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深藏不露的古村,穿越屋舍小巷感受松塘古村

深藏不露的古村,穿越屋舍小巷感受松塘古村大赛现场,运动员们穿梭在小巷、祠堂和古老的民居内,寻找定向打卡器,村民们也携家带口出来“围观”这一盛事。不过,不少第一次来到松塘村的运动员在走进巷子后开始“懵了”:书舍家塾,鳞次栉比,根据地图看极其相似,难以区分。村中仍然保留着诸多民风习俗,如正月初四“出色”巡游、二月初二土地诞、六月廿四关帝诞、八月十五中秋烧番塔等。此次大赛选址松塘,也正是因为其拥有独特的岭南文化底蕴。松塘村底蕴深厚被选为比赛点上金瓯松塘村位于南粤名山——西樵山之西十里处,历七百余年孕育,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村中传统建筑规模达20275平方米,保留有东山祖祠、明德社学等代表性建筑。它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三面岗峦环抱,中央池塘片片连绵。长街深巷,清幽古朴;宗祠序列,庄严肃穆;名人府第,显隐其中。自宋咸淳九年,松塘村始祖区世来于此开基繁衍至今,已代传廿八,目前村中常住人口数近1700人。

深藏不露的古村,穿越屋舍小巷感受松塘古村(1)

■参赛者们在起点处合影。

昨天的松塘古村热闹非凡。一大早,广州、佛山、深圳、香港、澳门、阳江、东莞、中山等多个地方的定向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2016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七站在这里开跑,600多名运动员在定向寻找目的地的同时,感受岭南古村的文化魅力。

许多参赛者是第一次来到西樵松塘村,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就是“松塘真美”。松塘村自2010年以来,相继成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岭南文化底蕴深厚,使得松塘成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中的一站。

深藏不露的古村,穿越屋舍小巷感受松塘古村(2)

■游客通过展板了解松塘村的历史。

松塘村底蕴深厚被选为比赛点

上金瓯松塘村位于南粤名山——西樵山之西十里处,历七百余年孕育,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村中传统建筑规模达20275平方米,保留有东山祖祠、明德社学等代表性建筑。

它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三面岗峦环抱,中央池塘片片连绵。长街深巷,清幽古朴;宗祠序列,庄严肃穆;名人府第,显隐其中。自宋咸淳九年,松塘村始祖区世来于此开基繁衍至今,已代传廿八,目前村中常住人口数近1700人。

村中仍然保留着诸多民风习俗,如正月初四“出色”巡游、二月初二土地诞、六月廿四关帝诞、八月十五中秋烧番塔等。此次大赛选址松塘,也正是因为其拥有独特的岭南文化底蕴。

大赛现场,运动员们穿梭在小巷、祠堂和古老的民居内,寻找定向打卡器,村民们也携家带口出来“围观”这一盛事。不过,不少第一次来到松塘村的运动员在走进巷子后开始“懵了”:书舍家塾,鳞次栉比,根据地图看极其相似,难以区分。

“我们走到36号点的时候已经快崩溃了,找不到放置打卡器的巷子,还好有好心的志愿者和村民给了我们一些提示。”来自南海卫校的陈炜琪说,在比赛期间,有不少村民为他们指路、加油。

“以前从来没有深入村里面去看,原来里面也别有洞天。”陈炜琪是西樵人,但也是第二次来松塘村。以前只是在村口池塘和大榕树下走过的她,通过这次定向越野大赛,对于家乡又多了些了解,“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巷道,四通八达,房屋都围绕着池塘修建,感觉很古老。”

深藏不露的古村,穿越屋舍小巷感受松塘古村(3)

■市民在摊位前了解狮头扎作等技艺。

将加快商业和民宿配套设施建设

深藏不露的古村,穿越屋舍小巷感受松塘古村(4)

■特写

香港选手夺女子专业组冠军

村民借越野赛忆当年

穿梭在故乡的大街小巷,自己与儿子之间、与长辈之间、与少年玩伴之间的各种记忆涌上了区庆发的心头,成长中一次次哭泣和欢笑,每一个让他为之激动的瞬间在他脑海中不断翻篇。

