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沙滨女声独唱的电影《红旗渠》插曲中,有着励志鼓劲的豪言壮语:“劈山山让路呃,引水水上山哪……”,在当时的红星水库工地,不知让多少人感觉到战天斗地的豪情;胡平的笛子独奏《扬鞭催马送粮忙》,悠扬欢快喜庆,使多少庄稼汉尽享丰收的喜悦;杨嘉林、刘兵、宋元明、胡平的弦乐四重奏舞剧《白毛女》片段,每每让观众轻松愉悦心情舒畅;以杨嘉林板胡领衔的民乐齐奏《众手浇开幸福花》,歌颂人们齐心协力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感受;谢静博和我的男女声二重唱《工农群众当上了大学生》(电影《春苗》插曲),西北山歌道真情,唱出了劳动群众上大学的自豪;女生表演唱《祖国处处有亲人》把劳动人民淳朴的亲情传颂;我独唱的《乌苏里船歌》是男生表演的保留节目,每次唱起“啊拉赫赫尼哪,……”,观众都会被那先是由近而远、后又由远而近,抒情甜美纯正的民歌音色和风格所折服。因为我个头矮小精灵,童心未泯玩儿心重,带有几分孩子般的顽皮嘎气,对什么新鲜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1)

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

文章作者:王右铭,军人后代

(文内四首歌曲均由作者亲自演唱)

(篇头曲《北京颂歌》演唱:王右铭)

我们精干的小小宣传队,首演成功崭露头角,赢得了大队党支部的信任。王书记看出这十几个人不可小觑,继续发展还有潜力,可以在天岗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一定能为促进“抓革命、促生产”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继续创造条件给予支持。秋收过后,他又交给宣传队一项新任务,安排我们深入到各小队巡回演出。这次集中活动需要脱产时间长,大队要抽人脱离小队生产,有些小队的干部有意见了,人长期不在队里干活儿,还要小队给出工分,想不通。有的生产队负担很重,像二队,不算水库长年出民工的人,光宣传队就又抽5个人(包括杨嘉林,他早期也在二队,后来因二队负担重,调到三队),抽的人最多。当时二队年轻的生产队长庞海林,是比我们下乡早几年的返乡青年,和我们知青年龄相仿,他有见识、有能力、有理想,为人坦诚忠厚,做事踏实认真,有着与周围的同龄人不同的超俗思维和眼光。他同情理解知青的处境和看好知青的发展潜力。他看得透想得明白:为了知青的前途和未来着想,不能总让这些年轻人困在生产队,有条件应该让他们有所作为。因此,他态度鲜明地支持大队的决定:“这些年轻人有特长,在队里干活可惜了,他们搞宣传发挥的作用比在队里干活儿更大。”他看得远、有胆识、敢担当,给知青开了绿灯。二队带头支持大队的决定,其他生产队也没有再提什么意见。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2)

(图1:集体户下乡40聚会,大队书记王树义到场讲话 张伟丹/摄影)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3)

(图2:庞海林迎接知青回集体户,欢迎二队77届知青牟祥生 张伟丹/摄影)

在秋末冬至时节,开始了改土造田。从那时起,大队宣传队要到各小队演出的消息在社员中间传开了,他们期盼着看到我们即将开始的巡回演出。巡演的前期是妇女主任刘丽华带队,在大队附近演了几场,后来她调走去了蛟河水泥厂,又换成继任的妇女主任许丽荣带队,她领着我们风雨无阻不停地奔波,活跃在各生产队。我们排练了几组节目,到大队部、蛟河三中、岗子、二道林子、桦树川、小北屯各小队的田间地头,以真挚的情感、朴素的表演,博得了贫下中农的欢迎。我们在台上与观众面对面,在台下和社员手拉手,更加深了和贫下中农的感情。同时,结合身边实际生活的创作节目也不断充实,节目的演出水平明显提高。

