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全国生猪均价仍持续上涨,生猪价格是季节性回调还是周期性拐点
近几日全国生猪均价仍持续上涨,生猪价格是季节性回调还是周期性拐点从数据看,和2019年出现周期拐点时的数据相差较大。进而推断周期性拐点的可能性较小。属于季节性回调可能性较高,后期或仍有现货高点,换句话说,猪价拐点尚未出现,但需要特别留意疫情情况。冷冻库存:据涌益资讯数据为22.44%,而目前为11.75%。和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供应包括进口,储备和冷冻库存均相对较低。进口:据海关数据,当月进口量在12-14万吨之间,2019年同期在16万吨以上,11月之后上升至20万吨以上。储备:2019年年底之前投放14万吨,2020年全年投放67万吨,2021年1季度投放21万吨。而今年总计收储17.39万吨,目前已经投放12.71万吨。
自10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出现下跌,期货价格从2.43万元/吨下跌到2.2万元/吨左右,10月生猪现货期货价格整体走势是先扬后抑,期货弱于现货,带动基差整体走强。
有人说这波下跌是季节性回调,还有人说是周期性拐点。市场争议较大。如果是回调意味着还会有上涨空间,如果是周期性拐点,意味着本轮周期上涨已经结束,后期进入周期的下半段下跌行情。
我们来看数据
上一轮猪周期是2019年出现拐点的。
和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供应包括进口,储备和冷冻库存均相对较低。
进口:据海关数据,当月进口量在12-14万吨之间,2019年同期在16万吨以上,11月之后上升至20万吨以上。
储备:2019年年底之前投放14万吨,2020年全年投放67万吨,2021年1季度投放21万吨。而今年总计收储17.39万吨,目前已经投放12.71万吨。
冷冻库存:据涌益资讯数据为22.44%,而目前为11.75%。
从数据看,和2019年出现周期拐点时的数据相差较大。进而推断周期性拐点的可能性较小。属于季节性回调可能性较高,后期或仍有现货高点,换句话说,猪价拐点尚未出现,但需要特别留意疫情情况。
目前生猪的基本现状是:
1.年前预期是供需两旺
之前的二次育肥和压栏而挤压的供应需求释放,于此同时,熏腊制品和春节前备货也将带动需求环比大增。
2.目前期价结构显示,11月合约期价最强,后期合约均贴水11月,表明市场预计春节前现货价格有望出现高点,而后逐步走弱。
对应的供需预期是,春节供需最为紧张,明年供需趋于改善,由于能繁母猪6月出现环比回升,滞后10个月计算,明年4月滞后生猪出栏量才会出现回升,需求在春节前旺盛,节后会季节性下滑。
3.后期关注四个方面:
二次育肥:通过提高生猪出栏体重,而提高猪肉总的供应量;
出栏节奏:是否会出现提前出栏的情况,目前生猪1-5价差接近3000元/吨;
需求变动:主要是宏观经济与疫情对需求的影响;
进口增量:即国内生猪价格上涨之后,会不会因为内外价差的因素刺激进口而增加国内供应量。
今年供应包括进口、储备和冷冻库存均相对低于2019年,而需求端存在较大变数,特别是疫情因素。
4.特别关注的风险点:经济政策和疫情影响。
操作建议:谨慎看多观点。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