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贴牌产品运营(用品牌商的思维做原料)

贴牌产品运营(用品牌商的思维做原料)纵观当下化妆品市场,产品功效逐渐成为化妆品“基建”部分,原料成分成为了绕不开的话题,甚至成为了产品营销的重头戏,成为了市场激烈竞争的突破关键点。图|淘宝产品详情页截图“采用先端工艺萃取精华成分,凝聚成傲世‘黑钻’松露凝萃。历经数道工艺耐心发酵,提炼保护胶原蛋白的至臻精粹……”“Fresh 运用突破性前沿科技从美国南部Ten Mile Greek种植园精心挑选并采摘整株莲花……”以上分别是欧莱雅金致臻颜松露日霜和Fresh馥蕾诗Lotus面霜在淘宝的商品详情页对产品的介绍文案,准确来说,是对产品原料成分的描述。

用品牌商的思维做原料。

作者|黄淑佳

编辑|邱月烨

不知从何时开始,化妆品行业关于原料营销的叙事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采用先端工艺萃取精华成分,凝聚成傲世‘黑钻’松露凝萃。历经数道工艺耐心发酵,提炼保护胶原蛋白的至臻精粹……”

“Fresh 运用突破性前沿科技从美国南部Ten Mile Greek种植园精心挑选并采摘整株莲花……”

以上分别是欧莱雅金致臻颜松露日霜和Fresh馥蕾诗Lotus面霜在淘宝的商品详情页对产品的介绍文案,准确来说,是对产品原料成分的描述。

贴牌产品运营(用品牌商的思维做原料)(1)

图|淘宝产品详情页截图

纵观当下化妆品市场,产品功效逐渐成为化妆品“基建”部分,原料成分成为了绕不开的话题,甚至成为了产品营销的重头戏,成为了市场激烈竞争的突破关键点。

不可否认的是,多年来,中国的化妆品原料或多或少被国际原料巨头“卡脖子”。在此环境下,处于化妆品供应链上游的中国原料商们如何突破,如何弯道超车呢?

01

从“幕后”走向“台前”

一直以来,原料商作为供应链上游部分,往往站在幕后,距离消费者比较远,鲜为人知。但随着成分党的崛起,消费者重视配方成分,品牌概念性的宣传难以说服大众,成分端的突破在产品销售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贴牌产品运营(用品牌商的思维做原料)(2)

作为目前握有最多新原料备案的中国原料商,维琪科技的思维方式已经开始转变,从幕后走向台前。

“5年前,原料商只需要把故事讲给研发人员听,但如今是把研发人员后置,直接触达产品经理甚至是品牌商,所提供的也不单纯是原料,还有半成品,即方案。”深圳市维琪医药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琪科技” )合伙人王浩在接受中国美妆网采访时说道。

“为卖原料而卖原料已经跟不上市场发展,作为原料商,必须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如为客户提供方案,给客户做背书,提供不同于别人的服务才行。特别是一些新锐品牌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希望让OEM原料商按他们的想法做出产品。”广州市巨诚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唐异林告诉中国美妆网。

互联网让知识普及的门槛降低,行业信息不对称降低,消费者对原料端关注度越来越高,品牌们清晰地认识到原料成分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了解一手信息,越来越多的品牌也开始直接与原料商接触。

“原料商可以为客户提供半成品,让其更直观感受到原料的价值,同时能够告诉品牌商,添加不同配比的原料分别能达到哪些效果,可供品牌根据自身成本及需求做出选择。”唐异林分析道,“原料还可以帮助品牌确定产品理念,带来研发灵感,通过原料写属于他们品牌的文案故事。

王浩甚至表示,未来不排除原料商会直接下场C端做推广和营销。

贴牌产品运营(用品牌商的思维做原料)(3)

图|维琪认为,要提升产品的专业背书,增强消费者的感性价值

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在新规之下,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品牌,均尤为注重使用更优质的化妆品原料进行生产,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有了从源头做好产品的觉悟。对于原料商而言,随着市场的变化,原料商的市场推广思路也必须走向创新,尝试以品牌商的视野看市场。

02

不会讲故事的原料不是好原料

“现在消费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对化妆品的要求,不仅要‘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羽素品牌负责人王浩宇在接受中国美妆网采访时评价道。

庆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企业们也已开始意识到,中国化妆品行业想要拥有自主话语权,不仅要讲好品牌故事,还得讲好原料的故事,增强“核芯”动力。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致力于构建原料壁垒,在挖掘好原料上下功夫。

贴牌产品运营(用品牌商的思维做原料)(4)

如薇诺娜专门成立了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深入研究青刺果、马齿苋,以及其他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和应用。在薇诺娜的产品中,青刺果或马齿苋通常以不同的提取和配方形式出现,发挥舒缓敏感肌、修护肌肤屏障的作用。

PMPM用原创配方公式“X Y Z”集合了皮埃蒙特森林、格拉斯花谷、布列塔尼海岸、马达加斯加等全球各地的自然成分、明星科研成分、国际前沿技术,为不同肤质探求最优解。

而主打松茸菌菇的稀物集,则是提出“寻稀”的概念,在2800m的高原森林地带,建立了“稀物集云南香格里拉松茸生态研究区”,通过原产地,挖掘鲜为人知的成分故事。

这样的品牌还有很多,或许也会越来越多,这也体现了中国化妆品行业已开始抢占制高点。

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的成分或原料,很容易被其他品牌借鉴和模仿,但与成分绑定的品牌印象,很难被复制,这套打法在国际大牌的成功路径中屡见不鲜。用户接触、购买到体验产品,其实正是一个被功效成分不断触达、教育、加深印象的过程,长此以往自然将成分、产品、品牌联结在一起。

此外,《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也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这是对我国化妆品企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并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丰富的中国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新原料和化妆品的激励与支持。

贴牌产品运营(用品牌商的思维做原料)(5)

中国的原料市场,从仿到创,再到如今用品牌商的思维做原料,除了提供功效外,还从研发的角度输出影响市场的原料成分,输出产品、消费端的洞察力、打造品牌差异化的文案,甚至从传播的角度,影响品牌、影响市场、影响KOL……这样不仅有利于打破国外原料和品牌的桎梏,也是讲好中国化妆品乃至中国品牌的故事,借鉴成功路径从而弯道超车的好机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