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海图书馆建筑设计(上海图书馆东馆)

上海图书馆建筑设计(上海图书馆东馆)由此,设计方案营造了一个为公众提供驻留和社交的新型图书馆空间。从“书籍到交集”的转变,契合上海对于未来图书馆的需求,满足广大市民对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划时代之功能追求。图书馆不再仅是一个书籍的收纳场所,而是一个共享与联通的地方,让读者的知识、经验、创意在此交融,既是图书馆,又是城市的本身。2016年,上海图书馆东馆项目通过国际招标,三轮评审筛选,丹麦SHL建筑事务所以其开放、友好、简约的设计风格,从英国、法国、日本以及国内众多优秀建筑设计事务所中脱颖而出,担任上图东馆建筑的主创设计。应对当今图书馆建筑所面临的种种变化和挑战,SHL给出的答案是——化收集于连接(from collection to connection)。在设计师看来,“这个项目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便是它本身置身于绿地之中。在这个世界最大城市的心脏地带,有机会在林荫间去为知识与媒介创造一座庇护所。”环绕场地的360度“绿海”成为主

上海图书馆建筑设计(上海图书馆东馆)(1)

上海图书馆东馆外景 上海图书馆供图

今日正式开馆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坐落于浦东新区,紧邻世纪公园,是上海恢弘的东西都市轴线的收尾。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95公顷,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两层,地上高度50米,是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

作为上海城市文化新格局“一轴双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图东馆将与周边的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浦东新区展览馆、浦东新区档案馆、上海博物馆东馆等文化设施互联互通,共同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文化集群。如何应对当前数字时代的挑战,构建自身与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的关系,塑造合乎时代特征与城市需求的图书馆性,是建筑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

从收集到连接的设计理念

图书馆不再仅是一个书籍的收纳场所,而是一个共享与联通的地方

当代城市中,图书馆作为场所、空间和平台的价值,越来越被读者需要。现代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存储和借阅不同图书资源的场所,更是一个让人愿意驻足停留、社交互动、充满着灵感和惊喜的空间。一方面,数字科技改变了图书的媒介和获取渠道,图书馆不再是知识唯一的储藏和守护空间;另一方面,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也发生了极大扩充,与城市生活的交界面越来越多。图书馆提供安静的阅读空间的同时,参与社会的文化进程,成为提供展览、音像、档案、科普、收藏、社交、地方志等众多社会功能的空间。图书馆已是创新技术、文化身份和城市美学的综合指针,具有自身的图书馆性。部分城市的图书馆凭借公共价值和空间美学已成为旅游的热门打卡点,不仅培育了文化热潮,自身也成为城市的文化象征。

上海图书馆建筑设计(上海图书馆东馆)(2)

上海图书馆东馆三楼,不少读者在阅读广场自习读书。核心位置,艺术家徐冰创作的装置《鸟飞了》把英文字母用汉字书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bird这四个英文字母逐渐经由汉字化演变,最终又变化成鸟的形态飞出窗外

2016年,上海图书馆东馆项目通过国际招标,三轮评审筛选,丹麦SHL建筑事务所以其开放、友好、简约的设计风格,从英国、法国、日本以及国内众多优秀建筑设计事务所中脱颖而出,担任上图东馆建筑的主创设计。应对当今图书馆建筑所面临的种种变化和挑战,SHL给出的答案是——化收集于连接(from collection to connection)。在设计师看来,“这个项目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便是它本身置身于绿地之中。在这个世界最大城市的心脏地带,有机会在林荫间去为知识与媒介创造一座庇护所。”环绕场地的360度“绿海”成为主导都市景观,密林、花园、大树、屋顶、院落,形成了一片在三维向度上伸展绵延的绿色海洋,是珍贵的自然素材。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设计师提出建筑与场地的一体化的“消隐标志性”的定位策略,强化水平延展与透明形态,凸显浦东新区政府主楼的形态主导性;建筑与场地连绵一体的“知识花园”则成为舞台上优雅的主角,成为一个各个方向均可观照、可进入的建筑。

由此,设计方案营造了一个为公众提供驻留和社交的新型图书馆空间。从“书籍到交集”的转变,契合上海对于未来图书馆的需求,满足广大市民对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划时代之功能追求。图书馆不再仅是一个书籍的收纳场所,而是一个共享与联通的地方,让读者的知识、经验、创意在此交融,既是图书馆,又是城市的本身。

都市与自然之间的介入策略

建筑更像一个内向的、垂直的街区,模糊室内与室外的绝对边界

“如果可能的话,把它(图书馆)放在宽敞的庭院和赏心悦目的花园之间,在那儿可以享受很好的光线、广阔而令人愉快的视野。”这是法国图书馆学家加布里埃尔·诺德在其奠定现代图书馆学的著作《有关图书馆设立的建议》中描述的一座理想图书馆建筑所应有的环境。上海图书馆东馆的选址正合此标准,这也是它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在视野上拥有城市密集区域一片奢侈的开阔场地。面对着陆家嘴延绵不绝的摩天大楼,整座建筑仿佛是漂浮在巨大的世纪公园绿地上空的一块璞玉,在城市森林中熠熠生辉。几何形态完整的建筑形体由多面玻璃围合而成,外立面简洁光亮,转角线条硬朗如钻石切割,与脚下世纪公园郁郁葱葱、波浪式延绵的树冠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同中国传统园林用以点睛的“太湖石”。

