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家口市有哪些好的高中?张垣印记百年名校

张家口市有哪些好的高中?张垣印记百年名校1950年,人民政府拨款兴建20间教室,配备了教学需要的图书、实验仪器和其他教学设施。建立了卫生室和学生食堂。教师和学生生活学习条件有所改善。新任校长齐淑蓉。教育部部长马叙伦为张家口中学校题写校牌,广大师生引为光荣。1949年年初,察哈尔联合中学奉命进入张家口市。以察哈尔联合中学为主,与察哈尔省立张家口中学、私立塞北中学、私立养正中学合并,建立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察哈尔省立张家口中学”。1921年,马俊声任校长,教务主任吴家象主持工作。实行严格管理,初步建立良好教学秩序。1922年,宁恩承任校长。学生自治会成立,领导学生进行爱国宣传活动。1924年,胡子恒由教务主任升任校长,主持学校工作直到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张家口。张家口第一中学

张 垣 印 记

编者按

1952年12月19日,河北省教育厅委托张家口市教育局代管原察哈尔省立张家口中学(后改称“一中”)。1956年,正式使用“河北张家口第一中学”新校名。到2015年,张家口第一中学迎来百年校庆。今天向大家介绍张家口第一中学简史。

张家口市有哪些好的高中?张垣印记百年名校(1)

张家口第一中学

1915年,“察哈尔区立中学校”成立,校址在明德街路东(原老教学区中部)。中学学制4年,每届1个班,约三四十名学生。首任校长姓米,主要职员有教务主任、事务主任和学监。第二任校长崔毓珍(任期不详)。

1921年,马俊声任校长,教务主任吴家象主持工作。实行严格管理,初步建立良好教学秩序。1922年,宁恩承任校长。学生自治会成立,领导学生进行爱国宣传活动。

1924年,胡子恒由教务主任升任校长,主持学校工作直到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张家口。

张家口第一中学

1949年年初,察哈尔联合中学奉命进入张家口市。以察哈尔联合中学为主,与察哈尔省立张家口中学、私立塞北中学、私立养正中学合并,建立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察哈尔省立张家口中学”。

1950年,人民政府拨款兴建20间教室,配备了教学需要的图书、实验仪器和其他教学设施。建立了卫生室和学生食堂。教师和学生生活学习条件有所改善。新任校长齐淑蓉。教育部部长马叙伦为张家口中学校题写校牌,广大师生引为光荣。

1951年,实施《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学制为初中、高中各3年。

1952年,董遂平接任校长。年末,国家省区调整,察哈尔省撤销,张家口市划归河北省,学校改名“河北省张家口中学”。

1954年,教学条件初步改善。校园占地面积扩展至74300平方米,折合11.4亩。政府拨款18万元,重建礼堂。校舍总建筑面积1307.6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达到24802册。

1956年,正式使用“河北张家口第一中学”新校名。年中,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1957年,工资制度改革。建国初期是以小米为单位的“米薪制”,1953年改为按商品数额折算的“工资分”。本次改革按照学历、教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评定工资级别,本校有1人评为“中学二级”。

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调整教学作息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3点上课,其余时间自由安排。

1961年,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上级在市郊的上营屯拨给学校农田550亩,校内学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在操场、教室和办公室的房前屋后开垦小片荒,种植粮食和蔬菜,养猪、羊、兔、鸡等。

1962年,在教学研究和改革基础上,确立了语文、数学、外语的工具学科基础地位。广泛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以重点人、重点课带动全组,以重点组带动全校,学校确定为高中6轨、初中4轨的完全中学,当年年末在校学生总数1310人。民办“长城中学”(后九中)创立,借占二部校舍上课。

1963年,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学五十条),学校出现干群团结,教学正规,风气淳朴,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好局面。高考升学率达80%,处于省内重点中学前列。重新明确校长负责制,党组织负责监督和保证。校长宋恩普、党支部书记郎永生。学校被确定为省教育厅所属五所教学改革实验学校之一。学校制定《教学改革试验方案》(草案)。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市委派工作组进入学校。1967年1月,受上海“一月风暴”影响,学生组织冲击办公室,抢夺公章,宣布“造反派”夺权。4月以后,两派斗争白热化,演变为大规模武斗,两派学生组织均有参加。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支左”小组进驻学校,介入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劝说学生返校学习,实现“革命大联合”,并实施军训。10月,在“革命大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多数学生返回学校,以原教学班为基础按照连、排、班为单位组织“复课”,接受军训活动。

