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乡村故事怀旧:乡村往事

乡村故事怀旧:乡村往事小时候最关心的就是吃食,大米是稀少的,配以杂粮交错倒也能勉强维生。记忆中的小时候,应该是一天只有一顿米饭,大人早早起来用玉米配上些许大米,放上水,用大锅熬上一锅稀饭,煮开后盛到大盘子里,三盘五盘的摆放在餐桌上,这就是一天晚饭之前的充饥之食,下肚之后撒几泡尿就饿了。于是我就有了各种寻找野食的记忆,嫩草茅根酸叶甜果那是小餐,青蛙鱼虾田螺泥鳅那是大餐,过节杀鸡杀鸭杀猪那必须妥妥的是霸王餐!那时孩童手里拿着个鸡腿鸭腿都舍不得吃,整个村子来回地向别的小孩展示,赤裸裸的到处炫富!那时的我心里经常在想,要是每餐都能饱餐一顿,那是多么地令人心满意足!若能再添上几许肉丝,那该是多么的无上幸福!农耕生活在我的记忆中定格了相当多的空间,有着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有着谷雨立夏小满芒种,随着老祖宗的时令,耙田播种插秧。土地是珍贵的,界定不明的土地也是人们聚集械斗的导火索;水源也是珍贵的,因为事关收成,事关生存,所以时不

乡村故事怀旧:乡村往事(1)

乡村往事(一)

某日在论坛上看到网友贴出的一张美图,图中一位姑娘站在大门口,似乎在沉思,似乎在远眺,似乎在思念某一个人。姑娘背后是一把桐油伞,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很少接触过桐油伞,似我这般年纪的人,也只有在小的时候用过桐油伞。

记忆中,用坏过好几把桐油雨伞呢!那伞散发出的味道并不讨人喜欢,与桐油树开花的花香简直有天壤之别。家乡有几株桐油树,每逢春夏之际,便开满一树的白花,那花香随着风儿,几里开外就能闻得到。我喜欢她的花香,也喜欢看她花瓣落下时的满地雪白,小时候从没看过雪的我,便把此境幻想为雪境。抬头仰天闭眼闻着花香,张开双臂站在白色花瓣中,岂不美哉!

那记忆如此之深,更是因为人生中的第一张相片,便是桐油花开之际,桐油树下拍摄的。一张长凳,父亲大人坐在中间,兄弟居右我居左。我双手扶着长凳,如此的拘束,如此的惶恐,仿若害怕相机的镜头,会摄了我的魂。随着咔嚓声响,那缕惊恐尘埃落地,咔嚓之间定影的黑白影像,不久之后便悬挂在家里的墙上。每每看到那相片,我便满脑的花香,花香从后脑飘出,弥漫飘散开来,填满我的鼻子,沁入我的心脾。

乡村往事(二)

记忆之阀一旦打开,满满的回忆关也关不住,索性顺着记忆走入以前一幅一幅的生活境像中。

家乡是如此的偏僻,前不挨河,后不挨路,如此这般定格在中华大地之一处。生于斯,长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波澜不惊。黄昏后,入夜前,乡亲们摇着蒲扇,坐于树下,家里长家里短地闲聊着。无非你家庄稼如何,我家庄稼如何了;无非哪家婆婆如何,哪家媳妇如何了;无非哪家小伙,哪家姑娘该成家了;无非哪家小孩懂事,哪家小孩顽皮了。记忆中甚少如明星当下如此之多的绯闻,哪个偷人,绝不是骂骂就算了的,要浸猪笼的。多数约摸八点来钟,夜风略起,人们便四散而去,各入各家,关上木门,上床吹灯入息,小山村便宁静了,偶尔几声犬吠,透露着山村暗藏着的生机。无甚远大理想,安于眼下平凡,这或许就是几千年来,中华农耕社会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

农耕生活在我的记忆中定格了相当多的空间,有着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有着谷雨立夏小满芒种,随着老祖宗的时令,耙田播种插秧。土地是珍贵的,界定不明的土地也是人们聚集械斗的导火索;水源也是珍贵的,因为事关收成,事关生存,所以时不时因水源土地问题,发生争吵械斗之事。

