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太白山图卷(局部) 元代 王蒙商周玉器全书开篇是题为《“和合”之源》的导文,专家学者以珍贵古籍为媒,阐明“和合”文化的历史根源。承载“四大华章”及部分下设单元名称的篇章页,附专家学者精心撰写的“标题说明”,在详细阐明标题与“和合”文化关系的同时,尽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音韵之美。第一部分“天人合一”,以史前文明的陶器开篇,配合玉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等,体现了中国历来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局部) 五代 董源

中国的“和合”之源究竟是什么?“和合”文化之于中国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近日,由辽宁出版集团所属辽宁美术出版社(简称“辽美社”)出版的中国首部以珍贵文物系统展现“和合”文化的图录《和合中国》,正是对“和合”文化起源与传承的诠释与传扬。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

本书为辽宁省博物馆(简称“辽博”)和合中国主题文物展详解图录,携限量版“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典藏邮票震撼问世,图文并茂地为读者梳理中国“和合”文化脉络,展示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基因底色与智慧精髓。

据介绍,辽博“和合中国”特展从办展规模、展品等级和展品数量上看,堪称其今年乃至史上规模最大的精品特展。特展依托辽宁省博物馆及国内20家知名文博机构的典藏文物400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88件/组、在我省首次展出的文物197件/组、外借文物121件/组(177单件)。这些展品跨空间、文明交汇与此,内容涵盖彩陶、青铜器、瓷器、丝绣、书法、绘画、古籍、碑刻拓片等类别,如三彩釉太极图执壶、鸭形玻璃器、大晟南吕编钟、唐开成石经拓本、《红衣西域僧图》卷、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卷、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等国宝级文物悉数在列。特展围绕“和合”文化这一主题,通过“天人合一”“人心和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4大部分,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根源,揭示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的“和合”思想对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各国当今及未来发展的启迪。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

《和合中国》作为官方出品的图录,以5大篇章、500余幅高清全彩大图及反复琢磨的精致版式、繁复精良的装帧工艺,不仅展现了文物的本色,还附加了专家论述,使文物与文字完美结合、形意灵犀,系统介绍了“和合”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走向当下的每一个足迹,兼备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

全书开篇是题为《“和合”之源》的导文,专家学者以珍贵古籍为媒,阐明“和合”文化的历史根源。承载“四大华章”及部分下设单元名称的篇章页,附专家学者精心撰写的“标题说明”,在详细阐明标题与“和合”文化关系的同时,尽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音韵之美。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6)

第一部分“天人合一”,以史前文明的陶器开篇,配合玉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等,体现了中国历来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7)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8)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9)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局部) 五代 董源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0)

商周玉器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1)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2)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3)

太白山图卷(局部) 元代 王蒙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4)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5)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6)

春阁听泉图轴(局部) 明代 蓝瑛

第二部分“人心和善”,以楹联、书画、碑拓等体现中国人自觉追求仁和义的道德观,以及努力使自身拥有君子之风的品格思想与民族素养。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7)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8)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19)

千字文卷(局部) 唐代 欧阳询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0)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1)

大学或问手稿(局部) 南宋 朱熹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2)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3)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4)

急就章卷(局部) 元代 赵孟頫

第三部分“和而不同”,以青铜器、石编磬、绘画、缂丝等体现中华民族在矛盾的对立中寻求统一的兼容并包气质及海纳百川情怀;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5)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6)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7)

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明代 仇英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8)

大晟南吕编钟 北宋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29)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0)

刺绣梅竹鹦鹉图页 宋代

第四部分“协和万邦”,以丝绸之路上的陶俑、青铜器、金属钱币、瓷器、书画及现代为纪念丝绸之路而打造的精美收藏品等,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一体性和当代中国仍然秉承天下为公的大国担当。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1)

花树状金步摇 西晋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2)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3)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4)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5)

兰亭集序图卷(局部) 明代 文徵明 祝允明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6)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7)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8)

千人石夜游图卷(局部) 明代 沈周

本书第五部分收录了多篇专家学者对于“和合”文化与思想的权威论述,值得反复品读。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39)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0)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1)