沙滨女声独唱的电影《红旗渠》插曲中,有着励志鼓劲的豪言壮语:“劈山山让路呃,引水水上山哪……”,在当时的红星水库工地,不知让多少人感觉到战天斗地的豪情;胡平的笛子独奏《扬鞭催马送粮忙》,悠扬欢快喜庆,使多少庄稼汉尽享丰收的喜悦;杨嘉林、刘兵、宋元明、胡平的弦乐四重奏舞剧《白毛女》片段,每每让观众轻松愉悦心情舒畅;以杨嘉林板胡领衔的民乐齐奏《众手浇开幸福花》,歌颂人们齐心协力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感受;谢静博和我的男女声二重唱《工农群众当上了大学生》(电影《春苗》插曲),西北山歌道真情,唱出了劳动群众上大学的自豪;女生表演唱《祖国处处有亲人》把劳动人民淳朴的亲情传颂;我独唱的《乌苏里船歌》是男生表演的保留节目,每次唱起“啊拉赫赫尼哪,……”,观众都会被那先是由近而远、后又由远而近,抒情甜美纯正的民歌音色和风格所折服。因为我个头矮小精灵,童心未泯玩儿心重,带有几分孩子般的顽皮嘎气,对什么新鲜事儿都感兴趣,天岗文化站的周东甲老师、宣传队带队的妇女主任许丽荣、还有沙滨总好逗我说:“小朋友,准备好没?该你上场了!”我总是爽快的应允,愉快地上台,微笑着谢幕,所以很有“台缘”,常常让台下忍俊不止。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4)

(图3:王右铭近照 摄于2016年4月24日 韩驰/摄影)

“咚的隆咚呛”,这是敲锣打鼓时的鼓点儿,听到这欢快的锣鼓声,我就想起一次与“冻的隆冬呛”密切关联的经历。一九七六年的隆冬一月,春节前夕,我们巡回到二道林子六队演出。那天真冷,社员们都挤在小队部等着看节目,屋里也很冷。我们冒着严寒一路走来已经冻透了,进了屋还是冷,乐队的手都冻得僵硬不听使唤了。杨嘉林、胡平、宋元明、刘兵他们想抓紧时间暖手,就从大锅里舀热水兑温了泡一会儿,等手恢复灵活了再演。小队长一看屋太冷,就叫社员把屋里的大炕和一进门饲养棚的大炉灶都添满柴火使劲儿烧。等我们开演时,炕灶下、灶坑里树枝子因为太潮湿,木头疙瘩水份大,火焰下淌水冒泡呲呲作响,火旺不起来,青烟直往外冒。不一会儿,屋里就烟雾缭绕,呛得人直要流泪。温度渐渐升上来,玩儿手上功夫的乐队可乐了,他们的手指尖慢慢地灵敏,恢复了揉弦的感觉,但却苦了我们用嗓子的演员了,嗓子辣得直痒痒,总要咳嗽。没法子,既来之则演之,不论怎么困难,我们都要把节目演好演完。我们就忍呛挨熏,在弥漫朦胧的青烟之中,认真地表演,时而听着社员们的阵阵欢笑和掌声,让我们欣慰地觉得没白挨呛。这就是我们所经历的:“冻人的,隆冬挨呛。”以鼓点儿简而言之,即为:冻的隆冬呛!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5)

(图4:下乡四十年大队宣传队沙滨和谢静博合影 张伟丹/摄影)

我们不断创新节目编排,力求有变化赢得观众的青睐。一次我们突发奇想大胆创新,懵住了许多人。为了在表演形式上与众不同,让节目更新颖,在编排创作节目天津快板儿“唱咱队长王德林(大队劳模、六队生产队长)”时,我们不用女生表演,而让女生伴奏。演出那天,王汉梅报完幕,清一色的男生闪亮登场,胡平、刘兵领衔主演,连不善表演的杨嘉林都登场了,乐队原班人马中仅剩宋元明一人留守。刚开始,观众略有惊奇,哦?今天乐队登场表演了。再往旁边一看,眼前一亮,乐队的演奏席上端坐着 “娘子军乐队”。社员们先是一愣,而后转惊为喜,被这“反串”的表演给逗乐了,宋元明浓眉微锁,歪着头随着旋律二专注投入地轻摆身姿,率领着四员女将开始了有模有样的演奏,沙滨、车艾丽、刘晓明跟着老宋拉起二胡,张岩萍连拉带弹抱着大提琴,酷似专业范儿。这么一“反串”,出奇制胜,社员们愿意看新鲜,这女拉男唱的表演效果真是无与伦比。有些人还真的被蒙住了,看傻了:“不得了,这些女孩子还会拉二胡呢!看,乐队的小伙子们表演的也不错吗!”孰不知,天津快板儿的伴奏谱子,就那么一段十几小节,在当时群众性演出中很流行,曲调被人们所熟悉,简单易学,反复拉,拉会了就是个重复,除此之外,她们就不会玩儿了。虽说这男女搭配伴奏得不是十分流畅,但看着开心不累,收到了活泼新颖引人关注的舞台效果。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6)