小时候最关心的就是吃食,大米是稀少的,配以杂粮交错倒也能勉强维生。记忆中的小时候,应该是一天只有一顿米饭,大人早早起来用玉米配上些许大米,放上水,用大锅熬上一锅稀饭,煮开后盛到大盘子里,三盘五盘的摆放在餐桌上,这就是一天晚饭之前的充饥之食,下肚之后撒几泡尿就饿了。于是我就有了各种寻找野食的记忆,嫩草茅根酸叶甜果那是小餐,青蛙鱼虾田螺泥鳅那是大餐,过节杀鸡杀鸭杀猪那必须妥妥的是霸王餐!那时孩童手里拿着个鸡腿鸭腿都舍不得吃,整个村子来回地向别的小孩展示,赤裸裸的到处炫富!那时的我心里经常在想,要是每餐都能饱餐一顿,那是多么地令人心满意足!若能再添上几许肉丝,那该是多么的无上幸福!

乡村往事(三)

记忆是传承的。土地要集中为公有的时代来到了,解放后分配到的所有生产资料都要上交集体,农具锅碗瓢盆家畜耕牛都要上交集体,要过上社会主义的日子了。人性是自私的,更何况多少年来狭隘的农耕小农民,把自个的财产充公,怎么行呐?不行也得行,那好,把家里的家畜能杀(耕牛作为生产第一资料所以牛是不能杀的,鸡鸭猪可以杀)都杀了,存粮能煮的煮了,放开肚子的吃,这一小段饱餐的日子美好而短暂。余下的然后再上交集体,生产资料土地都公有了。幸而每家每家每户都还能留下一小块微不足道的自留地,那一小块自留地我想曾经满载过多少希望与幸福的寄托!

劳作是集体出工的,记工分。私心作祟,成果是公家的,我偷点儿懒,别人兴许也能顶上,带来的是常态华的偷工夹懒与低下的效率。会抽烟的到点就卷上烟丝,停下手中的活计,“叭嗒,叭嗒”的,烟红一隐一现。不会抽地慢慢也学会了,凭什么你抽烟我干活呢。就算出工前对着革命画像,拿着语录举着手,喊着口号震天响,庄稼产量低下的状况也改善不了多少。这样的状况,估计与领袖的初衷相去甚远啊。你们不是怨恨地主吗,你们不是盼望有自己的土地吗,如今实行了,咋就变成这般境况了呢?

59~62年,天灾来了,火辣辣的太阳天天晒,温润润的雨水盼不着,田里的庄稼枯成了卷。仓里的存粮并不多,三下两下就见了底,饥扁的肚皮,直冒光的眼,怨谁呢?田里的野菜,山上的树皮,林里的芭蕉树,填满了多少饥饿的肚,实在不行了连地里的白鳝泥(如今用来做磁砖的稀土也称观音土)也往肚子里塞,米糠水也都成了人间美味!家里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饿成水肿的,其实就是缺少营养所造成。水肿的人就会被送去卫生站,能补上些油水营养,痛苦的事竟然转变成短暂的幸福,消肿后又得回去挨饿了。饿死人的事三三两两的也有,在我们这里不算多。即便如此,土生土长的村民伸手向着千万年来的山野,绝大部分人倒也挺过来了。

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多少村民埋怨要造反,怨谁呢?是人性呐。干旱过去了,饥饿的记忆深深刻在村民的脑子,倒也成了种好庄稼的动力,革命的日子继续过,建水库建水渠,援边缰建铁路,为了中华子孙千秋伟业,朴实的农民辛劳奉献了一二十年。如今看来不可能的事,在那时是高尚的事,谁要是不去劳动,那是思想落后,找个媳妇都有点困难!造成区别的原因在于信仰。就这样没花多少劳工钱就建成了许多大坝水库,工厂铁路。出外援建的先是记工分,做完后一并结算计工钱,几年下来,倒也可以拿到一份沉甸甸的满足。是辛苦还是幸福,其催化剂竟然是信仰!

这样的日子就这么过着,简单着,平淡着,信仰着。富足是谈不上的,温饱是十分勉强的,压力倒是没有如今那般逼仄的。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每家每户六、七、八、九、十个孩子,满地的爬,满满的承载着中华多子多福的殷切期待!