上图东馆追求观赏和使用的统一,以“无限延展、内外不分、通透开放”的设计理念,在外部设计上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事实上,整个建筑体给人最直接的感受是开放性。通过体量抬高、中央大厅和轻质透明的玻璃材质,上大下小的单一建筑体最大程度地释放了建筑和场地的边界关系。建筑室外广场成为城市地形的自然延伸,这一操作不仅给上图东馆带来开阔的视野,更关键的是对不同空间使用方式的开放和鼓励。从室外进入室内,没有传统知识神殿的肃穆感,建筑更像一个内向的、垂直的街区,模糊室内与室外的绝对边界。

跨过树林的视线遮挡,来到建筑入口前才会发现,建筑在底层还隐藏了两个“盒子”——一楼大厅的两个对角分别插入一座报告厅和一座儿童阅览厅。底层“盒子”的立面设计有意识和上层的“钻石”立面不同,加之室外的下沉广场,钻石仿佛放在戒托上,形体更加完整,也更有逻辑。进入中央大厅后空间开阔,分别通过下沉广场与室外道路形成了连续丰富的高差空间,室内外因而免于相互影响。

玻璃和木材,是整座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元素。建筑立面包覆着背衬保温板的玻璃饰面,干净利落,切割和旋转后的图书馆体块映射着天空和周边公园景观,自然而成一片“文化绿洲”。沿水平向布置的玻璃面板,通过最先进的3D彩釉打印技术呈现不同层次的透明度,使建筑呈现出层次丰富的石材肌理。透明玻璃保证了面向公园和城市空间的全景视野,而半透玻璃和中空玻璃则在保证自然光照从高处直接进入室内的同时,又有效地控制了太阳热辐射。

上海图书馆建筑设计(上海图书馆东馆)(3)

每层楼外墙上细长条木板的使用则是馆内设计一大亮点,木条整齐排列成柱状平台,抵消掉其他地方稀疏的白色带来的视觉疲劳。这种设计贯穿在不同楼层之间,让整个内部空间有了一定的连贯性,也多了一点静谧感。上图东馆的地面以大理石为主,与玻璃外立面的风格形成统一;内饰则温和亲切,大厅的地面条纹设计与立面格栅的条纹母题一致。玻璃与木板的纹路交替延伸,勾勒出的线路又拓展了顶部的空间,一眼望去,视野开阔。这样,通过材质对比和形式秩序,内外形成了一致的材料性。

上图东馆的材料表达显示出原始感与现代感混合的设计特征,而建筑肌理的延伸与扩展又构成了延绵生长的场地景观,语言高度统一的线性景观广场与带状绿化,使得建筑与环境和谐、巧妙地融为一体。景观设计在极大程度地保留现状乔木的前提下,增加了色叶树种与时令草花,丰富了季相景观,设计镌刻于花岗岩铺装与坐凳小品上的文字则默默地诉说图书馆的故事。整个建筑秀美而不张扬,精细而不失大气,在都市与自然之间生长绵延,形成一处知识与景观无所不在的未来图书馆。

美学与实用价值的平衡

没有一味追求超挑高空间设计,而是从读者阅读的舒适度出发,展示了本源的回归

空间作为图书馆建筑的核心要素,不仅与建筑形态有关,更是图书馆功能和思想的具体表达。上图东馆的建筑空间尽量在水平方向展开,形成大空间格局,适应当代图书馆的灵活性要求。建筑内部追求简约自然,错层贯通的采光中庭使用全环绕木色格栅,气势博大开放,四大核心筒和28根支柱均采用饰面清水混凝土,呈现温润亲和的质感。层层叠叠的木质纹理营造了书页的感觉,更是让整个空间充满了端庄的气氛,让人能静心阅读与思考。在一楼大厅,黄棕色格栅的墙面与乳白色的立柱与地面,显得格外相得益彰,流露出典雅的书香气息。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大厅还有一片特殊的地面设计,灵感源于报纸上的一行行文字。

上海图书馆建筑设计(上海图书馆东馆)(4)

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三楼中庭,艺术家马兴文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陪伴》形似一颗大水滴,底座是一块将被滴穿的石头,水滴在石面上不断激荡出一圈圈涟漪。寓意着水虽然柔弱,却蕴含穿凿万物的力量

建筑的空间布局是贯通的中庭空间自上而下地插入腔体中,钻石形主体结构内不同层面之间错落布置,不仅带来自然光线,也带来聚集和交流。围绕每层的中庭布置开敞的室内布局,外圈布置较为安静的独立房间,然后临窗区域是开放的阅读广场等,透过玻璃幕墙可远眺城市风景。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将整个室内的空间与室外的景观联系起来——东向世纪公园、南向新建图书馆公园,西北朝向浦东城市空间。在图书馆里面漫步阅读,可以欣赏到世纪公园的林海,而翻过一角却是陆家嘴的震撼天际线。在这里,城市与自然交融在一起。

