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

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他们也同样非常重视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离清真寺远的教胞赶赴每年两次的会礼,从不变更。会礼后去公墓游坟诵经。伊历3月12日他们过圣纪节,宰牛羊,设宴聚餐,歌颂先知穆罕默德的功德。蒙古回回有自己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尤其"科布尔蒙古"就居住生活在现巴彦木仁苏木好来宝嘎查和乌斯太高新技术开发区乌斯太镇共处的科布尔滩,在这里有一座200年历史的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就是由穆斯林和蒙古族穆斯林日常共同礼拜所用。由于大家居住较远,平时只有周五"主麻日"聚礼,再就是每年的古尔邦节和开斋节会礼及重大节日使用。在宗教生活上蒙古回回与其他蒙古族截然不同。婴儿起经名时,男孩一般是《古兰经》中提及的25位先知的名字,女孩一般用阿拉伯人常用的名字,这与回族等穆斯林一样。他们都会用阿拉伯语念清真言,发音还相当标准。蒙古族有自己适合于生活需要的服装—长袍,无论男女均喜欢扎鲜艳的绸腰带,视为上身

#这才是国风#

在我的家乡,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左旗,生活着一些勤劳、淳朴,善良,真诚的蒙古族穆斯林,他们主要分布在广袤的阿拉善左旗北部敖伦布拉格镇、巴彦木仁苏木、吉兰泰镇、宗别立镇、乌斯太高新技术开发区乌斯太镇等地,占当地蒙古族人口的大部分。还有一些散居于旗内其它苏木和巴彦淖尔磴口县的一些地区,只占一小部分比例。他们讲蒙古语,使用蒙文,与蒙古族一样过着农牧生活。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以伊斯兰教的戒律要求自己,家乡的人称其为"蒙古回回"、"科布尔蒙古"或"缠头回回"。

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1)

对于阿拉善蒙古族穆斯林的历史渊源,有的学者认为蒙古回回清朝乾隆时期,札萨克罗布藏多尔济远征带回受降的兵卒之哈萨克人,俗称"缠回";有的认为蒙古回回是"缠回"之一支,即信仰伊斯兰教的新疆维吾尔族的一支;还有的学者认为蒙古回回早在清初和罗理率部移居阿左旗时,在他所率部族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萨伊润、安答加、蒙古族巴拉勾德和准葛尔等五姓部分人被安置在阿左旗东北部游牧,其后在乾隆年间又来了一批系属相同的人和甘青地带的哈萨克人、撒拉人,构成了今天阿左旗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上述几种说法都各有依据,大约都认为蒙古额鲁特部落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等外来民族与蒙古人相处既久,融合于其中,全部加入蒙古藉,形成了今天的蒙古穆斯林。我在《伊斯兰教在阿拉善传播发展概况》书中看到:"清朝光绪三年(1887年)十月二十六日,宁夏将军库车勒巴图鲁克致阿拉善亲王多罗特色楞的咨文中写明,这部分蒙古回回,确系阿拉善先王阿宝于康熙年间从青海带领部众迁移来阿拉善草原时从青海西宁一带带来的一百余名缠头回回。先安排在科布尔滩,集中居住,游牧为生。在光绪年间已发展到近百户。"清末至民国初年,临近的宁夏、甘肃等地的一些回族由于各种原因迁到阿拉善地区,又由于宗教信仰的缘故在与当地蒙古族穆斯林长期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蒙古族穆斯林,这也是蒙古族穆斯林来源之一。如蒙古族穆斯林中的马、杨、王姓几家,家乡的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回族。

在蒙古回回当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他们的祖先共有胡、安、贺、谢、段、维、左七姓组成。据说乌兹别克来自安集延,故姓安 ;巴尔库特,姓胡;哈勒哈斯,姓贺;赛兰,姓谢;柯尔柯斯,姓段;维固特,姓维还有左姓。至今这七姓依然存在。

蒙古族有自己适合于生活需要的服装—长袍,无论男女均喜欢扎鲜艳的绸腰带,视为上身重要的装饰物,他们喜欢用色彩夺目的颜色,而蒙古回回在服饰上与蒙古人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服装的样式与蒙古人接近,服装颜色的喜好上却与喜着素装的回族相同。男人的衣服长而较窄,多为开叉的兰黑色或黑色袍子,上面系上绿色或粉色的绸缎腰带。比较尊崇黑绸马夹。

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2)

在装饰方面,男人纯属蒙古人装扮,腰前系一条绣花褡裢,内装鼻烟壶等用品。右腰系一根鞘,内插蒙古刀、象牙筷等物。女子则与蒙古族妇女有所不同。蒙古族妇女将头发梳成两条辫子,装入发套,分垂于两侧,一般发套顶端饰有两颗大红珊瑚,额上系银饰带,上面镶有翡翠、玛瑙、珠玉等,顶部有发箍,两鬓则以较大的珊瑚、松耳石和银链结成长穗垂于耳边。左右两鬓各垂三条珍珠串链。前额嵌有一块金属质方形八角具有宗教色彩的图案,其中横排 镶有三颗大红珊瑚珠子。在过去的年代,他们常穿蒙古袍,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只在节日、吉庆的日子和隆重集会时才以传统服饰盛装打扮,平时一切从简,服饰与汉族无异。

