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料理配方大全:百折不挠砺复兴
异国料理配方大全:百折不挠砺复兴波兰是个宝藏之国,诸如哥白尼、居里夫人、肖邦等名字,咱们的教科书里一定会有他们的名字、成果和事迹。其他的不说了,愿世界的宝藏一直丰富,一直完好。 战后华沙重建,世界城市建设历史唯此一例,不可重复也不应该重复,这样的案例绝不能让它再一次发生。 1945年1月17日,苏联军队进入华沙,华沙解放。二战结束后,紧接着战后城市重建开始。毁为废墟的华沙城如果重建,两个选择:一、建设成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风格城市;二、恢复华沙古城旧貌,城墙、城堡、王宫、教堂、博物馆、图书馆、街道、花园、民居……出于对祖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热爱,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在战前就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作了测绘记录,战争一爆发,他们便把这些图纸资料全部藏到山洞里,房屋街道虽然毁了,但它的形象资料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华沙大学的师生们把战前画的老城市图纸资料拿出来展览,以唤起民众对战前华沙古城的美好记忆。为了保存宝贵的
上期说到德军只用了一个月就收拾了波兰。虽然波兰沦亡了,但流亡在外的波兰政府却从未正式宣布投降。
残存的军队逃往西方盟国,在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将军的领导下,于各地战场加入盟军对轴心国作战;其余散落躲藏在森林和民众中的士兵和国内民众,在波兰境内逐渐形成一支地下反抗军,在二战期间于波兰本土进行游击战。波兰境内的抵抗运动也是二次大战各个被纳粹所占领的国家中最大规模者,是仅次于苏联和南斯拉夫境内游击队人数的第三大地下抗德武装部队。
在德国赶走苏联占领波兰期间,大肆搜杀波兰精英人士,波兰本土多次爆发大规模武装抵抗行动,如1943年的华沙犹太区起义、1944年的华沙起义。
义失败后,希特勒愤而下令摧毁华沙,华沙几乎被夷为平地,全城85%以上的建筑被毁。那些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到处是残垣断壁,一片焦土。华沙成为二次大战受创最为严重的一个城市。
1945年1月17日,苏联军队进入华沙,华沙解放。二战结束后,紧接着战后城市重建开始。毁为废墟的华沙城如果重建,两个选择:一、建设成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风格城市;二、恢复华沙古城旧貌,城墙、城堡、王宫、教堂、博物馆、图书馆、街道、花园、民居……出于对祖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热爱,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在战前就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作了测绘记录,战争一爆发,他们便把这些图纸资料全部藏到山洞里,房屋街道虽然毁了,但它的形象资料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华沙大学的师生们把战前画的老城市图纸资料拿出来展览,以唤起民众对战前华沙古城的美好记忆。为了保存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市民们最终一致要求要恢复华沙战前原有古城的风貌,最终迫使政府改变了原先的决定,顺应了人民的要求。
当恢复华沙古城的消息传开后,国内外几十万波兰人闻讯涌入华沙,自愿参与重建工作,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各尽所能。波兰政府组织他们投身重建华沙的劳动中,整个波兰掀起高涨的爱国热潮,人民的家园得到重建,这就是战后著名的“华沙速度”。
沙古城后来作为特例于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一般是拒绝接受重建的东西,但华沙的确算是一个特例。在那个年代,文物保护观念还不是很普及,能够意识到要如此系统想尽地测绘记录下整座城市的人是极少的。华沙人民自发地起来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为世界所有的古城作出了榜样,也对欧洲的古城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后华沙重建,世界城市建设历史唯此一例,不可重复也不应该重复,这样的案例绝不能让它再一次发生。
波兰是个宝藏之国,诸如哥白尼、居里夫人、肖邦等名字,咱们的教科书里一定会有他们的名字、成果和事迹。其他的不说了,愿世界的宝藏一直丰富,一直完好。
祈祷完毕,开餐。
受周边谁谁谁的影响,波兰也有鞑靼牛肉,据说是数百年前鞑靼人入侵波兰遗留下来的。鞑靼牛肉用生鲜小牛肉剁成肉泥,盛在盘中(弄个造型),上面放生鸡蛋黄,洋葱末作为配料摆在旁边,吃的时候一起拌匀,自己按口味轻重放食油、盐和胡椒等,配上切片小面包吃。不过呢,波兰人最原始的鞑靼肉是用马肉来做的,后来慢慢地不再吃马肉改用牛肉了。后来鞑靼人学会了烤肉,还学到了用烧饼包烤肉,传带到了欧洲。所以呢,波兰还有鞑靼烤肉,换个说法——烤里脊肉
呃......受不了生牛肉的还是吃熟的吧......比如焖牛肉。把牛肉卷起来焖,通常会在肉卷中塞进酸黄瓜、香肠和蘑菇一起焖,再撒上荞麦碎一起食用。
波兰烤鹅胸肉也可以卷起来烤。鹅胸肉先用白兰地和蜂蜜酒浸泡一个晚上,切片卷起来,卷的时候放入一些小牛肉、胡桃、葡萄干儿什么的,一起卷起来放入烤箱中烘烤。
香肠是欧洲国家的必备品了,波兰也是香肠大国,种类繁多,它们经常出现在主食菜里。
白香肠是新鲜的没有烹制过也没有熏制过的香肠,一般用猪肩肉,有时候加一点牛肉和小牛肉,放盐、胡椒、大蒜和墨角兰腌制而成,可以用来煮汤或者煎烤。
猎人香肠是直棍型香肠的统称,是猎人在野地打猎时的完美食物,因而得名猎人肠。猎人香肠通常使用猪肉、盐、胡椒、大蒜、多香果制成,经过熏制和风干,肉比较紧实,可以作为零食或者前餐,不需要特别加工,煎一下烤一下,吃起来很方便。
利斯卡香肠,一种大U型香肠。
燕麦猪血肠,香肠里面裹着燕麦和猪血(是不是又很眼熟?),是波兰常见的家常菜之一,吃的时候通常会煎烤很久。
波兰种植苹果历史悠久,生产苹果酒、苹果酱、苹果泥,还出了道名菜叫苹果鸭。在鸭子送进烤箱之前,先要把三个苹果去皮切成块塞进被捣空的鸭肚子里,待鸭子烤到八成熟的时候,再切五个苹果放在鸭子的外边,继续放入烤箱里烤。这样,烤鸭就从内到外都渗透了苹果的香味。
克拉科夫焖鸭也挺受欢迎。
盛产苹果当然少不了做苹果派啦、苹果蛋糕啦~样式还不少呢!