“小时候经常成群结伴在‘地塘’(水泥地上晒谷的地方)烧番塔,眼中最巨型的番塔不过1米;现在烧番塔的还是我们那批人,垒起来最高的有五六米。以前这里是我们家种菜的田地,现在变成了一条宽阔大路……”见证松塘几十年发展的区庆发心情复杂,一边是对家乡原始旧貌的怀念,一边是对眼前繁华盛景的慨叹。

这次比赛让他走过很多以前未曾走过的小巷,在区庆发看来,这次活动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村里人最深层次地认识家乡,并将松塘的文化进一步推广开去。

深藏不露的古村,穿越屋舍小巷感受松塘古村(5)

■参赛者穿梭在小巷、祠堂和古老的民居中。

“小鬼”带爸妈游古村

除了本村人,来自佛山禅城的市民也来体验松塘美景。早上8点,冯颖红和丈夫就带着4年级的儿子何泓毅,从禅城来到了松塘村参加定向越野比赛。不过,来到松塘村,何泓毅便成为了领队。

松塘村传统民居众多,一不小心就走错了一条巷子,错过目标地。何泓毅是如何当上“领队”的呢?原来,他是学校定向越野队的,才10岁的他找起目的地来一点儿都不比专业的人弱。在半个多小时内,他们就找齐了12个点完成了比赛。

“基本都是他的功劳。”冯颖红说,“他方向感很强,一直在带着我们走。”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不少成年人都感叹打卡点设置得太隐秘,何泓毅硬是靠自己看地图完成了。

“村子很大,房子很古老。”完成比赛后,何泓毅和爸妈还在村里走了一圈,感受古村的文化气息。“对于看惯了高楼大厦的人来说,这里真的很漂亮,保护得很好。”冯颖红说,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带老人来走走。

跟着地理老师快速抵达终点

“我们四组家庭结队,由4个孩子打头阵,能够35分58秒走完全程很不错了!”当不少参赛者还忙着找打卡点,来自顺德乐从的程炜琪及其同伴们已经跑完全程,迎着后来者的羡慕目光,在终点摆出怪趣姿势合影留念。

“特别的技巧谈不上,重要的是队友找得好。”程炜琪乐呵呵地笑着说,定向越野是一项在野外陌生环境下只借助地图和指北针就可到达目的地的运动,而他们一同参赛的三位伙伴都是中学地理老师,有很强的方向感和地图辨析能力,接到任务之后就能够立即合理规划全程,引导整个队伍选择最优方案和路径。

被程炜琪称为“指导教练”的地理老师李慕唐跑完全程后,对赛事选点、路线设计赞叹有加,“没想到松塘古建筑的保留和重建做得这么好,等一下还要重走一遍,拍些美照回去欣赏欣赏。”

本土狮艺表演现身赛场

不久前在广东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花会荣获金奖的舞蹈《狮道》昨天也在比赛的开幕式上表演。一头神秘的南狮跳上“南祠堂”高台,化身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岭南狮艺的艺术殿堂……整个节目演绎了一个融合舞蹈、武术、狮艺,并带有强烈励志色彩的故事,让参赛选手大饱眼福。

“西樵是南狮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我们想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南海有这样优秀的民间艺术。”参与演出的学生周嘉欣介绍,《狮道》的“狮”也有老师的意味,寓意醒狮如启蒙老师,向年轻一代传授狮艺之道和仁爱助人的人生道理。

出演小狮子的16名学生来自西樵镇民乐小学。作为一所传承岭南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校,其狮艺项目开展长达12年,曾在2014年、2016年两度登上全国瞩目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的大舞台。原创舞蹈《狮道》刚完成拍摄工作,不久之后将在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上再次与全国观众见面。

文/珠江时报记者苏绮玲倪玉洁通讯员/麦钰豪梁雅芳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