蒙古族宰牲畜时,就地切开胸膛拉断主动脉,使其毙命。蒙古回回的习惯基本上与回族相同,严格遵守伊斯兰教规定,仅食用阿訇诵安拉之名,用断喉法所宰的骆驼、牛、羊、鸡、兔等肉类。不可以食用血液、猪肉、非诵安拉之名而宰的牲畜。他们到非穆斯林家中,一般不吃东西,不随意用餐具。忌用猪皮制品的马具、皮鞋等。在饮食上以乳、肉、炒米及面食为主,喜欢吃手抓羊肉、烤全羊、羊背子。乳食品成为他们生活必需,有酸奶、奶皮子、奶豆腐等。炒米被称为"胡列补达",蒙古族将糜子涤净、煮熟后再炒,然后去皮,去糠。 蒙古回回则是吃煮熟后晾干的去皮黄米,他们与蒙古人一样爱喝奶茶,同时也爱喝盖碗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保留着维族的一种传统食品——"哈勒瓦",就是在新疆南部很常见的一种食物,用红糖水将炒面拌好夹在两块油香中间,蒙古族一般不吃回族爱吃的油香。

蒙古回回有自己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尤其"科布尔蒙古"就居住生活在现巴彦木仁苏木好来宝嘎查和乌斯太高新技术开发区乌斯太镇共处的科布尔滩,在这里有一座200年历史的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就是由穆斯林和蒙古族穆斯林日常共同礼拜所用。由于大家居住较远,平时只有周五"主麻日"聚礼,再就是每年的古尔邦节和开斋节会礼及重大节日使用。在宗教生活上蒙古回回与其他蒙古族截然不同。婴儿起经名时,男孩一般是《古兰经》中提及的25位先知的名字,女孩一般用阿拉伯人常用的名字,这与回族等穆斯林一样。他们都会用阿拉伯语念清真言,发音还相当标准。

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3)

他们也同样非常重视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离清真寺远的教胞赶赴每年两次的会礼,从不变更。会礼后去公墓游坟诵经。伊历3月12日他们过圣纪节,宰牛羊,设宴聚餐,歌颂先知穆罕默德的功德。

由于信仰的约束,若与异教蒙古人通婚,必须要求对方加入伊斯兰教,从而完全接受和遵从他们的习俗。与回族通婚不受约束,但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通婚现象很少。婚嫁习俗基本上与蒙古族相同。正式定亲后男方在婚期前一天到达女方家,女方佯作闭门不纳之状,男方顷门辞递哈达,方可进屋,说明来意,赠送礼物后,男女各唱三支歌,喝喜茶,大家歌舞相庆,直到天明。第二天清晨,新郎叩见岳父、岳母,新娘唱《离别苦》、《辞行》等歌向父母告别。送亲的队伍绕蒙古包一圈后策马急行,新郎随后追逐,直到男方家。新娘行新房礼后,男方设整羊席款待客人。第二天早晨,女方客人即辞行告别,婚礼遂告终。与蒙古族婚礼不同的是:蒙古回回要请伊玛目主持婚礼,念"尼卡哈"证婚词,否则认为婚姻无效或非法。但是现代年轻人追求自由恋爱,加上年轻人信仰淡漠,故与汉族、蒙古族通婚者较多,不受教法约束。

蒙古族的传统丧葬方式有土葬、野葬和火葬。土葬即人死后无论老年、壮年或幼童,均赤身装入白布袋里,在家放尸3至7天,诵经焚香。出灵时,尸体由窗户抬出。棺材置于墓穴中,以土埋葬。火葬较为普遍,野葬已不多见。蒙古回回严格遵守伊斯兰教速葬、土葬、薄葬的原则。当一个人濒危时,请伊玛目念讨白"忏悔词",向安拉祈求饶恕其一生的罪孽,家人提念清真言。去世后用清洁的水给尸体净身,用三丈六尺白布裹身,俗称穿"克凡",当天或第二天埋葬。众人将尸体抬往墓地,由伊玛目带领众人举行殡礼入葬。

蒙古回回除了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外,也过春节等传统节日。参加每年七八月间的"那达慕"大会,参加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蒙古回回以热情好客著称。客至,全家老少出门迎接,宾主相互问候。蒙古族问候语"塔赛音、白努"即"您好!",回答"赛音,塔赛音"即"好,您好!"。蒙古回回则说:"安赛俩日阿莱库木"(阿拉伯语,意为"愿安拉的平安在你身上"),答语为"外阿莱库木赛俩目"(意为"也愿安拉的平安在你身上")。他们待人诚实、直爽,不但与汉、回、东乡族感情融洽,与蒙古族也亲如一家,节日里互相往来。所有这一切既表现了伊斯兰教适应"本土"文化的能力,也反映了伊斯兰教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和谐。

蒙古回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群体,特别有个性、特别纯粹,特别耐人寻味。他有独特的蒙古文化、独特的穆斯林文化、包括他丰厚的草原文化。他们处于蒙古族文化的包围之中,即吸收了蒙古族文化,又保持了伊斯兰信仰,成为蒙古族中奇特的一支,他们虽然在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上与当地蒙古族一样,但在信仰、习俗上却与众不同,并且与回族也有区别,形成了自己历史文化的独特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