内容如此丰富精美,而呈现形式同样别具匠心。辽美社发挥自身优势,10余位辽博专家与编辑通力合作、精益求精,在应和“和合”主题的前提下,巧妙地将多种工艺和设计融入整体,达到“大美至简”的审美效果。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2)

设计师与辽宁省博物馆专家经过反复推敲,最终选定了具有浓郁古典气质的靛蓝色为主色调

靛蓝色通常给人以宁静、豁达、沉稳的直观感受,会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广阔的海洋、广袤的天空、深邃的宇宙,其蕴涵的智慧、理性、包容之意味,与“和合”文化相融通。“和合”文化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时空,是中华民族闪烁光辉的智慧结晶。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3)

硬封背景压凹“和合”二字,极富视觉冲击力;行书“和合中国”四字烫珍珠白,光泽柔和、大气磅礴。仿古左翻平脊精装设计,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恢弘之感。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4)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5)

内封设计是东方文化中的留白气韵和西方现代审美崇尚的简洁克制精神的完美结合,与“和合”文化相呼应;“和合中国”四字书名以“方形”形式呈现,象征着“和合”文化已然演变为中华文化中较为稳定的社会生活规则,以“和合”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焕发出崭新的时代精神。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6)

为完美呈现文物细节,图录设计为285mm×420mm的超大8开本,其艺术珍藏价值可见一斑。图录硬封包裹靛蓝色肌理材质特级布,触感细腻、质感一流。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7)

为充分展现“和合”文化的璀璨生机,设计师特意选择珍珠白作为靛蓝色的搭配色,各种肌理清晰、触感绵柔的收藏级特种纸,巧妙穿插。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8)

特级布和素白机宣特种纸的配合使用绝非偶然,在确定这一设计方案前,设计师已多番揣摩“和合”文化的精神内涵!“布”与“宣”,一刚一柔,暗含着“和合”文化刚柔并济、和谐共生的哲思。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49)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0)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1)

内页采用色彩还原度极高的160克舒适雅印纸,沉稳内敛,能够最大限度地呈现文物原貌。为兼顾重点文物的完整性,篇章页处采用靛蓝色特种纸,上书“和合”二字可见 UV 工艺。内文各大部分可见棉柔轻薄的素白机宣特种纸,可谓是艺术朦胧感的极致呈现。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2)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3)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4)

设计师特意添加多幅516mm ~ 1032mm 超长震撼拉页,无惧高清放大。为读者营造了私人近距离鉴藏古书画的沉浸式体验。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5)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6)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7)

值得一提的是,图录中的书画类文物设计多为大跨页或满版图,收藏者的题跋、钤印清晰可见,可供鉴赏与临摹。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8)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59)

全书版面古朴典雅、疏朗开阔,观之悦目。为了使版式尽善尽美,编辑与设计师在项目设计思路确定之初,便逐页落实细节,从“天头地脚”到“切口订口”和“字距行距”,甚至每一条经纬线、每一处装饰,都精雕细琢。如此匠心设计的高质量重磅图书,不仅对于文博领域的学者而言极具学术价值,对普通文博爱好者而言,颇具收藏价值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被后人誉为书法中的“鬼斧神工”,是宋徽宗罕见的以草书传世且堪称登峰造极之作的书法精品。为了延展书籍的收藏性、价值性,仅有1000册《和合中国》随书附赠“宋徽宗草书《千字文》”限量版典藏邮票(每套8枚)。该套邮票由辽美社与中国邮政合力出品,选取这一国宝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8段局部,并配以“乐”字甲骨文与主体呼应,表达了中国人文以载道、以文抒怀的文化追求,以及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60)

中华文化通识书:好书赏读这套图录尽展中华五千年(61)

文以载道,书以铸魂。《和合中国》是辽美社继获奖图书《又见大唐》《山高水长》出版后,再度与辽博合作打造的又一部大展图录。《和合中国》以文物为精魄,以书籍为载体,将5000多年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中华文明史尽收方寸间,并使其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让传承不灭、焕发新生的中国智慧跃然纸上,为每一位读者留下如临其境的观览体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