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元宵节390字作文,晶作文元宵节
欢庆元宵节390字作文,晶作文元宵节望着那一抹亮光,时间的小兽仿佛跌跌撞撞,牵着我回到了幼时在老家的时光。片片洁白轻盈落下,为天地抹上了一层淡妆,而早已挂好的花灯也覆上了薄薄的一层积雪,一点点淹没着绚烂的色彩。每当那盏圆灯亮起,映射出点点光斑,我就知道是元宵节到了。以下是来自龙岗区坪地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龙岗区龙高集团东兴外国语学校、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学生的精彩作文,请欣赏。1.元宵▪盛会作者:龙岗区坪地中学八(1)班 孙思彤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深圳学子,晶报为你们提供平台——晶作文。晶作文栏目已于7月16日正式与大家见面,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为学子们搭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
“晶作文”栏目面向全市三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征稿,学生可根据主题及要求写出作文,并在截稿时间前按要求投稿。优秀作文将刊登于每周五的晶报报纸,及晶报APP等新媒体平台。
在这里,你能让更多人看到你的文字;在这里,你会与优秀作文不期而遇;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实现你的文学梦想。为使广大读者更好地走进深圳学子的优秀作文,我们特别邀请各投稿小作者的指导老师为文章留下宝贵点评。
本期征文主题: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人们关于新年的美好期望,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过节时还会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今年的元宵节又恰逢北京冬奥会举行,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让我们一起看看孩子们的元宵节是怎样度过的吧……
以下是来自龙岗区坪地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龙岗区龙高集团东兴外国语学校、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学生的精彩作文,请欣赏。
1.元宵▪盛会
作者:龙岗区坪地中学八(1)班 孙思彤
每当那盏圆灯亮起,映射出点点光斑,我就知道是元宵节到了。
望着那一抹亮光,时间的小兽仿佛跌跌撞撞,牵着我回到了幼时在老家的时光。片片洁白轻盈落下,为天地抹上了一层淡妆,而早已挂好的花灯也覆上了薄薄的一层积雪,一点点淹没着绚烂的色彩。
“别看了,先过来吃饭。”一道温和又略显苍老的声音骤然响起在耳畔。转身,映入眼帘的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汤圆是和米酒一起煮的,点缀着几颗灯笼似的枸杞,白白胖胖慵懒地躺在碗里,似乎对自己的处境很是满意。我不禁感叹了一声,抬头又对上了父母和爷爷奶奶勾起嘴角向我投来的一抹微笑,心中的温暖增添了几分。
“元宵节快乐!希望我们一直平安团圆!”我笑着站了起来,学着大人那样举起碗,以一碗汤圆代酒,献上了最真挚的祝福。他们看到这副景象愣了一下,随即像我一样举起手中的碗,用一声声祝福将我裹住。眼前的一碗碗汤圆冒着白气,恍惚间也氤氲了双眼。
天渐渐暗了下来,为了元宵节而准备的花灯早早就点上,异彩纷呈,装点着漆黑的夜空。街上挤满了人,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脸庞透过花灯映射在眼前,将那份温暖传递。骤然一声巨响划破长空,只见一朵又一朵烟花在空中炸开,随即如雨点般散落下来,天地间霎时灯火辉煌。
我沉浸在这场惊艳盛会之中,直到有东西触了触我的手臂。转头一看是母亲站在身后,手中轻握着一根细细的红杆,顶端系着红绳。顺着红绳往下是一簇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焰,四周围着五彩缤纷的镂空屏风。向内看去,只见火焰如同点点星光,铺满其间。”啊,竟然是一盏圆灯!”我不由得惊呼起来,上扬的语调中溢满了欣喜。母亲宠溺的望向我,弯起了嘴角:“这盏圆灯送给你,愿你以后平平安安,我会和它一起陪着你。”
母亲的声音渐渐消失,那个隆重而欢喜的元宵节也无影无踪。只有当那盏圆灯点亮时,那碗汤圆,那场盛会伴着亲人的身影浮现,留下一抹美好记忆。
坪地中学八年级语文老师徐留风点评:
开篇营造了温馨的氛围,“圆灯亮起”的美好意境,勾起了作者对元宵佳节的美好回忆。赏花灯、吃汤圆、送圆灯等,一幅幅画面在记忆中串联起来,谱写了一首温暖欢乐的元宵之曲。本文感情真挚,一家人“吃汤圆送祝福”其乐融融,母亲“送圆灯”的细节传递了对孩子的美好祝愿,真诚而暖心。结尾处呼应开头,十分巧妙,升华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2.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九(3)班 黄霭媛
炉火支设着四溢醇香的陶钵,一排排古铜色大门前“吉”子树身上绑满了密密麻麻的红包,新年已到年尾,团圆的味道也在味蕾上一点一点的散开。