(图5:“娘子军乐队”二胡领衔宋元明回集体户与庞海林握手 张伟丹/摄影)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7)

(图6:集体户下乡40聚会合影 张伟丹/摄影)

在天岗还有许多人记得那时我逢场必唱的《乌苏里船歌》。想起学唱这首歌,我就会想到杨嘉林,他聪慧好学刻苦专研,恒心持久毅志超常,具有不达目标誓不休的耐力。恢复高考后,第一年他差几分没考上,但他不气馁,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复习,在1978年7月,第二次参加高考,他以高分考入白求恩医科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几年后,在晋级考试中,他在聚集了全国高校医学类最优秀拔尖人才的北京协和医院,在七六届、七七届、七八届三届学生中,荣获榜首,第一批晋升高级职称。后来出国到了澳大利亚,成为国际知名专家。他定居海外三十余年,始终怀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离开祖国越久,他对祖国的爱越浓烈。刚出国时,每次参加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会议,遇到西方的反华势力诋毁中国,他都会旗帜鲜明地站出来争辩说明,遇到分子鼓吹邪说,他就会义正言辞地反驳。几十年前,在西方世界,大多数的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对中国的看法有很多误区,他们对中国人有偏见,歧视、挑剔,特别是在上层社会,和西方人打交道不容易。

杨嘉林具有我们那个时代知青的共同特征,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炼就了他认真、踏实的品格和传统、正义的为人的准则,文质彬彬的外表之下蕴涵着刚毅坚韧的民族精神。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8)

(图7:杨嘉林夫妇近照)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9)

(图8:杨嘉林回国与知青同学聚会 左起:李刚、杨嘉林、王右铭、齐中和、殷树立 宋元明/摄影)

2008年8月8日中国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申办奥运历尽坎坷,申请主办的国家竞争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曾百般阻挠。申办成功后,仍然还有反华势力捣乱。在奥运会开幕前夕,奥运圣火传递到澳大利亚,当时澳国各地背景不同的政治派别、利益集团和反华、排华势力,上街游行抵制北京奥运会。爱国华侨也组织起来针锋相对,当时两派对立情绪激烈,双方多次发生冲突,澳国各地几次有互殴致伤事件。在对峙中,护卫奥运火炬的华侨一方受到社会多方的压抑,当地的警察倾向排华势力,有的警察向爱国华侨发出违法威胁警告,甚至对华侨连推带打,华侨参加护卫火炬传递活动要冒着被逮捕和受伤的风险。受美、欧等各国遏制中国企图的影响,各股反华、排华势力、分子、藏独分子、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最后联合行动,蓄谋要阻断奥运火炬的正常传递,要造成世界范围的负面影响,给中国抹黑。

2008年4月24日,奥运火炬抵达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此时,堪培拉的街头巷尾充满一片紧张气氛,抵制和拥护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双方,在寂静中准备着对阵,等待进行最后的较量。这天清晨,杨嘉林夫妇起得很早,做好了慷慨赴义的准备,他们要去堪培拉护卫奥运火炬,他们知道此行危险在前吉凶难测,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嘉林和妻子于彦随身只带着护照和来回的路费,以防发生意外时能确认身份。于彦把家里的存折、证券、贵重物品收拾好,写了纸条留言交给可托付人。而后,夫妻二人抱着为国赴难的悲壮,携手并肩去为祖国抗争。他们坐上去首都堪培拉的火车,看到车厢里满是爱国华侨,一张张沉静、庄严、激昂的面孔,鼓舞了彼此的斗志,让他们感到了作为炎黄子孙的血脉相通。车厢里的气氛让他顿时热血沸腾,嘉林曾感慨地跟我描述当时的感受:“真的没想到,车厢里和他们一路同去堪培拉的人,竟然多数是80后的孩子!原来以为,只有我们的这般年纪的同龄人有爱国的精神,而这些80后的孩子们,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理想信念。可那天在关键时刻,冒险维护祖国的尊严,这些孩子们是主力。”车上的人们互相鼓劲,为了一个目标,心连在一起,一路唱着爱国歌曲,来到了堪培拉。当奥运火炬到达现场,沿街两派人群对峙,高呼各自的口号,唱着各自的歌曲,拥挤推搡。护卫奥运圣火的爱国华侨和许多对中国友好的澳洲人士,手挽手肩并肩,组成人墙护住跑步通道,阻挡着想要冲过去抢夺火炬的野蛮人。有许多人在冲突中受了伤。嘉林夫妇也在这些爱国人士之中。最终,正义众志成城,他们护卫着奥运火炬顺利传递过境,平安回归到北京的奥运会主办地。当我们看到那神圣的火种,点燃巨大的奥运火炬时,可曾想到,在祖国之外,还有多少颗爱国之心和圣火一起燃烧,曾有多少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不避险境!

