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最积德的事件(在佛教中的记载)
佛教中最积德的事件(在佛教中的记载)【原 文】『平 生 知 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贯穿着佛教的教义和历史今天我们来学习下
“崇俭戒奢”这四个字
观其义理
与佛教的教理多有相同
少欲知足,惜福节俭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贯穿着佛教的教义和历史
今天我们来学习下
『平 生 知 足』
【原 文】
仁祖皇祐初,遣银珰小使,持绿绨尺一书,召圆通讷住孝慈大伽蓝。讷称疾不起,表疏大觉应诏。或曰:“圣天子旌崇道德,恩被泉石,师何固辞?”讷曰:“予滥厕僧伦,视听不聪,幸安林下,饭蔬饮水,虽佛祖有所不为,况其他也?先哲有言:‘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予平生行知足之计,不以声利自累。若厌于心,何日而足。故东坡尝曰:‘知安则荣,知足则富。’避名全节,善始善终,在圆通得之矣。”
——《禅林宝训》
【译 文】
北宋仁宗皇帝笃信佛教,于皇祐年间,曾派遣太监李允宁亲持诏书到江州,召请居讷禅师赴汴京(今河南开封)住持孝慈寺。居讷禅师推说自己有病,不能应诏。仁宗皇帝敬其高节,请他另选一人自代。居讷禅师便上表进疏,举荐大觉怀琏禅师,言此人道学兼优,堪能应天子之诏命。有人问居讷禅师:“当今圣上,最钦仰敬重有道德的高僧,即使像我们这样偏僻的山林泉石间的人,也一样蒙受天子的恩泽,您何以再三推辞而不应诏呢?”居讷禅师说:“像我这样一个平常的人,只不过是混杂在僧团中滥竽充数罢了,至今年纪老迈,耳聋眼花,能安心住在这清静的山林间,吃一口闲饭,喝一勺清水,已是很侥幸了。我自己既没有真修实证的工夫,即使封我作佛作祖,我也不会感到称心快意,何况其他的呢?先哲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是名气太大了,住在哪里都不自在。’我平生只晓得凡事能知足就好,何必以声名利养自累。如果心中总是对现前的境遇不满意,那要到何时才能满足呢?正如苏东坡所说:‘知道过清净安闲的日子,就是最有福的人;能够知足,便是最富有的人。’”
能避虚名而保全高尚的节操,能自始至终坚守僧家本色,在圆通居讷禅师,是真正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