10日24时,郑州除封控区之外的其他区域按管控区标准实施管理”,“三天时间圈住封死疫情,一周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一个潜伏期内实现社会面、隔离点双清零”,“”不要恐慌,理智抢购,郑州物资供应充足”等官方通告接踵而至,平息了躁动的情绪,安抚了郑州人心。
那天你是否身在其中
从郑州按下暂停键至5月11日零时再次启动,整整七天,这就是郑州速度;说封就封,关键时刻雷霆决策,这就是郑州担当;精准防控,保障民生,让人静下来,让物动起来,一静一动,这就是郑州责任;争分夺秒,全民抗疫,敢打敢拼,目标必达,说解封就解封,绝不拖泥带水,彰显实力和自信,这就是郑州魄力!
这次的郑州,难道不值得去赞叹?不值得去夸奖?
这样的郑州,难道不值得去坚守?不值得去颂扬?
有时候霹雳手段,方是菩萨心肠!
安静的城市,欣喜的曙光
七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加上之前的五一假期,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历史。
七天,让人想起去年因暴雨而而按下暂停键的七天,感慨郑州人的无比艰难。
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5月15日,“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次改变我们的生活,郑州封城113天。孩子们度过人生中应该是最长的一次寒假,网课也第一次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也渡过了人生中最特别的一个春节……各种的人生第一次,各种的改变和颠覆,都发生在那113个日日夜夜。
希望这一幕永为记忆
2021年7月31日至2021年9月2日,暴雨刚刚褪去,郑州再度因疫情大面积封控34天,我们度过了最长、最特别的中秋节。
2021年11月3日至2021年11月26日,郑州半城封控24天。
2022年1月6日至2022年2月9日,新年伊始,郑州封控36天,我们差点又度过一个特别而又漫长的春节。
有人说,今年开年不利,也有人说,郑州太难了。的确,郑州真的很难,比别的任何城市都要难,每轮疫情郑州几乎都没有落下,还经历了历史上千年不遇的暴雨之灾,致使各行各业的艰难超乎寻常,也几乎到了难以承受的极限。
郑州人的牺牲与担当
于是乎,自从春节之后,就有不少人感慨 ,郑州几乎不堵车了,商场冷清了,街上人少了;还有人感慨,郑州人外流严重,依据某次的主城区核酸检测数据信誓旦旦地宣称郑州流失了200多万人……
我敢说,这些感慨者从未真正融入郑州,从未真正了解郑州,更不可能真正热爱郑州。他们眼中所看到的道路不拥堵了、商圈冷清了、街上人少了,只是郑州人因为暂时的艰难而选择了蛰伏,选择了积蓄力量,就待疫情消散、玉宇澄清之时,再鹰击长空,厚积薄发。届时,看那熙熙攘攘,看那车水马龙,看那灯火璀璨,看那歌舞升平!
了解郑州的艰难,才会对这座城市爱得更加深沉;了解郑州的不易,才会对这座城市的伟大颂扬的义无反顾;既然在这座城市留了下来,就用心爱他、呵护他,欣赏他一切优点,包容他任何缺点!
郑州,值得你留下来,值得我们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