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南联大现在变成了什么(西南联大的成就那么大)

西南联大现在变成了什么(西南联大的成就那么大)《西南联大文学课》,本书主题是“文学课”。书中收录了朱自清、游国恩、罗庸、萧涤非、闻一多、浦江清等六位先生的文章,涵盖朝代更替与文学古今之变的关系、《红楼梦》的创作动机等重要文学话题。2.《西南联大文学课》说说我比较好奇的明教与明朝的关系。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明教是整个大明王朝的帝结者,正是因为有了明教,才有了后来的大明帝国。可历史的真相是如何呢?吴晗教授在《明教与大明帝国》中有详细的讲述,可以明确的是“大明”之国号确实与明教有关。明教即摩尼教,波斯人摩尼所创。其教杂糅祅教基督教佛教而成,主要经典有《二中三际经》。明教信徒以贫民为主,明太祖曾为僧,为明教徒,为红军小卒,后建立明朝,以应“明王出世”之说。

大家都知道西南联大是一所只存在了八年时间的大学,但他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教育史上的传奇。传奇的缔造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自由的教学风气。

西南联大现在变成了什么(西南联大的成就那么大)(1)

西南联大教育通识课一整套7本,是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的课堂讲义,包含了国学课、古文课、文化课、诗词课、哲学课、国史课和文学课。接下来一一分享课程的所读感想。

1.《西南联大国史课》

国史课讲什么呢?本书主题是“国史课”。中国通史为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必修课。本书以时间为轴,由远及近,收录张荫麟、雷海宗、陈演恪、吴晗四位教授的代表着作,以多个维度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如汉代的经济政策、唐代的政治制度、明教与明朝的关系,等等,全面展现各位先生博采众长的学术成果,以及西南联大兼容并包的氛围。

西南联大现在变成了什么(西南联大的成就那么大)(2)

说说我比较好奇的明教与明朝的关系。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明教是整个大明王朝的帝结者,正是因为有了明教,才有了后来的大明帝国。可历史的真相是如何呢?

吴晗教授在《明教与大明帝国》中有详细的讲述,可以明确的是“大明”之国号确实与明教有关。

明教即摩尼教,波斯人摩尼所创。其教杂糅祅教基督教佛教而成,主要经典有《二中三际经》。明教信徒以贫民为主,明太祖曾为僧,为明教徒,为红军小卒,后建立明朝,以应“明王出世”之说。

2.《西南联大文学课》

《西南联大文学课》,本书主题是“文学课”。书中收录了朱自清、游国恩、罗庸、萧涤非、闻一多、浦江清等六位先生的文章,涵盖朝代更替与文学古今之变的关系、《红楼梦》的创作动机等重要文学话题。

西南联大现在变成了什么(西南联大的成就那么大)(3)

它按历史顺序分为五个部分,将先秦到清朝期间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作者及其思想层层罗列、细细分析,通过文学来展现西南联大包容、高质量、重基础的通识教育,进而展现西南联大卓越的学术风采,以及各位先生卿隐全面前沿性十足的学术成果。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浦江清讲的明清文学。明清文学以小说为主,浦先生重点讲了四大名著、《金瓶梅》、《桃花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清初的诗词与散文。

再来说说其中最经典的话题:曹雪芹与《红楼梦》。他从曹雪芹的家世说起,大致梳理了曹雪芹的性格和生活状况。这些都为《红楼梦》的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接着罗列了《红楼梦》的其他别名,以及它产生的时代和作者对自己创作动机的表述。虽然篇幅不长,却也大致整理了曹雪芹和《红楼梦》的关系。

3.《西南联大哲学课》

中国也有哲学家吗?是的,中国也有,而且中国的哲学家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老庄哲学。

《西南联大哲学课》一书是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书的主题是“哲学课”。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佛学传入与玄学的奇妙融合,知行合一的辩论……都将在本书中呈现,构成完备详尽的中国哲学史。

西南联大现在变成了什么(西南联大的成就那么大)(4)

这本书通过哲学展现新的联大通识课的多元性,将中国哲学的脉络抽丝剥茧,梳理得当。中国哲学直到今天还在深刻地影响国人,理解中国哲学,才能理解当下。

且让我们跟随西南联大的先生们去一窥中国哲学的奥妙吧!

首先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深最广的老子的哲学思想,即“天人合一”。冯友兰先生从史书中考证老聃和李耳开始,讲述了《老》学与庄学的异同、楚人精神,道、德规范,对于事物之观察,处世之方,政治及社会哲学,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论述详细而思路清晰。

再说说,当今比较受大家追捧的王阳明心学理论,即“知行合一说”。“知”指一切意识的活动。“行”指一切生理的活动。意识活动和生理活动只有合而为一时,才能达到“我心光明”的境界。

如果有人问到,中国的哲学思想有哪些?那么,就可以从这个《西南联大哲学课》找到答案。

4.《西南联大诗词课》

几千年的文化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是什么?我会毫无疑问地回答是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这样的概念中国人都知道,而成就最高的这是唐诗宋词。在基础教育中学诗词十分重要,他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最直接途径,而学诗词在西南联大也尤为重要。

西南联大现在变成了什么(西南联大的成就那么大)(5)

那么,西南联大的先生们是怎样理解唐诗宋词的呢?《西南联大诗词课》给了我们答案。书中收录了游国恩、闻一多、朱自清、浦江清、罗庸等六位先生的文章,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重要的诗人、词人和作品,并按照时间顺序将诗词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脉络梳理清楚。

来说说书中对诗仙李白的讲解。浦江清先生从他的籍贯入手,列举出历史上关于他籍贯的四种说法,梳理出他的见解:“恐籍贯陇西,从陇西迁至蜀,由蜀迁至山东,其父曾为任城尉,白生长于山东,陇西近外国,恐其祖罪徙至西域,其后回来。”

之后再讲解李白的个性及思想和李白的诗。他的个性及思想大致包含:酣歌纵酒、任侠、好道求仙、政治上无所作为。

不仅唐诗宋词,《西南联大诗词课》在溯源,从诗经开始,历数楚辞、民歌、新乐府等,讲诗词的脉络梳理整齐。

5.《西南联大文化课》

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只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西南联大现在变成了什么(西南联大的成就那么大)(6)

《西南联大文化课》是一本以“文化课”为主题的教育通识课,在这本书中,收录了冯友兰、张荫麟、汤用彤、罗庸、雷海宗、吴晗、闻一多等七位先生的文章。本书从中西文化的比较入手,渐及中国历史文化、人文文化,最后通过对哲学与人生的讲解,形成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文化的完整概述,展现了西南联大通识教育“以民族文化为主体,融汇古今中西文化而重建现代中国文化”的特色,以及西南联大卓越的学术风采和各位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

如以音乐来说:中国的音乐是“抒情诗式的”,西洋的音乐是“史诗式的”。这便是价值意识方面的差异。

再从社会组织上来看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就能发现,就家族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以及个人对家庭的权利和义务而论,西洋文化所表现的伦理观念与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大不相同。

而从社会生存上看,过去,中国的文化始终是内陆的农耕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以海外贸易,海外掠夺和海外殖民为主的海洋文化。

以小见大可知,在《西南联大文化课》这本书中对文化的见解是独到而详尽的。

结语

西南联大的通识课程以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呈现了学者的风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