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达活泉郭守敬纪念馆,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内。纪念先贤,启迪后人,1984年,邢台市为郭守敬建造了纪念馆,纪念馆占地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主要建有郭守敬铜像、观星台、四个展厅、天文观测台、青少年科普活动室等设施和景点,陈列有《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

郭守敬,生于元太宗三年(1231),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1316),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

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他一生科技成就有二十几项遥遥领先世界水平,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2)

郭守敬纪念馆,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内。

纪念先贤,启迪后人,1984年,邢台市为郭守敬建造了纪念馆,纪念馆占地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主要建有郭守敬铜像、观星台、四个展厅、天文观测台、青少年科普活动室等设施和景点,陈列有《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3)

达活泉

郭守敬青年时期曾主持疏浚了邢州城北潦水、达活泉、野狐泉三条泛滥已久的河道,并修复了达活泉上的石桥,既方便了南北交通,又使周围农田得到灌溉。在郭守敬当年治河修桥的达活泉仿建汉白玉石桥,建立郭守敬纪念馆,正是为了纪念郭守敬早年邢州治水疏浚河道、造福乡里所做的贡献。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4)

郭守敬铜像

铜像高4.1米,重3.5吨。它是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傅天仇设计,北京机电研究院铸造。1985年12月6日落成。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5)

郭守敬观星台,又叫“测影台”。

公元1279年,郭守敬主持了著名的四海测验。在此期间,他亲自主持建造了河南登封观星台,现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星台,是按登封观星台1:1的比例仿建的。1985年9月落成,“观星台”三个大字,是由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秉彦题写的。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6)

郭守敬观星台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梯台体建筑,二是由台身北壁凹槽向北平铺于地的石圭。梯台体建筑高8.9米,连台顶观测室通高11.96米,台底东西长16.85米,南北长16.37米,台顶东西长8.05米,南北长7.55米。台顶可放置天文仪器,如简仪、仰仪等,以观测日、月、星辰。两观测室之间水平放置一根长1.97米,直径为0.08米的铜棒,又叫横梁。横梁下方有一石圭,长31.39米,宽0.53米,高出地面0.4米,由36块青石拼接而成。圭面有刻度,因而石圭又叫量天尺。石圭、凹槽、横梁组成圭表,可以观测日影。中午太阳升到上中天,也就是正南方时,横梁影子就投在圭面上某一刻度。连续观测横梁影子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回归年长度和二十四节气时刻等。当年,郭守敬就是用这种测量方法测定出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7)

郭守敬当年创制使用过的浑仪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8)

郭守敬当年创制使用过的简仪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9)

郭守敬当年创制使用过的赤道日晷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0)

星月齐辉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1)

灯漏——世界上第一台水力自鸣钟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2)

灯漏背面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3)

郭守敬和祖父

郭守敬三岁丧父母,他祖父郭荣熟悉五经,精通数学与水利。当时正好有刘秉忠、张文谦、张易与王恂等人,一起在滋州西部紫金山学习,郭荣就让郭守敬去跟刘秉忠学习。中统三年时,张文谦向朝廷推荐郭守敬是位擅长水利工程的人才,并且思想灵巧,胜过平常人。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4)

郭守敬的著作

郭守敬十七岁制成莲花漏,浑天仪,十八岁完成邢州北脉治水,被忽必烈誉为巧思绝人。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5)

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

该展览分四大部分:巨星耀神州、治水树丰碑、天文建奇功、伟业照千秋。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6)

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

郭守敬观天测地、兴修水利成就的邢州治水、大都治水、太空广场等沙盘、场景。整个展览以突出郭守敬在天文、水利等方面,为人类科学事业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为主线,通过大量历史文献、文物,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和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郭守敬辉煌一生。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7)

郭守敬星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天文学组织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和太空中编号为2012号的小行星分别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8)

陶瓷壁画

此画是由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齐梦慧先生设计,河北磁州窑烧制的。画面上郭守敬左手拿尺,右手提笔,全神贯注,似正在著书立说,推导演算或设计仪器仪表。郭公背后的青松、仙鹤、太阳,象征先贤的业绩和精神光照日月,万古长青。画面两侧有顶天立地的柱子,好似郭守敬丰功伟业的两座丰碑。画面上的河流、桥梁、水利灌溉、农田耕耘、谷物蚕桑等,体现了郭公以农为本,观象授时,兴修水利,造福后代的丰功伟绩。而郭守敬天文方面的成就,则通过柱子两旁的简仪、浑仪、观星台、二十八宿图案等加以体现。此幅壁画生动、形象,融郭公诸多科技成就于一体,集中体现了“先贤业绩昭日月,丰碑永励后来人”这一内涵。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19)

陶瓷影壁

郭守敬生平业绩的大型陶瓷影壁,长11.2米,高4.5米。阳面镌刻的“观象先驱世代景仰”,是1986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周培源先生题写的。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元朝科学家郭守敬)(20)

前言碑文

郭守敬纪念馆有2处,一处在郭守敬的故乡邢台,另一处在北京。 郭守敬将白浮水导引入京,引卢沟水(今永定河)运输木材和石料供大都建设使用,开凿通州至大都的运河(即通惠河),使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到达积水潭,成功地解决了元大都(北京)的水源问题,并使元大都成为繁荣的港口,没有郭守敬就没有现在的北京什刹海地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