有别于以往的图书馆设计,设计师将整座图书馆的中庭打开,阳光从顶部玻璃倾泻而下,整个空间不需要人工照明也自然亮堂,让传统图书馆逼仄阴暗拥挤的记忆一扫而去。自然光是图书馆的灵魂,弥漫光线的冠顶,天光布满的中庭,洒落平台的柔影,沉静的束光,折射、漫散、遮蔽、导入,能量得以最大限度地捕获、导入与流通。天光在中庭中顺着连续曲面的格栅流到地面,然后在不同层的格栅上布置矩形长窗,中庭空间因此形成很多不同层、不同窗之间的对景,空间感受柔和而生动。读者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受外部光线的移动和各个楼层的变化,而且每一个观察点都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这一精彩设计体现了图书馆是激励人与人相遇、相知的空间的设计初衷。上图东馆致力于创造一种让不同的人在图书馆分享和互动的氛围——在温馨的共享空间中,当你观察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关注。

此外,如何把握好建筑美学和实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全球出现了一批颇具观赏性的图书馆建筑,其中一些引起不少负面评论,其中批评比较多的是挑高空间的设计。一些图书馆挑高至10米,甚至20米以上,提高了观赏性,但牺牲了空间的实际功用,虽然也有一些利用退台方式予以弥补,并创造了良好的效果,但大挑高或超挑高空间带来更多使用和维护上的问题。大空间环境对学习也有弊端,如大空间易使人精力分散、效率下降甚至有碍身心健康。作为公共设施,图书馆还是应该考虑实际使用和长期维护的成本。

上海图书馆建筑设计(上海图书馆东馆)(5)

上海图书馆东馆一楼的中庭,采用的是上下贯通的设计,引用的是一个太湖石的概念,它的特点就是“瘦、漏、透”,读者只要站在中庭,抬起头就可以看到各个楼层、各个方向不同功能的阅览空间

建筑美学的意义很大程度体现在建筑的实用价值上,没有实用性的建筑很难真正带给人美的感受。上海图书馆东馆在建设之初对此就有充分考虑,并事先避免了这类问题。上图东馆没有采用超挑高空间设计,而是从读者阅读的舒适度出发,除了一层和三层的层高为5.2米,其他层面都是4.2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上图东馆向人们展示了本源的回归:图书馆是为人用的,而不是给人看的。无论从建筑外观还是从室内设计来看,上图东馆都堪称整体艺术的典范。

相对于传统的内向中心的图书馆,上图东馆是一个反转的、与景观和城市无边界融合的独特图书馆类型。通过空间语言的表达,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开放灵活、生态环保、互联互通的未来公共图书馆,呼之欲出。

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

探索图书馆空间的潜力、方向以及当代城市文化生活的诸种可能

图书馆是知识的宫殿,其发展历经三大阶段:第一代图书馆主要功能是藏书,第二代图书馆更注重开架阅览,新一代图书馆不再局限在书本,而是注重打通多维交流,减少空间的隔断,强调学习、交流、知识、空间的多功能为一体。光阴荏苒,从1847年上海最早的城市图书馆,到南京西路旁的1952版上海图书馆、淮海中路上的1996版上海图书馆,再到今天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图书馆的建设逐渐趋向理性、回归本源,从重观赏到重使用,从“书的图书馆” 向“人的图书馆”转型,“以人为本”的设计成为了主导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

上海图书馆东馆为全球图书馆贡献了一座优秀作品,无论外形设计还是内容呈现,都堪称是里程碑式的世界级作品。在外部设计上,它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通过借世纪公园之景,将“花园与书房一体”的思想融入设计之中;在内部设计上,它注重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畅性,并将阅读广场打造成连接各楼层的枢纽空间。上图东馆追求阅读与文化活动的平衡,将阅读空间与文化活动空间有机融合在一起,读者走进图书馆,既可以享受安静的阅读环境,又可以在动态、通畅、有序的知识空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上海图书馆建筑设计(上海图书馆东馆)(6)

上海图书馆东馆七楼,设计师简枫的摄影展“世界的阅读者”正在此间展出

上海图书馆东馆不仅为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增添了靓丽的色彩,也为公众树立了现代图书馆应有的形象。它以容纳性和开放性的态度,拥抱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际社交和多元文化形态,探索了当代图书馆空间的潜力和方向以及当代城市文化生活的诸种可能,为上海提供了一座新的文化地标,给市民带来全新的学习和文化体验,成为一个市民乐享其中的“书房、客厅、工作室”,使人们与所在的城市和世界变得更加紧密。上图东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建筑,它与上图本馆将一起成为屹立浦江两岸交相辉映的两大空间,打造一个让知识获取触手可及、让分享交流更加便利的世界级的全媒体时代复合型图书馆,并与国内外图书馆一起形成一个全球知识共同体。

从封闭到包容,从私藏到共享,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磊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策划:周敏娴

编辑:徐璐明

摄影:叶辰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