在那艰苦平淡的年代,两弹一星的成功,竟也能让这些边远山区的村民民族自豪感爆棚!他们不会说原子弹爆炸又不增加我庄稼的收成,他们不会说卫星上天又不能让我猪栏里的猪长膘。朴实的心盼望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日益强大,想到的是自己的子孙儿女不用再受外敌烧杀掳掠,可以平平安安地生活而心安!

乡村往事(四)

社会主义的日子在70年代末告一个段落,分田到户来了,村民签好了承包合同,丈量分配好土地,当然也少不了为水田位置的分配而争吵,手臂大腿相互的比划比划也就分出了结果。

干得好都是自个的,人类的天性于此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人们起早贪黑的干,适当时宜的施着肥,精心料理下的庄稼,收成那是呼呼的涨!没到上学年纪的小娃娃就得开始干活了,种田的种田,割草的割草,放牛的放牛,捡牛粪的捡牛粪。偶尔为当天捡的牛粪多了而高兴上半天,有了牛粪庄稼就有了肥料,有了肥料庄稼就长得好啊,长得好收成自然就会更高了!割的草用来喂猪,可以节省不少饲养的饲料呢!小孩割草时心里的念想多必会是:年底杀猪吃肉时又可以爽上好些时日了,想着想着心里就笑开了花!

我想大部分农民心里多少都会有点厌倦干农活的,因为真的真的非常的辛苦。脸对黄土背朝天,汗沾衣衫湿了个身。太阳晒得心里慌,皮肤烧灼般的疼;扁担下的肩膀辛辣与酸楚,时常脱了层皮。夏天玉米地里的热闷;水田里的蒸气,曲动的蚂蟥;田梗边弯延的蛇。冬天砍蔗手指冻裂的僵痛。夏天说来就来的雨,人们奔命于晒场与田地之间。这些都是我们山村农民挥之不去的经历。

收成的日子最是热闹欢腾。村里的人,夜里基本都集中在晒场上。大人们牵着牛拖着碾子,压着摊开的稻穗,适时用农具翻起稻穗,碾着谷穗的另一面。孩童们则在晒场上满地打滚,追逐嬉戏,吱吱喳喳的叫声喊满了天,好不热闹非凡!稻谷碾下来后,大人们把稻草堆到晒场边上,脱落的谷子刮成一堆一堆,用雨布盖上,收拾一下就得休息了。清晨蒙蒙亮时,晒场上就满了人,人们忙着摊开谷子铺满晒场,稻草则在晒场边上摊开晾晒。多是老人们在负责晾晒谷子,脱掉鞋子,用结满茧的双脚一路一路顺着晒场上的谷子纵横拨动,拨成一道道谷河,间隔来回的翻晒稻谷。晒干了的稻草,就在晒场边上各家各地堆成垛,一年烧饭做菜的柴火就在这了。

收成之后便是缴纳公购粮了,把稻谷装入袋子搬上木车,用牛或者人力拉到镇上的粮所缴纳,千百年来种地交租倒也是习俗,习惯成自然。缴纳的谷物印象中应该占收成的四分之一左右,按每亩多少公斤缴纳。产量上去了,剩余的谷物就多一些,扣除吃食余粮,能换钱的谷物就多一些,盼头就多一些。

到镇上缴纳公购粮的路有条坡,陡!木车前头掌把的大人,弓着腰,肩膀套着拉车的绳子,用尽全力拔拉着车绳,脖子上的青筋暴起,嘴里喊着:“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车后车侧就是家里的兄弟老婆小孩,倾斜着身子,合着节奏一起奋力推着车子越过陡坡。一路汗水来到了粮所,粮所里排满了人,空气中飘满嘈杂的人声和汗酸味。人们有序的过磅,登记,然后搬谷包到粮仓里倒掉再领缴纳的凭据。多交的谷物则按量计价,可以到粮所财务处领钱。

出了粮所后,馋嘴的小孩拉着父母的手,目不转睛地盯着街头的粉摊、雪条摊,一条雪条、一碗素粉就能让小孩嗨翻了天,成为他三两天内炫耀的资本。我吃的雪条有绿豆呢!杨老三的素粉加的肉汤香得很呢!

