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107国道好走吗(骑行107国道27-衡山县)
骑行107国道好走吗(骑行107国道27-衡山县)简化后,本地叫师古徐霞客由南门入,西门出,三里到达桐木岗,路边开始有大松树,再二里到石陂桥,路两边都有松树,再向西五里到九龙泉,路边有块头巾石,再五里到师姑桥(今天叫师古桥、师古村),此处山陇开始开阔起来,可以看到北面祝融峰的雄姿,但夹路的松树到师姑桥为主,师姑桥下的水向东南流去,应该汇入湘江。今天第一块里程碑是K1749。徐霞客于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十一日由芳子树下西行,进入湖南,《楚游日记》记载的是在湖南境内的经历。他沿着洣水途径荼陵、攸县和衡东县,正月二十一日清晨,到达雷溪市,这儿应该是洣口,由此汇入湘江,向北十五里到达衡山县城。明代的一里没有确切的说法,在四百九十米左右,和1929年定的五百米差不多,这一段水路有个弯,差不多在7.5公里左右。
2016年10月7日
第九天,南岳镇->衡山县->湘潭县->湘潭市->汉庭长沙马王堆店,133km
南岳镇这家汉庭酒店比较新,房间大,设施好,特别是借用隔壁君雅洲际酒店的餐厅提供自助早餐,物超所值。
早餐后7点50分出发,路过南岳衡山武术学校门口,想起《武林外传》中莫小宝、莫小贝的衡山派,《笑傲江湖》中的衡山派掌门是莫大,看来莫氏兄妹也是有渊源的。
今天第一块里程碑是K1749。
徐霞客于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十一日由芳子树下西行,进入湖南,《楚游日记》记载的是在湖南境内的经历。
他沿着洣水途径荼陵、攸县和衡东县,正月二十一日清晨,到达雷溪市,这儿应该是洣口,由此汇入湘江,向北十五里到达衡山县城。明代的一里没有确切的说法,在四百九十米左右,和1929年定的五百米差不多,这一段水路有个弯,差不多在7.5公里左右。
徐霞客由南门入,西门出,三里到达桐木岗,路边开始有大松树,再二里到石陂桥,路两边都有松树,再向西五里到九龙泉,路边有块头巾石,再五里到师姑桥(今天叫师古桥、师古村),此处山陇开始开阔起来,可以看到北面祝融峰的雄姿,但夹路的松树到师姑桥为主,师姑桥下的水向东南流去,应该汇入湘江。
简化后,本地叫师古
师姑桥
桥下的河水流向湘江
再前行五里,进入山中,又见到松树,再五里,路北有“子抱母松”,又二里,翻过佛子坳,又二里,登上俯头岭,又一里到达南岳镇。徐霞客记载的从桐木岗到南岳镇27里,GPS导航显示是13.4公里,徐霞客的记载很精确。师姑村、师姑桥在国道南面约一里,当年的官道应当从这座桥经过。
《水经注·湘水》:湘水再流径衡山县东,衡山在县的西南方向,“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囷,一名芙蓉,芙蓉峰最为竦杰,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望若阵云,非清霁素朝,不见其峰。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山经》谓之峋嵝,为南岳也。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禹治洪水,血马祭山,得金简玉字之书。芙蓉峰之东,有仙人石室,学者经过,往往闻讽诵之音矣。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江湘六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山上有飞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练在山矣。”
从长沙到衡阳一段湘江确实曲曲折折,107国道则要直得多,从国道上无法欣赏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的美景。
过了师古村,国道从衡山县城西绕过,前面是茶恩寺镇,原先有个寺庙可能和茶有关,也许是寺中僧人曾以茶救人,或者反过来。再往前是齐白石的故居,如今改名为白石镇,镇的规模不及茶恩寺镇和中路铺镇。
路上遇到一个大学生,家住衡山县的,在湘潭大学、或者湖南工业大学读书,国庆节骑车回家,今天再骑回学校,他说学校在湘潭,聊了一会,到一个缓下坡,我舍不得降速,使劲蹬了一会,回头一看,小伙子没影了。
《水经注·湘水》:“湘水又东北径湘南县东,又历湘西县南。”
湘西县从湘南分出来的,三国魏甘露二年(257年),吴孙亮分长沙西部立衡阳郡,东晋时湘南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治所在今湖南株洲南。
“湘水又东北过阴山县西,洣水从东南来注之。”
按照《水经注》的记载,衡山县之北是湘南县,湘西县和湘南县可能在差不多的纬度,而阴山县又在湘西县的东北,阴山县古城在今湖南攸县鸭塘铺乡阴山港村,在湘江东岸,距离雷溪市附近的洣口有60公里。《水经注》的记载次序有问题,可能要把阴山县西这段移到湘南县前面去。
“湘江又北过醴陵县西,漉水从东南来注之。”
漉口在株洲县城的西南角,当年属于巨大的醴陵县。《续汉书·五行志》记载:“建安八年,长沙醴陵县有大山,常鸣如牛呴声,积数年。后豫章贼攻没县亭,杀掠吏民,因以为候。”从湘潭县的谭家山镇往东,有一个雷打石镇,现在属于株洲县,古代可能属醴陵县,可能是那个“鸣如牛呴声”的大山所在。
“湘水又北径建宁县,有空泠峡,惊浪雷奔,濬同三峡。”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割湘南县以东和醴陵、修县沿湘江东岸地带置建宁县,筑县城于今株洲市庆云山解放街、南湖街沿建宁港两岸,属长沙郡。三国吴时县治曾短暂迁驻淦田村,之后一直到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建宁县入湘潭县,之后一直属于湘潭,要到1949年后修筑铁路,株洲才重新和湘潭平起平坐。
四月底我从南昌骑到株洲,担心接下来的连续雨天,就在株洲结束行程,七月份我直接从株洲出发,经湘潭沿320国道骑到了贵阳。四月份的那辆车就是今天骑的同一辆,七月份的那辆是我前年买的,同一个型号,陪我走了一万三千多公里,回上海后不久在徐家汇被偷了。
接近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