(插曲《在此刻》 演唱:王右铭)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10)

(图9:王右铭与杨嘉林下乡时留影)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11)

(图10:杨嘉林拿着当年拉小提琴时王右铭画的速写画留影 韩驰/摄影)

在下乡之初,我和杨嘉林在业余时间各有所好,我热衷于画画,他喜欢拉小提琴。在日常相处中,我们彼此羡慕。我希望能遇上对绘画感兴趣的好友,他留意寻找着音乐上的知音。当我和同学们在休闲时,随口哼哼瞎唱着玩儿的时候,他听到了我的歌声,很惊喜。有一天,他真诚地对我说:你的嗓子好,应该学学唱歌。从那以后,我唱歌他拉琴,我们常在宿舍一唱一和悠然惬意。在大队筹备成立宣传队时,他推荐把我拉进了宣传队。从此,我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他帮我学唱歌,我帮他学画画,我们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他教我唱的第一首歌就是《乌苏里船歌》。那时候教我唱这首歌可不容易,我不识谱,全靠听唱模仿,我们经常坐在宿舍炕上、集体户后院的玉米地头、牤牛河边,他不厌其烦地一句一句地教我。他认定这首歌适合我,一定会受欢迎。后来我不断地唱、反复地演,最终唱熟了,并且至今还发自内心的喜爱这首经典老歌。果然,后来我登唱最拿手的保留节目就是《乌苏里船歌》,我因为唱这首歌而在天岗小有名气。沙滨为帮助我尽快提高演唱技巧,掌握基本的演唱技能,把她中学时在吉林市业余艺校,上声乐课的笔记本借给我看,教我怎样把握头腔、口腔、胸腔共鸣,怎样正确深呼吸和换气,教我用“吹蜡烛”的方法练习均匀吐气,增强气息控制能力。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指导下,我的演唱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插曲《乌苏里船歌》演唱:王右铭)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12)

(图11:杨嘉林在集体户练琴 王右铭画于集体户)

一九七六年秋季,我们为参加红星水库会战的民工演出,一个意外,使演出更赋戏剧性。那天,水库工程指挥部邀请我们大队宣传队到红星水库演出,为我们在指挥部第一趟平房门前的小广场,搭设了近一米高的舞台,这是一场很正式的演出。晚饭后,全公社各个大队的民工坐满了广场,大瓦度的聚光灯直照在舞台上,灯火通明。在强烈、通亮的光束里,拥挤着狂飞乱舞的各种昆虫、飞蛾、地蝲蛄,秋天是它们生命周期中的最后辉煌,它们在秋天炫耀着生命衰退前的活力,灯光里的昆虫世界,似乎比台下的人群更热闹。特别是地蝲蛄坠地,一绺白光犹如流星划落。当我正在台上演唱《乌苏里船歌》,刚唱到第二句时,正要换口气,一只扑噜蛾子如流星般钻进了我的嘴里。我一吸气,它几乎到了嗓子眼儿,这意外情况太突然了,我本能地猛吐一口,应对这突然的袭击,那只自取伤残的飞蛾从我嘴里喷出,掉在我面前半米多远的舞台上。此时,顾不得嘴里酸咸苦涩俱全,赶紧跟上伴奏,继续演唱。这突如其来的奇特场景,顿时引得台下一片哄笑。当时我唱得很投入,根本没时间感觉恶心,即使遭到昆虫的意外偷袭,也没有打乱我的演唱节奏,唱得仍然完整连贯。可能是由于我瞬间苦不堪言的无奈表情,又呲牙又咧嘴,实在滑稽、逗人带可爱、可笑,更主要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飞蛾入口实在罕见,再加上我吃了虫子还能接着唱,这种敬业精神感动了观众,我一唱完,台下就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和喝彩。我顾不得享受成功的喜悦,赶紧敬礼谢幕,匆匆走下台急忙找水漱口。我可以忍受嘴里的怪味儿,但却很担心自己会变成哑巴,因为我记得小时候大人说过,吃了蝴蝶翅膀上的粉会变哑巴。此后,我忧心忡忡地过了好几天,后来发现自己一切正常,还能照常唱歌,忧忧我心不再郁闷。实践证明,大人们吓唬孩子说的并不全对,可孩子们却信以为真。有句成语说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但现实生活中我遇到的“飞蛾扑嘴”同样也是难逃厄运,那飞蛾必死无疑。只有在那个时代,那样的演出场合,才会发生那样奇巧的事情,这也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特别记忆和乐趣吧!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13)

