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同学终于考不动了作文:宋同学终于考不动了
宋同学终于考不动了作文:宋同学终于考不动了宋同学和哥哥,最终决定科考和驾考很多地方有的一比,5次未过,人基本疯掉。船头happy的宋同学料想不到,这条路,他和哥哥还要走5个来回。这条路,远没有达到让人流连忘返的程度,实在是考不上。1615-1631 ,从29岁到45岁,宋同学16年6次科考不第。
1615年,深秋,江西考生宋应星和哥哥宋应昇,在南昌城郊外的码头,和友人告别,乘船一路北上。
站在船头,远眺两岸风光,哥哥不时吟起诗来,宋同学不时举杯和拍手。
眼睛里都是踌躇满志的光。
用时半年,小船行驶9万余里,经过南昌、镇江等15个重镇,最终到达京城北京,赶上初春的会试。
船头happy的宋同学料想不到,这条路,他和哥哥还要走5个来回。这条路,远没有达到让人流连忘返的程度,实在是
考不上。
1615-1631 ,从29岁到45岁,宋同学16年6次科考不第。
科考和驾考很多地方有的一比,5次未过,人基本疯掉。
宋同学和哥哥,最终决定
润了。
宋同学的曾祖父,宋景,进士出身,一生为官清廉,做官做到中央,成为朝廷重臣。到宋同学爸爸这一代,宋家衰败,但平日里,长辈们时长说起 曾祖父的生平事迹。
少年时,在田里插秧的宋同学,下定决心,要成为曾祖父这样的人
到京城做官,为百姓办事。
直到6次科举失败,宋同学最终放下心中执念,走出曾祖父的影子。
目标清晰,道路曲折,宋同学悟透了四个字,
另寻他路。
世界这么大,宋同学想去看看。【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世间烦扰,亦有繁华。
六次科举落榜路上,单次水路行程数万里,宋同学走下船,遍访基层,在沿途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每一次都带着大量的科学考察笔记满载而归。
1634年,48岁的宋同学,回老家江西当了公务员。
离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还有整整10年。
老歪脖子树,正值郁郁葱葱。
在县城当公务员的四年,没有职场pua,宋同学和领导关系融洽,宋同学迎来人生的美好时光。
这段时间,宋同学,清闲,不差钱(有人资助)。
哥哥在嘉兴桐乡当县令,宋同学闻声而去,桐乡大街小巷里的桂花糕没少吃,附近蚕农家也没少去。养蚕、缫丝、丝织、棉纺、麻纺及毛纺等生产技术,以及工具、设备,各流程,宋同学全部看了一遍。去的次数多了,农户侧目,你不是来偷技术的吧?宋同学咧嘴一笑,
绝无可能。
回去以后,宋同学趁着热乎的记忆,奋笔疾书。
《乃服》章节,有了。
能记的都记了,
除了甜滋滋的桂花糕。
哥哥调往广东当知府,宋同学闻声而去。在广东,宋同学体验到人生最多的甜。农民种甘蔗,榨甘蔗,蜜蜂产蜜,宋同学一一看在眼里。农户侧目,你不是来偷技术的吧?宋同学咧嘴一笑,
绝无可能。
回去以后,这段体验考察被整理写进了书里。
《甘嗜》章节,有了。
好友涂绍煃在河南任汝南兵备道,宋同学闻声而去。涂绍煃也算坦率,各路兵器带宋同学看了一遍,涉及弓箭、弩、干等冷武器及火药、火器的制造技术,包括火炮、地雷、水雷、鸟铳和万人敌(旋转型火箭弹)等武器。
很多天考察,不免涉及到军事机密,涂绍煃侧目,你不会都把这些记录下来吧?宋同学咧嘴一笑,
绝无可能。
回去以后,这段考察能回忆起来的都被写进了书里。
《佳兵》章节,有了。
儿时的梦想仍在萦绕,二十年社会考察,积淀成文,
1637年,7月夏日,凉水拔过的西瓜,冰凉甘甜,宋同学在冰镇西瓜的陪伴下,
即将完成,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
宋同学,立志要写一本,“和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实用之书。
这本书怎么用,场景也想的很透彻,宫里那些王孙子弟,吃饭穿衣的时候,未免会遐(瞎)想一番,饭从何来,衣成何物?不知道没有关系,有问题的时候,翻翻百科宝典《天工开物》,一看便知。
人手一份 最好。
好的产品都是迭代出来的。
宋同学,深谙用户心理,深耕用户体验,最大程度的降低用户阅读门槛。
这本书是有插画的。
满本都是。
插画的数量和水平,在中国古代书籍里绝无仅有。
50年之后,《天工开物》传到日本,大和民族,见图如面,如获至宝。
1645年,大明帝国已经灭亡两年。
好友涂绍煃,辞官抗清,携全家乘船逆长江西走,行至洞庭湖,湖中风高浪急,
船翻了,
全家葬身在波涛汹涌中。
第二年,
清兵攻破南昌城,宋同学一生挚爱的哥哥,辞官归隐,坚持反清斗争,直到希望破灭。当年腊月,一个大雪大纷飞的早上,哥哥打扫好庭院,静悄悄的拉上家门,前往城西百丈山,想要以身殉国,但因大雪覆盖,山路不通,而折返回家。几天后,哥哥坐在自家的门堂,服毒自尽。
身上穿着明朝普通百姓的棉衣
整洁干净。
1646的冬天,宋同学矗立在漫天大雪中,始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
这个世界会好吗?
曾立志成为曾祖父宋景那样的人,通过科举济世经邦,命运从来不按常理出牌,这个民族最终记住了6次科考落榜生宋同学,遗忘了进士宋景。
1666年,约80岁的宋同学,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躺在病床上
他可能会想起,少年时,光着脚跑遍小镇,逢人便问,你有《梦溪笔谈》吗?
抱着偶像沈括的巨著,如痴如醉,
那是梦开始的地方。
参考资料: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宋应星评传》 · 潘吉星
- 2018《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 宋应星及天工开物相关原地浅考 · 雪巔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