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每一个为幸福奋斗的平凡人,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
致敬每一个为幸福奋斗的平凡人,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那天,就在我家的客厅里,我指着墙上的照片,为讲述我们家这些年来的变化。”回想起与交谈的过程,赵玉学依旧很感动,“在我家楼上楼下看了个遍,问水、问电,问家里有多少地、都种些什么、在哪里打工、收入多少、孩子上学要不要交学费、将来有什么打算……这么细致地关心我们的生活。”赵玉学以前的家,透风漏雨,缺水缺电。一家人后来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下,住进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夫妻二人在福建打工,一年收入4万多元。3个孩子读初中、小学,上学、住宿、吃饭免费。春节将至,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制作当地传统美食黄粑。拿起一张粽叶,夹上一块糯米黄豆面,卷起粽叶,用线扎紧……把亲手包成的黄粑放入女主人杨鹏英面前的蒸屉里,微笑着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我们这些年的日子确实也如说的那样,越过越好了。”杨鹏英高兴地说。
2021年2月3日,农历立春。
穿过乌蒙山腹地的山雨云雾,来到贵州毕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村民赵玉学夫妇俩激动地将迎进家门。
春节将至,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制作当地传统美食黄粑。
拿起一张粽叶,夹上一块糯米黄豆面,卷起粽叶,用线扎紧……把亲手包成的黄粑放入女主人杨鹏英面前的蒸屉里,微笑着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我们这些年的日子确实也如说的那样,越过越好了。”杨鹏英高兴地说。
赵玉学以前的家,透风漏雨,缺水缺电。一家人后来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下,住进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夫妻二人在福建打工,一年收入4万多元。3个孩子读初中、小学,上学、住宿、吃饭免费。
“那天,就在我家的客厅里,我指着墙上的照片,为讲述我们家这些年来的变化。”回想起与交谈的过程,赵玉学依旧很感动,“在我家楼上楼下看了个遍,问水、问电,问家里有多少地、都种些什么、在哪里打工、收入多少、孩子上学要不要交学费、将来有什么打算……这么细致地关心我们的生活。”
看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实效,欣慰之余,也为化屋村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就业很重要,是生活水平再提高的重要保障,是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措施。外出务工也行,在家门口就业更好,可以好好照顾孩子。把孩子教育培养好,未来就更有保障了。”
“我们按照的嘱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介绍,一年多来,村里新修8.4公里旅游公路;新建两条总长48.5公里的10千伏线路保障乡村发展建设和生活用电;搭建“5G 数字乡村统一平台”,统筹村级事务工作。
化屋村也结合当地民族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特色产业。村里开办了32家农家乐、19家农家旅馆、2家苗绣作坊,还组建了导游服务队和苗族歌舞队。2021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村里近五成的劳动力拥有了在本村就近就业的机会,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眼看着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快,就业的岗位和赚钱的产业也越来越多,我们夫妇俩如今在家门口就业,收入稳定,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比起在外打工好很多。”赵玉学说,自己开办的农家乐以地道的苗家菜、香甜的黄粑备受游客喜欢,去年毛收入达15万元。今年年初用近两年的积蓄,在黔西市城郊租房开办小型黄粑加工厂,带着厂里的工人忙得热火朝天。
“日子越过越甜,乡亲们都盼着能再来看看。”许蕾说。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镌刻着执政者奋进的步伐。4月18日起,新华社开设“近镜头•温暖的瞬间”栏目,精心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精彩瞬间,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
总策划:傅华 吕岩松
总监制:张宿堂
策划:孙承斌 陈二厚
监制:赵承 刘洁 孙志平 李俊 霍小光 赖向东 樊华 齐慧杰
统筹:李忠发 吴丹 黄玥
文字:董博婷 李凡 骆飞
摄影:李学仁
音频:吴炜玲 赵世芸
视觉:毕晓洋 李京
设计:焦旭锋 殷哲伦 马发展
协调:胡若晗 王晓曈
推广:李明 赵鹏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