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星球表面的星星有几个,铅笔尖大的一小块夜空
能看到星球表面的星星有几个,铅笔尖大的一小块夜空尝到甜头的科学家在2003年又指挥哈勃望远镜对准天炉座方向,这次观测的天区大约为全天的2600万分之一,结果同样震撼——在哈勃超深场(HUDF)照片中,大约有10 000个大小不一、千姿百态的星系!这片天区仅占整个天空的2400万分之一,相当于你在100米之外看一个网球。当哈勃深空场(HDF)照片发布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这片狭小的天空中竟然有3000多个星系! 理论上如果有一台足够强大的望远镜,我们就可以“数”清可观测宇宙中星星的数量——只要观测的时间够长,无论多么黯淡遥远的星系,它释放的光子总能被望远镜捕捉到。将头顶的天空扫描一遍,自然可以计算出全部恒星的数量。可惜这个方法根本行不通,天文望远镜的尺寸和分辨率毕竟有限,气体云团还会阻碍我们的视线。有些遥远的星系只能靠横亘在地球和它之间的另一个星系充当“放大镜”才能看到。无奈之下科学家只好选一块看上去没有气体云团和星系的天区,希望能在长时
俗话说“天上星,数不清”。宇宙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在闪烁?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因为要想知道宇宙中恒星的数量,你必须先知道宇宙有多大。
曾几何时,人类以为银河系就是全部的宇宙,夜空中那些模糊的光点只是银河系中的气体云团。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科学家意识到宇宙中除银河系之外,还有许许多多非常黯淡的河外星系。通过其中的“量天尺”——造父变星,科学家估算出它们到地球的距离从数百万光年到几亿光年不等。
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的结果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震撼的事实——宇宙已经有138亿年的历史,而可观测宇宙的半径达460亿光年!
那么在如此广阔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颗恒星呢?
理论上如果有一台足够强大的望远镜,我们就可以“数”清可观测宇宙中星星的数量——只要观测的时间够长,无论多么黯淡遥远的星系,它释放的光子总能被望远镜捕捉到。将头顶的天空扫描一遍,自然可以计算出全部恒星的数量。
可惜这个方法根本行不通,天文望远镜的尺寸和分辨率毕竟有限,气体云团还会阻碍我们的视线。有些遥远的星系只能靠横亘在地球和它之间的另一个星系充当“放大镜”才能看到。
无奈之下科学家只好选一块看上去没有气体云团和星系的天区,希望能在长时间的观测之后,数数到底能发现多少个“隐藏”星系。1995年,哈勃太空望远镜指向大熊座方向一片貌似空荡荡的天空,开始了长达10天的“凝视”。
这片天区仅占整个天空的2400万分之一,相当于你在100米之外看一个网球。当哈勃深空场(HDF)照片发布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这片狭小的天空中竟然有3000多个星系!
尝到甜头的科学家在2003年又指挥哈勃望远镜对准天炉座方向,这次观测的天区大约为全天的2600万分之一,结果同样震撼——在哈勃超深场(HUDF)照片中,大约有10 000个大小不一、千姿百态的星系!
如果一直看下去,我们能看到多远的距离和多少星系呢?科学家迫切想知道答案。2012年,哈勃望远镜再次对准南天一片更小的天空。它有多小呢?放在满月旁边,还不到其角直径的1/10,在整个天空只占1/3200万,和铅笔尖差不多大小!
23天的漫长观测后,哈勃极端深场(XDF)照片展现在我们面前,5 500多个星系闪烁其中,它们和地球相隔132亿光年以上,当光子从这些星系出发时,宇宙才诞生4.5亿年!
这三张宇宙“切面照片”揭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距离我们最近和最远的宇宙星系的数量似乎更少,而距今50亿至90亿光年的宇宙星系数量反而最多,但科学家猜测,宇宙诞生初期应该拥有更多的星系,只是因为它们的光芒过于黯淡,哈勃根本无法观测到。因此,可观测宇宙中星系的数量也不是5 500乘以3200万,即1760亿个,而应该远远超出这个数量。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家用电脑创建一个“虚拟宇宙”,将宇宙大爆炸作为初始条件,再将各种物质组成和物理定律输入数学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可观测宇宙星系的数量至少有——2万亿个!每个星系按1000亿颗恒星计算,可想而知恒星的数量有多惊人!由于宇宙在演化过程中星系一直在不断合并,早期宇宙的星系数量和密度还要远超现在!
至此科学家总算“数”清了可观测宇宙中星星的数量,至于可观测宇宙之外还隐藏着多少星系,整个宇宙到底有多大,也许随着未来人类科学的进步,我们终有一天能够知晓!
参考资料:
Christopher Conselice:Observable universe contains two trillion galaxies 10 times more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Wikipedia:Hubble Deep Field/ Hubble Ultra-Deep Field
NASA Site: Hubble Goes to the eXtreme to Assemble Farthest-Ever View of the Universe
宇宙V往事-专注科学科普|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