同样的条件很快就出现了分别,勤快会种的家庭日子很快就殷实起来,懒惰不讲经验的家庭日子就过得紧巴巴。村里开店铺卖杂货的一家,最早的买起了电视,电视放在院子一处高台,围观的人实在太多了,挤不下时就开始收费,一角二角五角的收,人就少了许多。

霍元甲,射雕英雄传,是那一代人热血沸腾的记忆,“浪——奔,浪——流;依稀往梦似曾见”的歌声刻在了心间。孩童闲时在空地上你当霍元甲,我当陈真,抽到倒霉签的人就扮鬼子,在场地上比划起来,抬起的手臂,扬起的腿脚,动作看起来多少有点笨拙,但在小孩自己心里面,那姿势必定是非常的英姿飒爽、玉树临风!

慢慢地有人建了新房,有人买了单车,有人买了缝纫机,三转一响是当时的高大上。农家结婚时买的收录机,满机身闪亮的跑马灯,照炫了多少双小孩的钛金眼,放着的邓丽君靡靡之音,更是不知陶醉了多少双耳朵!

耕种施肥收获交租,这样踏实的日子一过又是十来年,辛苦着、平淡着,开怀着,企盼着。农民们不会去想他们交的谷物都被拿去做了什么,一切都是那么的天经地义。

乡村往事(五)

春天的故事唱响了,改革开放了,南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从此换了新颜。传来外面能赚大钱的传说越来越多,困倦无趣的日子让不少人村民心生厌倦,于是乎,不甘平凡的青年小伙,背上行囊走上南下的路,开始了淘金的梦想!越来越丰富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源源不断地涌入山村。五颜六色的衣服,奇形怪状的发型,一荐一荐变换的流行歌曲,充斥到山村这狭小的空间,错综复杂的情爱故事也慢慢在山村出现了。

越来越多的人去到了祖国东南部,进入了工厂。大部分打工村民的钱,都花费在车费路费证件费租房费上面了。能出人头地的人不多,大部分人淹没在这打工大潮中。与之相比,打工的收入倒真是好于种田,物质日渐丰富,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人买起了摩托车,建起了楼房,甚至买上了小轿车。孩童还是那孩童,只是多了对父母的企盼与想念,少了山村当年天伦的温暖与纯真。

缺少了青壮年的村庄,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老弱少年,都能挑着地儿的种,再也没有人为了田水起争端。没人种的田,就交给留守的农户种。开始租田的除了帮缴纳公购粮,还要给田主百来斤粮食;慢慢变成只要代缴公购粮就可以了;再下来越来越多田没人帮种了,田户就得自己购粮去交税,甚至直接用钱代交了;直到最后免除了农业税。

山村的村民辛勤劳作,奉献了一年又一年的血汗,经历了多少沧桑变幻,时代在变,山村在变。如今化肥农药种子越来越贵,小山村种田除了得个温饱,还亏搭上人工费用,算来算去剩余的价值越来越少,导致种地的人更少了。田地荒芜得越来越多,野草疯长,挤满了田间。如今我曾经的山村,仿若空了心般,没有了往昔的热闹;没有了往昔的热情;没有了往昔的荣光;我那一代的农村生活已成追忆!我曾经无时无刻,想着要挣脱的小山村,到了今时今日倒让我不胜唏嘘!许多人是挣脱出来了,可是我们的归途呢?如今偶尔再回到山村,有种物是人非,愰若隔世的感触。却倒真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面对家乡,我在外漂泊的心,有如当年第一次照相时的诚惶诚恐,在物质如此丰富的年代,我的心却却够不着底。吃着大鱼大肉,穿着万紫千红,却没有了当年那种获得满足的舒心开怀。或许就是少了当年的那份质朴与纯真,多了难以填满的世俗欲望;少了当年只要努力,就坚信幸福必定到来的憧憬,多了穷其自身之力,未来却依旧深陷欲壑难填,未必能看到希望的迷茫!或许真的就是世俗的欲望蒙闭了双眼,迷失了简朴纯真的本心,我想必定是这样的了。

仅以此文献给曾经艰苦着也快乐着的农村生活时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