甜点里比较特别的是罂粟籽蛋糕,它是波兰人庆祝复活节和圣诞节的传统糕点。波兰人在发酵过的面粉里卷入罂粟籽、杏仁、核桃等制成蛋糕,蛋糕的表层洒上糖霜,摆上橘皮,口感醇厚,味道鲜美。
马祖卡甜饼是波兰的一种香甜可口的略扁形状蛋糕,一般是为复活节而准备的。
甜点还有很多呢~
该上酒了!
波兰十八世纪波兰开始流行喝啤酒,城市酿酒厂和庄园都会酿造啤酒。波兰还是欧洲的啤酒生产大国,境内有很多跨国啤酒公司。
波兰啤酒风格大致这样分:
低度、中度和高酒精度的欧式拉格啤酒 在波兰语中分别为“piwo jasne pelne”、“piwo jasne lekkie”、“piwo jasne mocne”。这些啤酒酒精度从3%到9%不等,而在波兰比较常见的是4-5% abv 的啤酒。
高酒精度的欧式深色拉格啤酒 “piwo ciemne”和“piwo czarne”,酒精度6-7%,
波罗的海波特啤酒 来自波罗的海周边国家的经典风格,波兰人称之为“porter”或“piwo ciemne mocne”。通常酒精度数较高,大约在8-9%
琥珀拉格啤酒风格 如维也纳啤酒,三月节啤酒等等。
博克啤酒风格 主要是双博克,波兰人称之为“bock”或“kozlak”。
(“Yoni Order”酿酒厂新近推出了奇葩啤酒,YONI为梵文,大家自己查阅一下吧,挺佩服波兰人的脑洞。)
伏特加才是波兰的特产,波兰也是酿造伏特加较早的一个国家,但波兰伏特加的酿制方法并不是由法国传入,而是自行酿造。波兰伏特加(wodka)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精品伏特加”(wyborowa)、“牛草伏特加”(zubrowka)、“高级伏特加”(luksusowa)和“贝尔维德尔伏特加”(belvedere)的牌子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是响当当的。
wyborowa精品伏特加在70多个国家热销,已经在国际大赛中获得20个奖项,其中四分之三是金奖。
在家庭最受欢迎的当属zubrowka牛草伏特加,俗称牛草酒。它有芬芳的味道,因为每瓶酒中都添加了只在波兰的比亚沃维耶斯基森林中生长的野牛草叶片,使得酒的颜色变得淡黄,酒的味道更加浓郁。
著名的格但斯克金箔酒(Goldwasser)十分受人们的青睐,它沿用16世纪的配方,用植物根茎和香草酿成。这种酒中加入了一些芳香精油,洒上了一点金粉,金粉在透明的酒液中闪闪发光,很多酒类收藏者的酒柜中会陈放有这种酒。
不得不提一下列入世界之最的“生命之水”Spirytus Rektyfikowany,一款原产地为波兰的伏特加,是世界上已知度数最高、最烈性的酒之一。它经过了反复70回以上的蒸馏,达到了96%的酒精度数,堪称世界上最高纯度的烈酒。
然而,从历史记载中古老的波兰特产酒饮料的生产先是啤酒、蜂蜜酒、烧酒之后才是伏特加酒。
波兰是最早制作蜂蜜酒的国家之一。蜂蜜酒由波兰本土的纯天然蜂蜜酿造而成(即:用蜂蜜发酵成酒),发酵过程是根据波兰当地的传统配方,酿制出带有甜味和蜂蜜味的酒,这种酿造蜂蜜酒的方法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
波兰烧酒“帕利科托夫卡”是一种烈酒,根据卢布林地区雅布沃纳保存的古老波兰配方酿成。它以谷物为基础,在橡木桶里沉淀,时间越长就更醇香。加入的精选辅料核桃和葡萄干萃取物,使得这种伏特加气味芬芳、味道细腻、口感润滑。
波兰也是个适合吃喝的国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