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什么奖项?屠呦呦得诺奖有人不服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什么奖项?屠呦呦得诺奖有人不服而网友墨岚认为,虽然青蒿素的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不过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是发现青蒿素受热会失去活性,并想到了用乙醚提取。事实证明,屠呦呦是青蒿素的发现人,尤其在青蒿素的提取上提出用乙醚提取,这应属于个人原创。有网友认为,很可能是关于青蒿素发现权的争议,导致了屠呦呦多次落选中科院院士。也有分析称,屠呦呦落选中科院院士,说明其研究成果并未获得中国主流科学界的认可,而她获诺贝尔奖引发争议,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科研体系的区别。还有网友称,该成果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按照美国人颁奖注重独创性的思维惯例,毛泽东应该获此殊荣。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青蒿素及其化学分子结构模型。 (图片来源:拉斯克奖官方网站)然而,由于“523任务”的保密性质,在这整个过程中,屠呦呦没有任何研究论文发表出来,外界对她所做的工作不得而知。毛泽东去世后,“523项目”于1981年被

中国西藏网讯 在国庆长假接近尾声的日子,笔者在“今日头条”上看到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的新闻。获知这一消息,笔者第一反应是兴奋和自豪。兴奋的是,作为历史文明古国,中国终于在科学类诺奖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自豪的是,中医药及其研究成果获得了世界的瞩目和认可。与此同时,作为历史上第一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屠呦呦这个名字瞬间成为了网络热搜词。

然而,在了解更多相关新闻及网友评论之后,笔者的心情变得有些复杂了。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什么奖项?屠呦呦得诺奖有人不服(1)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

有网友质疑,为何中国第一位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竟然多次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甚至没有得到过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网上有人戏称屠呦呦是“三无”科学家,即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以此讽刺中科院院士的选拨机制。也有人称,屠呦呦获诺奖的理由是发现青蒿素,而青蒿素是应毛泽东要求,举国体制下集体科研的结晶,所以屠呦呦获奖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

还有网友称,该成果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按照美国人颁奖注重独创性的思维惯例,毛泽东应该获此殊荣。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青蒿素及其化学分子结构模型。 (图片来源:拉斯克奖官方网站)

然而,由于“523任务”的保密性质,在这整个过程中,屠呦呦没有任何研究论文发表出来,外界对她所做的工作不得而知。毛泽东去世后,“523项目”于1981年被正式解散。不过,临床工作仍在继续。

有网友认为,很可能是关于青蒿素发现权的争议,导致了屠呦呦多次落选中科院院士。也有分析称,屠呦呦落选中科院院士,说明其研究成果并未获得中国主流科学界的认可,而她获诺贝尔奖引发争议,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科研体系的区别。

而网友墨岚认为,虽然青蒿素的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不过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是发现青蒿素受热会失去活性,并想到了用乙醚提取。事实证明,屠呦呦是青蒿素的发现人,尤其在青蒿素的提取上提出用乙醚提取,这应属于个人原创。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什么奖项?屠呦呦得诺奖有人不服(2)

此前人们使用金鸡纳树皮治疗疟疾。

总之,很多人都有贡献,但获奖的关键在于谁是最初的贡献者。这种鼓励创新的思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推崇的。不仅中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等各种特色医药的传承发展、推广弘扬都需要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透明机制。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医学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拉斯克奖。该奖项一直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传染病专家苏新专认为,拉斯克奖的评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 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 抑制率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试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而诺贝尔奖的规则规定,获奖者不能超过三人,且奖项也不能颁给过世的人。这意味着,毛泽东没有可能获奖。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什么奖项?屠呦呦得诺奖有人不服(3)

青蒿素在非洲抗疟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位药学专业的网友称,就贡献而言,无论是屠呦呦,还是同时获奖的爱尔兰医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学者大村智,这三位科学家完全有资格顺带拿下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们所做的工作,真正做到了惠及全人类。

古有“神农尝百草,著书遗留后世”,而屠呦呦为验证青蒿素在人体中的效用,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这不禁让人想起玛丽•居里用其一生研究放射性元素“镭”,居里夫人曾获两次诺贝尔奖,后因白血病去世。这也再次证明了诺贝尔奖的定义,即一种能舍弃自身健康或利益,投身于人类进步事业的科学精神。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什么奖项?屠呦呦得诺奖有人不服(4)

屠呦呦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屠呦呦获诺奖绝非偶然。而现在中国科学界需要的,不是讨论谁的功劳大,或强调科研的经济利益,而是应该关注屠呦呦这一代科学家的献身和探索精神,将人类事业兴衰锁定在光荣柱上。若如此,相信中国出现下一个“屠呦呦”将不会太远。我们希冀,是金子总有发光的那一天。(文/德吉 图片和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