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拍摄时间:在纪念回味中告别纯真年代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拍摄时间:在纪念回味中告别纯真年代摄影:杨希
最近,台湾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大陆热映,据说票房很火爆,超过了《十三钗》和《飞甲》。几天前早已看到下载DVD版的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纯情在此地似乎是相当稀缺的。物以稀为贵!当感情、婚姻可用房子、车子、金子、位子等物品来置换和交易时,物质主义(或拜物教)自然地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尽管它是不正确的,然而这就是现实,它展现的是生活的“逻辑”;或者说,是一种你尽管起初心不甘不情愿(初入社会还有点清纯和理想),遭受了一些现实的刺激、挫败和痛苦后,最后几乎是在麻木良知忘掉理想中主动选择了屈从现实,选择了违心(因而,在这个年代,能够坚守理想和良知,非常可贵!庆幸的是,我还真有几个这样的朋友!)。尽管如此,一旦有人发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之类的言论后,它不免会刺伤你的神经让人想起当初的委屈无奈和种种不得已,于是乎大家对此言论进行铺天盖地的讨伐。这种讨伐,表面上显得理直气壮(因为是在捍卫被抛弃的价值和理想),内在地看却是被揭破了伤疤后的恼羞成怒气急败坏(正所谓哪个壶不开提哪壶)。但从另一面看,这声讨表明这个社会的良知还未曾完全泯灭,只是它一直处于潜伏状态。在这个盛行潜伏的年代里,良知也玩起了“潜伏”,因而良知在常态下不能自由地充分地显现;与此相应,闲谈、无聊、黄段子、找乐子成为多数人在他人面前的日常样态。这就是我所看到的社会现状(可能有误!毕竟,几乎是半个宅男的我,个人的眼界实在有限!)
在这种情形下,突然出现了一部几乎是淋漓尽致毫不掩饰地表现个人青春期的情愫萌动和纯真爱恋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触动了70、80后的神经(不知进影院的可有60、50后,我想大概不会吧,这个年龄段的成功者佼佼者正占据着社会的高位,享受着权力、财富和声望所带来的各种快感和舒适),这些三十多岁的人刚刚痛苦地告别了青春和理想,在这社会中艰难地打拼,委屈着自己牺牲泽健康渴求着财富、权力和声望(也许还有美色吧)。于是乎,一部40多分钟的短片《老男孩》可以让他们感叹唏嘘不已,一首嘶哑着嗓子带着些许沧桑无奈呐喊吼叫的《春天里》可以让他们心生共鸣反复吟唱。由此而不难理解,当《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出现时,70、80后的反应:既有对青春的怀旧、眷恋和回忆,也有对人生的反省认知,在心智情感的日渐成熟中为自己的青春唱响一曲挽歌,洒下一滴热泪告别那个少女怀春少男钟情的青春年代。然后,就是擦干泪、点上一支烟(或喝下一杯酒),笑笑说人都是这么过来的;然后,就是洗洗睡了,明天八点上班,继续以往的生活:工作、应酬、找乐、回家、睡觉。
说到台湾电影,比较早的接触是《妈妈再爱我一次》(典型的中国式的催泪煽情苦情片),大概是在90年前后吧。真正广泛接触,则是在工作后。工作后,生活中的主要爱好是看电影(因我几乎是不看电视),个人觉得比较好看的中国片一是90年代中期之前的港片,再就是台湾电影。从《搭错车》到《饮食男女》、《喜宴》和《推手》(这构成了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分别涉及几大主题:养父与养女、老人的养老和再婚、子女的婚恋以及同性恋者的家庭关系)再到《一八九五年》,再就是以两颗子弹故事为原型的《弹道》、《海角七号》、《拍卖春天》、《鸡排英雄》、《翻滚吧阿信》、《艋胛》还有这部《那些年》,台湾电影总能给我带来些中国式的感动和思考。毕竟,台湾与大陆同属中国,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和相近的社会心理,所以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与港片相比,台湾电影的文艺气息要浓厚些,人文价值方面的关怀也比较多,故而我还是比较喜欢台湾电影。相形之下,港片则是在衰落,这不仅体现在票房下降和人才断层上,也体现在缺乏优秀的剧本和影片。尽管如此,港片中还是有些精品力作,如《无间道》、《黑社会》和《岁月神偷》。
作者:熊猫儿
摄影: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