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做什么工作(腰椎间盘突出已经成为打工人标配了)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做什么工作(腰椎间盘突出已经成为打工人标配了)经过周密的术前评估及患者意愿,张昊主任决定利用UBE技术为叶先生进行治疗。术前■ 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麻痹,表现为肌肉瘫痪或出现直肠、膀胱症状。医生这手术到底怎么做!深圳市民叶先生,41岁,反复腰酸痛3年余,1个月前活动后出现腰痛加重,伴左下肢麻木疼痛,慕名来到龙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张昊主任处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脱出。
当代打工人一包茶,一壶水,一个Word文档写一天。如果说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在床上度过,那么还有三分之一,是在工位上度过(我瞎说的),大家的臀部和椅子仿佛一体双生,除了尿急和外卖,没人能将它们分开,于是在高强度的坐姿下,你的腰椎,终于挺不住了,腰部疼痛难忍,两腿发麻无力,匆匆来到医院挂号就诊,拍核磁共振,然后医生给出一个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
- ”可能需要做手术,要做吗?”
- “你自己考虑一下?”
- 医生我能不能不做手术啊!
- 听到“手术”大家可能都会紧张一下。
- 能不能先不手术?
- 如果不手术,我是否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 如果要手术,要做什么手术?
先别急,单独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疾病,指根据最新版中国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可知,腰椎间盘突出有以下几个手术指征:
■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超过6~12周,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
■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或患者处于强迫体位,影响工作或生活;
■ 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麻痹,表现为肌肉瘫痪或出现直肠、膀胱症状。
医生这手术到底怎么做!
深圳市民叶先生,41岁,反复腰酸痛3年余,1个月前活动后出现腰痛加重,伴左下肢麻木疼痛,慕名来到龙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张昊主任处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脱出。
术前
经过周密的术前评估及患者意愿,张昊主任决定利用UBE技术为叶先生进行治疗。
UBE技术即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主要用于椎管狭窄、颈椎病、胸椎病变及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内镜微创治疗。
术中只需在患者背部切两处约1cm长的小切口,在关节镜辅助下,清晰显露神经根及突出椎间盘,操作空间自由灵活,手术难度小,过程轻松、顺利。
术后叶先生症状立即消失,第2天下床活动。
术后
与开放外科手术相比,UBE技术只需切两个1cm大小的切口,通过肌间隙进入,创伤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少。对椎旁肌肉损伤较小,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完整的脊柱结构,维持了术后脊柱的稳定。术后效果立竿见影,并发症少,恢复快,对术后活动几乎没有影响。
医生还有哪些治疗方法?
粗略来分,可以将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分为以下四类:
■ 开放性手术
俗话说是“开大刀的手术”,但也无须紧张,因为这里只是相对微创手术而言,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切除或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压迫。
■ 微创手术
包括经皮穿刺介入手术、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四种。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各有其适用范围,在操作难度、手术风险和获益上也各有优劣。采取哪种术式具体会受到医生习惯和患者的疾病状况、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多方面影响。
■ 腰椎融合术
是通过植入一些器械(如融合支架或者椎弓根螺钉)使上下两个锥体融为一体,不能再相对活动。一般来说不作为首选手术,只适用于以下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明显的慢性轴性腰背痛;巨大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尤其是合并畸形、腰椎不稳或慢性腰背痛的情况。
■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顾名思义则是将原来的突出的椎间盘取出,植入进新的人工合成的椎间盘假体。手术较为复杂,也适用于相关特殊情况的患者,不作为常规推荐。
腰椎间盘疾病并不可怕
怕的是自己有病乱投医
采取正规的治疗手段
或者是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及时就医、遵医嘱
才是最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式
祝大家早日告别腰痛的烦恼!
专家介绍
张 昊 主任医师,兼职教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广东医科大学及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在国外专门研修脊椎手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擅长:
上颈椎外科疾病的诊治,颈椎退变疾病的治疗和脊柱微创技术。开展了深圳市首例寰枢椎脱位经口咽松解、后路固定术,广东省首例颈椎椎体肿瘤En-bloc切除、3D打印定制金属椎体假体重建术。
社会兼职:
《亚洲脊柱外科杂志》Asian Spine Journal编委、美国颈椎外科学会会员(CSRS Corresponding Member)、亚太颈椎外科学会会员(CSRS-AP Active Member)、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学会分会颈椎研究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奖励:
主持省部级、市厅级科研8项,发表SCI 5篇、核心期刊20余篇,发表著作3本,参与标准制定一本,专利一项。荣获2014年龙华新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脊柱外科医生风采大赛“一等奖”、2018年“闪亮龙华人”称号、2018龙华区“五一劳动奖章”、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十佳医师”。获批龙华区首批区重点学科,2016年成功引进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