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合肥新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肥新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编写(参考)总体企稳回升、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制造引领作用增强,是我国制造业上半年的运行特征,表明制造业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转型升级正在有序推进。毫无疑问,“中国制造(MadeiChia)”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然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从服装鞋帽到电子产品,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布全球。中国制造在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最爱阅读城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

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肥项目规划设计

一、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针对行业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具体要求,修订报告提纲,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批地、企业注册、资金申请以及融资咨询提供全程指导服务。

合肥新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二、合肥项目背景分析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最爱阅读城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誉。截至2016年末,全市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学生62.8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50所,在校学生54.55万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51个,其中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3个。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29位。

2016年,合肥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27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2015年,下同)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0.2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189.3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814.8亿元,增长11.6%,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4.3:50.8:44.9,其中三产占GDP比重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0136元(折合12064美元),比上年增加7034元。

2017年全年生产总值(GDP)[2]7213.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7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643.08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3297.62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3:50.7:45.0调整为3.8:50.5:45.7,其中三产占GDP比重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1113元(折合13506美元),比上年增加10975元。

总体企稳回升、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制造引领作用增强,是我国制造业上半年的运行特征,表明制造业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转型升级正在有序推进。毫无疑问,“中国制造(MadeiChia)”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然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从服装鞋帽到电子产品,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布全球。中国制造在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编写(参考)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项目建设地关于促进(产品名称)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某某有限公司通过科学调研、合理布局,计划在(建设地点)新建“(产品名称)生产建设项目”;预计总用地面积20823.74平方米(折合约31.22亩),其中:净用地面积20823.74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34359.17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34359.17平方米;根据总体规划设计测算,项目建筑系数62.23%,建筑容积率1.6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5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1.07万元/亩。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总投资7158.6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33%;流动资金1193.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6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投资2662.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7.20%;设备购置费2344.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75%;其它投资费用958.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39%。

项目建成投入正常运营后主要生产(产品名称)产品,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预期达纲年营业收入8707.00万元,总成本费用6543.32万元,税金及附加37.73万元,利润总额2163.68万元,利税总额2515.79万元,税后净利润1622.76万元,达纲年纳税总额893.03万元;达纲年投资利润率30.22%,投资利税率35.14%,投资回报率22.67%,全部投资回收期5.91年,提供就业职位137个,达纲年综合节能量50.30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69%,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节能效益。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根本点在于稳定大局、不断进取。稳,首先是宏观政策要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关键是市场预期要稳,预期稳,市场才能稳,大局才能稳,才能增强企业家信心、提高政府公信力。正所谓“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稳中求进同样意味着更加积极主动地防范风险,坚决守住金融风险、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底线,真正做到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附录: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重点(参考大纲)

第一部分 合肥项目总论

一、合肥项目背景

  • (一)合肥项目名称
  • (二)合肥项目的承办单位
  •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 (四)合肥项目的主管部门
  • (五)合肥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 (六)合肥项目建设地点

二、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合肥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合肥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 (一)合肥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 (二)合肥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 (三)合肥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 (四)合肥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 (五)合肥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 (六)合肥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 (七)合肥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 (八)合肥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 (九)合肥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 (十)合肥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 (十一)合肥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合肥项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合肥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 合肥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合肥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合肥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合肥项目建设背景

  • (一)2016年,我国工业生产整体呈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态势。展望2017年,从国际形势看,发达经济体不确定性增强,但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出和货币贬值压力,趋弱态势依然难以扭转;从国内三大需求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出口将呈低速增长,投资增速小幅回升,消费总体略显乏力。当前工业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民间投资意愿不高、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实体经济过度金融化等。2017年全球经济将呈现缓慢复苏态势,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继续增强,工业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 (二)合肥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二、合肥项目建设必要性

三、合肥项目建设可行性

  • (一)经济可行性
  • (二)政策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四)模式可行性
  •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合肥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合肥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合肥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第四部分 合肥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合肥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合肥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 (一)工艺设备选型
  • (二)工艺说明
  • (三)工艺流程

第五部分合肥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一、合肥项目建设地

二、合肥项目土建总规

  • (一)合肥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 (二)土建总图布置 1、平面布置。列出合肥项目主要单项工程的名称、生产能力、占地面积、外形尺寸、流程顺序和布置方案。2、竖向布置。3、技术改造合肥项目原有建、构筑物利用情况。4、总平面布置图(技术改造合肥项目应标明新建和原有以及拆除的建、构筑物的位置)。5、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 (三)场内外运输
  • (四)合肥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 (五)合肥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 (六)合肥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第六部分 合肥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合肥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法律,对合肥项目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或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合肥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合肥项目环境保护

  • (一)合肥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 (二)合肥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 (三)合肥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二、合肥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 (一)合肥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 (二)合肥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合肥项目节能方案

  • (一)合肥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 (二)合肥项目节能分析

四、合肥项目消防方案

  • (一)合肥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 (二)合肥项目消防措施
  • (三)火灾报警系统
  • (四)灭火系统
  • (五)消防知识教育

五、合肥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 (一)合肥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 (二)合肥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七部分 合肥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合肥项目规模、合肥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合肥项目组织

  • (一)组织形式
  • (二)工作制度

二、合肥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 (一)劳动定员
  •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八部分 合肥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合肥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肥项目实施时期亦称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合肥项目到合肥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包括合肥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合肥项目实施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第九部分 合肥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一、合肥项目总投资估算

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估算

二、合肥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合肥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合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 (一)资金来源
  • (二)合肥项目筹资方案

三、合肥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 (一)投资使用计划
  •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合肥项目财务评价说明

五、合肥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成本费用估算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 (一)合肥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 (二)合肥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九、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合肥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合肥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合肥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合肥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合肥项目情况而定。

第十部分 合肥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在建设合肥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合肥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合肥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一、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考察合肥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的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合肥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多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的办法进行。并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断合肥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一)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指把合肥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合肥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是考察合肥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净现值

(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合肥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合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合肥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合肥项目可行。

(三)投资回收期Pt

投资回收期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以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动态回收期为例:

(l)计算公式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合肥项目的现金流量表,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 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2)评价准则

1)Pt≤Pc(基准资回收期)时,说明合肥项目(或方案)能在要求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是可行的;

2)Pt>Pc时,则合肥项目(或方案)不可行,应予拒绝。

(四)合肥项目投资收益率ROI

合肥项目投资收益率是指合肥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BIT)与合肥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用总投资收益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五)合肥项目投资利税率

合肥项目投资利税率是指合肥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平均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合肥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投资利税率≥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或基准投资利税率)时,合肥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六)合肥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合肥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是指合肥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NP)与合肥项目资本金(EC)的比率。合肥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用合肥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合肥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决策部门考虑合肥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建设合肥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与效益分析的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合肥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合肥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以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根据合肥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指标,涉及产品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合肥项目,要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

三、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外,还应对合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一部分 合肥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一、建设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二、法律政策风险及防控措施

三、市场风险及防控措施

四、筹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第十二部分 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合肥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 5、对不可行的合肥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