1968年3月,1500多名新生入学。系1966、1967年小学毕业生,分区划片,就近入学,不进行考试。6月,1966、1967届初、高中学生开始离校。两批学生上山下乡去张北、沽源等地。其他同学被分配到工厂、商店和其他部门。7 月,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工宣队进驻学校,成立学校革命委员会,下设政工、教务等办公室。开展“清理阶级队伍”,打击 “叛徒、特务、牛鬼蛇神”的进一步升级。一些教师无端遭受毒打、迫害和非法监禁。

1969年春节前后,1968届初、高中学生全部离校上山下乡。当年,招收初中生约1000人。7月,开展整党建党运动,部分党员教师逐步恢复组织生活,少数干部恢复工作。

1970年,“备战备荒”,开展“一打三反”运动。年末在校学生共计42个班,2495 人。其中初一18个班1069人,初二12 个班741人,初三12个班685人。1970年初中毕业15个班,793人。

1971年6月,市中师班“抗大战校”30名毕业生分配到学校任教,教师严重缺乏现象稍有缓解。

1972年,张家口市革命委员会重新调整学校命名,学校定名“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恢复高中招生,学制2年。当年招生293人,入学前有简单的考试。“三支两军”人员撤离学校。恢复党支部,重建革命委员会。

1973年,在校学生2727人。全国再度掀起“上山下乡”运动高潮,出现大批学生退学现象。1975年,制定《张家口市一中教育革命规划(草案)》,确定开门办学的道路,以校办工厂、校办农场、市电机厂和永丰堡、宋家庄、样台等3个农村生产大队建成教学、生产和科研基地。

张家口市有哪些好的高中?张垣印记百年名校(2)

张家口第一中学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贯彻市教育局“保证17岁以下学生全部升入高中”的通知,一次招生达到千人。高中师资不足,教室紧缺,暂时实行二部制,即半日学习,其他时间自己安排。1977年,学校拨乱反正,各方面工作出现转机。恢复统一高考。

1981年,河北省调整中学教育,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被确定为24所首批要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1984年,在工作中实施岗位责任制,制定了“教学常规”,提出“教学十项要求”并大力开辟第二课堂。规定领导听课一学期不少于60节。 实行人员定编定量和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度,调整在职教师调出和调入各有21人。当年应届高中毕业生167人,100人被高校录取,占60.2%。补习生77人,其中70人被高校录取,为91%。创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录取率新高。校实验楼开工建设,次年投入使用,2001年后改为办公楼。

1985年7月29日,举办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设置“校庆展览室”。提出“振兴一中,从我做起”和“我为一中作贡献”的口号。900多名外地校友回母校,市内数千名各届毕业生参加活动。庆典前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校友组织筹备成立。1986年,根据市调整计划,一中撤消初中部。

1988年,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规定周六下午4:30起校长接待学生、家长和教师们的访问和咨询。当年学生邹麟祥取得高考全省理科状元,这是多年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突破。1989年5月,召开第一次教工代表大会。

1995年7月29日,该校隆重召开“张家口市第一中学80周年”纪念大会。参加大会的各届校友有2000多人。其他活动有出版《校庆纪念册》和《校友通讯录》,举办“校庆展览”和“校友联欢会”等。校庆的重要收获是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办学经验,提出张家口市第一中学的校训: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慎独自砺,兴国利民。校风:文明、质朴、坚毅、向上。教风:重德、敬业、乐道。学风:惜时、乐学、专一。

1997年4月,省建委授予一中“河北省园林式单位”荣誉称号。当年高考实现新跨越,上省专科线人数达432人,比上年净增155人,各批次的平均增长率为34%,高考综合指标跻身全省首批24所重点中学前列。其中蒋昌芸同学以663分的高分获得河北省理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9月,庆祝教师节,隆重命名表彰于思鑫等12名高级教师为“一中名师”。12月,该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2005年,市委、市政府做出张家口一中南迁的决定,并将新校区的建设列为张家口市重点工程。2008年新校区投入使用。

2009年、2011年、2013年连续三次蝉联全国百强中学;2010年、2012年被评为中学百年名校,2011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安全文明校园”称号;2011年7月被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2014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内涵特色学校。2015年,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迎来百年校庆。2016年万全中学成为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西校区。

感谢您关注方志张垣头条号和张垣方志微信号!希望您对我们的内容多提宝贵意见,也可以把您想了解的题材发给我们,我们会尽量收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张家口历史和市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