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英汉词典:第一部汉英英汉词典如何解读中华文化
新代英汉词典:第一部汉英英汉词典如何解读中华文化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董晓波: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于1782年1月5日出生于英国北部的莫珀斯镇,并于1804年接受伦敦教会董事会的委任,奔赴中国进行海外传教。马礼逊前往中国的目标之一就是编纂一部中文字典。《华英字典》的编纂开始于1808年,是中国第一部汉英英汉词典,被以后汉英英汉字典编撰奉为圭臬。马礼逊在编纂字典时坚持学好一种民族语言必须了解与这个民族有关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哲学、 政治、风俗、礼仪等方面内容的宗旨,因此整部《华英字典》富含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堪称一部中西文化的百科全书。
马礼逊在《华英字典》中倾洒了大量笔墨对中国的各派宗教和哲学机理进行了介绍。《字典》中的第一个字“一”进行阐发时就借助了道家哲学,他先指出“天是一,地是一,道是一”,又引用了《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例句来说明“道”作为第一位的物质原因而存在的观点,他还指出中国人眼里的“道”是一种极静或一种完全静止状态的状态,它无形可观、无迹可寻,其本质就是一种在天地分开之前就存在的最初的力量或原理。
马礼逊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努力,虽然具有明确的为殖民势力服务的初衷,但对《华英字典》的译介行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增进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正确认识、推动异域文化对我国文化的接受认可并重塑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