从古至今,我们可以从诗词歌赋中畅想古人的元宵节,他们或置身摇曳的烛影交错着细腻的乡思,孑然一身;或在月圆之夜同家人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共赏花灯。
跨越几千年,我们现代的元宵节则更加的现代化。鹏城的元宵年,我们会在网络上同亲人、朋友传达最后的新年愿望,跨越千里的距离,一通视频来电就可共享元宵佳节。在电子产品的喧闹声中,在默默无言的文字中,元宵的祝福悄然而至。如果问元宵节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那摄影机“咔嚓”一声下的家庭合照可以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马路上与家门口是否灯火通明似乎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这繁华的夜市已经是司空见惯,元宵节的意义也就不仅仅存在于灯火里了。
每年元夕,母亲都会煮上一碗圆圆的汤圆,白色的糯米渡在银水中,氤氲淡淡情思。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到现在新一辈的我们,汤圆已经经过岁月的沉淀变得五花八门,口味也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样,但是奶奶与妈妈动手包的最传统的芝麻馅汤圆却是我们心中关于元宵节最深的记忆。因为汤圆不仅暖胃,还有亲情的连接与交融。伴随着汤圆的是我们一家人的闲谈,也就这时,汤圆才有了仪式感,家人们认真坐下来、认真谈谈,晚辈会细细地听父母讲述年少时的故事,语言在这时伴随着爱打破了代际间的沟壑,从唇齿之间到心灵深处,这不就是元宵节的意义吗?
这是我们都爱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延续,是团圆的象征,是爱的传承。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九(3)班语文老师马睿诗点评:
与春节相比是否觉得元宵节的氛围越来越淡?小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现代元宵节的活动与它的内涵,虽然传统节日已经不再像以往,但其内涵依然是“爱”与“期望”,时光虽变,元宵节的意义永存。
3.特别的元宵节
作者: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七(5)班 方诗淇
因为疫情,学校推迟了开学,今年的元宵节我们陪着爷爷和奶奶在海南过。往年开学都在元宵前,我们过了大年就急急忙忙地回深圳了,一直没有时间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元宵。每次要回深圳时爷爷奶奶就会说“年还没过完呢”,在他们老人家的心里,过了大年还要过元宵,才是真正的过完年。
在海南过元宵,汤圆也是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一大早,奶奶就开始包汤圆了。我们还没起床奶奶就都包好了。奶奶包的汤圆,白白的、圆圆的、大小均匀。一口咬下去,软软的、糯糯的,还有点粘牙,又香又甜,非常好吃。吃了奶奶包的汤圆,团圆和幸福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元宵节的下午,我们来到了广场,这里正准备着晚上的游园游戏和晚会节目呢!我想等会华灯初上,一定是热闹非凡了。妈妈说,我们还要回家吃元宵节的晚餐。于是我们便回家了。
我们回到家,刚进门就闻到了一阵香味,我顺着香味走过去,看到了一丝丝白白的蒸汽往上飘,顺着蒸汽往下看,哇!是一个个白白的、又大又圆的包子!在我们出去逛街的时候,奶奶已经做好了包子。奶奶还准备了好多的食物和水果拜祖先呢,祈愿我们一家人平安健康团圆!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旁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聊天,一边等着看中央电视台的元宵晚会。伴随着王亚平姐姐弹奏的茉莉花曲子,我们的元宵晚餐吃得又饱又开心!
今年的元宵节是特别的,让我难忘的!
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七(5)班语文老师刘兆刚点评:
偶然疫情原因导致开学的推迟,恰巧可以在家乡海南与爷爷奶奶一起过元宵,实现了爷爷奶奶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年的美好心愿。这个特别的元宵节让小作者领略了家乡元宵节的别样风情。文笔细腻,句式长短结合,颇有汪曾祺美食散文的节奏美感。全文以元宵节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吃汤圆——逛广场——吃包子——看晚会”等几件事,详略得当,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愉悦之情。
4.又是一年元宵节
作者: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六(2)班 刘鹏宇
元宵节的主要习俗为吃汤圆。汤圆是圆圆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象征着一家人都能在一起团团圆圆。
今年的元宵节,妈妈张罗了一桌菜,我们围坐一起,端着橙汁一起干杯,愿我们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永远聚在一起。在这顿元宵大餐里,必不可少的主食当然是汤圆和饺子。汤圆很好吃,芝麻、花生的香交织在一起,用勺子舀起放在嘴里,滑滑的,真是太美味了。饺子是我最喜欢吃的肉馅饺子,咬一口,一个字,香!