(图12:王右铭在电装校园南墙外黑水河边 摄于2015年6月13日 韩驰/摄影)

一九七六年临近春节,东北农村的休闲欢乐季节到了,社员们开始“猫冬”准备过年。扭秧歌是春节前后的重要活动,大队就以宣传队为主,拉起一支秧歌队。秧歌队的吹鼓主力是宣传队的乐队。开始,吹唢呐的人少,唢呐主吹仅有小号手老何一个人,他历年来都是秧歌队的唢呐主吹,他吹累了就得停下来喘口气歇一会儿,唢呐是秧歌曲的灵魂,没了嘹亮欢快的唢呐声,喜庆气氛大减,扭秧歌的人高涨的情绪会受到影响。现在有了知青,不能再让老何单枪匹马和者盖寡了,今年的情况不一样了。为了壮大吹鼓手的队伍,把欢乐气氛弄得更加热烈持续,胡平、杨嘉林、宋元明也试着吹起唢呐。以前他们没吹过唢呐,他们就边吹变向老何请教。他们感兴趣、有灵气、谦虚好学,经老何一指点,很快就能自如地吹奏了。我们其他人则跟着敲锣打鼓,吹鼓手坐着牛车、马车,撒欢儿尽情地吹猛劲儿地敲,我们和社员们一起享受着欢乐,轮流到大队附近的各小队迎春报喜。尚仪大队那年的秧歌头叫陈焕芬,她从蛟河三中毕业,刚走向社会,参加活动满怀热情,秧歌扭得好,人也端庄大方漂亮,在我们所见的秧歌队,她是首屈一指的星级秧歌头,她优美娴熟地踩着音乐的节奏,前进后退左摇右摆,走在队伍的前头,带着尚仪秧歌队四处表演。秧歌队所到之处,一片欢腾,锣鼓喧天唢呐声声,欢乐和笑声驱走了冬日的寒冷,鞭炮响后,红、黄相间的纸屑随风飘舞,洒落在白雪覆盖的地面上,斑斑点点、红白分明,格外的显眼,为银装素裹的冬季增添了炫艳喜庆的色彩。

我们这支精干的小小宣传队活跃在天岗的乡间田野、村庄地头、红星水库的大坝上,为当地的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注入了生气和乐趣,鼓舞激发了社员的劳动热情。我们放歌、起舞、演奏在牤牛河畔,劳动、生活、学习在虎砬山下,几个月下来,走遍了尚仪的所有生产队。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14)

(图13:2015年8月15日集体户聚会宣传队同学交谈 张伟丹/摄影)

不论寒暑,每当我坐在大车上,看着老板子扬鞭催马,车轮滚滚疾驶在去去水库、去公社、去各生产队演出的路上,或往返于水库和集体户之间,我时而眺望远处群山叠翠旭日柔情,时而迎着秋风落叶目送夕阳残照,都会不由自主地哼出那首经常在台上演出,但坐在大车上唱起来更贴切、心情更爽的《我爱公社新一代》,那歌从心里唱出如泉涌溪流:

“一轮红日照山川,山山水水红艳艳。

老汉我赶车回公社,鞭儿声声脆,马儿飞向前……

扬鞭摧马喜盈盈,大车上坐满年轻人,知识青年到农村,光辉指示暖人心。

盼亲人,迎亲人,和咱们贫下中农心连心,改天换地创新业呀,我爱这些年轻人,……

学大寨,赶大寨,年轻人敢于挑重任,劈山治水好闯将,我爱这些年轻人,……

迎来春光无限好,红太阳的光辉照大道,老汉我越赶越有劲儿,鞭儿声声脆,歌儿声声高,……”

伴随着车老板儿清脆的鞭哨声,那歌声随风飘荡,马蹄儿声在山谷林间回响,眼前的山路蜿蜒起伏伸向远方,道路两旁风捋青纱稻浪滚滚,仿佛置身在诗情画卷般的意境!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15)

(图14:集体户下乡四十年聚会合影 张伟丹/摄影)

(篇尾曲《我爱公社新一代》演唱:王右铭)

岁月如歌中文版叫什么(岁月如歌9战地歌声)(1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