吃完饭,接下来的重头戏当然是放烟花了。我拿着烟花来到小区外边的广场,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拿起打火机一按,火苗对着燃线头,点火,烟花“嗤嗤”地冒着烟。我赶紧躲开,突然听到“嗖”地一声,美丽的烟花窜向空中,一会儿像一只蝴蝶翩翩起舞,一会儿又好像是一只在树枝上休息的小鸽子,一会儿像一只勇猛的猎鹰……千奇百怪,真是漂亮!
我拿着摔炮,又对着地面使劲儿地摔,“突突”几声响,像是在为人们祝福。
忽然,远处“轰”地一声巨响,原来是有人放了个大烟花,那烟花每次窜向空中的形状和颜色都不一样。一开始是一个红色的巨大“福”字,然后是一个黄色的牌子,上面有四个巨大的数字——二〇二二,最后又变成了黄色的月亮。
我们站在那里,看得忘乎所以,我看了许久那个烟花“月亮”,忽然想起今天还没有看到天空中的月亮呢!我四处张望着,晴朗的空中,几颗星星闪烁着,一轮圆月在星星的簇拥下来到了高楼的顶部,又大又圆。
在月亮的陪伴下,我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六(2)班语文老师董瞾雪点评:
小作者标题中的“又”字领略出年年元宵节带来无穷的乐趣。孩子莫过于喜欢美食,每年元宵节必吃的汤圆,都会留下不一样的记忆。放烟花的快乐表现在拟声词的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方法,把烟花的声音、形状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富有画面感。“我手写我心”,小作者眼中之景无不表现出心中愉悦之情,富有感染力。
5.元宵
作者:龙岗区龙高集团东兴外国语学校六(1)班 姚悦萱
元宵节前两天,我们一家三口正在高速公路上从老家往遥远的住所赶。我看着车窗外零星飘落的小雪,想起表姐昨天晚上给我讲的一个故事。
“妹,你知道吗。一个关于元宵起源的传说,我们老师告诉的。”“什么呀?”她兴致一下上来了,一通地说了出来:“好像是汉文帝在以前为了庆祝一个英雄平定诸吕之乱,每年那个晚上都会去跟老百姓一起玩,然后他就定那一天为‘元宵’。我有点记不太清了。”“这样啊,皇帝权威真大呢。”我觉得有点无聊,想撇开话题,“你饿了么,我们去吃点东西吧。”“你饿得好快啊,中午团圆饭没好好吃吗?”
家里只有汤圆了,我们背着大人蹑手蹑脚地煮了一锅,幸好没出什么事故。我拿了碗筷和汤勺,帮她把厨房的链子拉开。表姐小心翼翼地端着这口锅,轻轻地放在餐桌上,左顾右盼了一下,生怕被大人听见。“呼......我来分汤圆啦。”许多滚烫的汤圆一下子弹到冰冷的瓷碗上,水蒸气迅速升起。那一瞬间我觉得我们像是离家出走的小屁孩,围着一窜一窜火舌的篝火取暖,火苗上还冒着通天的白烟。表姐的手离碗十分近,像是被烫到了似的迅速弹开。我拿起了筷子准备开动:“啊——啊!好烫啊!”我们终于吃完了用筷子夹破好几个的汤圆,碗里面还残留了一些用筷子刮不掉的芝麻糊,表姐看着它们很不爽。
汤圆的热量还残留在肚子里, 它像个千斤巨石似的压在了我身上,我动不了。我是这么和我姐说的,她觉得我在耍赖皮不洗碗“那你就……”“嘭!”是烟花在空中炸开了,空气安静了许多。一阵寂静后,“哎,行吧,休息休息也挺好哟——都忙碌了一整个2021了。”我应了一声。她一屁股坐到我旁边,我感觉整个沙发都往下沉了沉。“2022是好多人的起点啊,你下半年要上初中。”她把头往我这一转。我也转头看着她:“对哦!我差点忘了。洗碗吧,走吧。”
这只是一个和元宵有关的小片段,是春节的结束,也是对我来说2022真正的起点。
“我们还有这么长的路要走。”
“是啊,但是你看,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了。”
东兴外国语学校六(1)班语文老师朱嘉裕点评:
吃汤圆,一个大家都司空见惯的习俗,但在姚悦萱同学的笔下却赋予了“一年更始”的意味。味道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和家人一起品尝时所聊的那些家长里短。语言无须铺张华丽,简单的细节与白描自能体现出作者对于未来的思考。让我们一同欣赏这位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孩子带着忐忑与向往,挥别2021,迈向2022吧。
来源 | 晶报APP
记者:马涛
编辑: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