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浮动(又是一年无味巢湖)
绿意浮动(又是一年无味巢湖)这份群众满意的成绩单,离不开科学的防控体系、打捞人员的辛勤付出、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五大工程”、“四源同治”。又是一年“无味”巢湖,极值高温条件下,来之不易!蓝藻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亦是重大民生工程!让市民“看到更大变化,闻到更大变化”,合肥矢志不渝!据国家卫星遥感数据,至8月底,今年巢湖湖区蓝藻最大面积和累计面积较去年同期均明显下降,环湖继续保持基本无蓝藻异味。
巢湖岸边生态美。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摄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
登高远眺,八百里巢湖,波光潋滟,胜景无数。
“今年几乎闻不到蓝藻的异味,空气很清新。”“我们就住在这边,一年比一年好,很满意!”“巢湖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周末经常带孩子过来玩,特别开心。”……沿环巢湖大道而行,游人们纷纷说。
蓝藻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亦是重大民生工程!
让市民“看到更大变化,闻到更大变化”,合肥矢志不渝!
据国家卫星遥感数据,至8月底,今年巢湖湖区蓝藻最大面积和累计面积较去年同期均明显下降,环湖继续保持基本无蓝藻异味。
又是一年“无味”巢湖,极值高温条件下,来之不易!
这份群众满意的成绩单,离不开科学的防控体系、打捞人员的辛勤付出、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五大工程”、“四源同治”。
提前调度联动处置
周末,地处湖滨湿地内的岸上草原附近,游客络绎不绝。
远山、秋水、芦苇、白鹭构成的美景,频频被人们用相机、手机记录。“以前过来,湖面有蓝藻,像铺了层‘绿油漆’,气味难闻!现在看不到了,空气也很清新!”市民周爱云感叹说。
市民在合肥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搭帐篷露营,亲近自然。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美好的背后,总有人在守护。距离周爱云位置不远的湿地围堰外,蓝藻防控人员孟凡周正驾驶着冲锋舟,在浅滩和芦苇荡里巡查。“我们每天都会沿着湖岸线巡查,发现蓝藻,及时处理。”
全市蓝藻防控,包河区是主战场之一。今年,该区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目前辖区未出现明显水华。“区里对巢湖沿岸实行网格化管理,分成11个责任片区,明确片区调度和打捞负责人和巡查打捞人员。”包河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张从进说。
第一时间掌握藻情,及时调度处置。该区根据防控重点和敏感区域,布设了34个藻情、气味监测巡查点,部署无人机对环湖沿线全覆盖、无死角巡航。发现异常,打捞公司、街镇社区等联动处置,日产日清。“每天有近200名蓝藻防控人员顶烈日、战高温,坚守一线。”张从进说。
7月4日,巢湖岸边推流器正不停转动使水体流动,让蓝藻不靠岸聚集 。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摄
蓝藻防控攻坚战,每年一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我市强化“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科学预警、及时响应、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巢湖蓝藻应急处置能力。
“早在3月份,市里就提前调度布置,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举措,配齐配足人员、设施、设备,提前做好各类打捞设施设备添置、维修、保养。4月1日起,蓝藻应急防控工作正式拉开。”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市建立三级网格化防控打捞责任体系,划分一级网格5个、二级网格18个、3级网格65个;建立市级巡查督导机制,常态化开展现场巡查,督促各地根据蓝藻预警级别,及时加强巡查打捞。
蓝藻打捞人员冒着高温,全力做好巢湖蓝藻打捞工作(本报资料图)
今年夏天,合肥超过35℃、37℃、38℃、39℃的高温日数分别达到47天、25天、19天和9天,均位列合肥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一。
不惧骄阳,不畏热浪,挥汗如雨,守护“无味”巢湖。
数据显示,今年4月~8月份,环湖各县(市)区在共出动打捞人员61285人次,出动船只8902船次,打捞藻浆78万余吨,产生藻泥7000余吨。
与2021年同期相比,出动打捞人员、出动船只分别增加13.62%、54.41%,打捞藻浆、产生藻泥处理藻浆分别下降40.90%、40.99%。
“蓝藻打捞量的下降,说明今年近岸蓝藻藻情进一步好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配齐设备全力防控
治理蓝藻,无论老办法、新办法、“笨”办法,只要管用就是好办法。
9月17日,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次入口围堰蓝藻防控段,20多名工人仍在坚守!
这里有一座新投入使用的深井控藻平台,每天可以处理10万立方米的藻水。51岁的许业贵是深井控藻平台的运维负责人。自从2015年加入蓝藻防控队伍以来,他就与这一地球上古老的生物“战斗”,见证了蓝藻防控成效。
暴晒了一夏,许业贵肤色黝黑。他的身旁,深井吸入湖水产生的“哗哗”声不绝于耳。“现在科技发达,防控效率高,效果好!这个深井有80米深,处理能力较原先的打捞平台提高了30多倍,耗费的电力和人力还少了。”俯视着平台下方的井口,许业贵深有感触地说。
许业贵介绍深井控藻平台工作原理。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摄
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部长曾亮介绍,深井控藻平台采用0.5~0.7Mpa压力,破坏蓝藻细胞内伪空泡,使其失去上浮能力沉入水体,在无光或弱光条件下衰亡,自然消解。同时,深井控藻平台可对水体进行曝气增氧,改善水体环境。
“我们这一段共有20多个人,4月份就上岗了。夏天持续高温,很热!不过大家都没有退缩,见藻就处理!按照计划,我们会值守到10月20日。”许业贵说,由于今年蓝藻相比往年少了许多,所以他们的工作强度算是最近几年最轻松的。
驱车来到派河大桥附近,一艘蓝底白身的蓝藻磁捕船正停泊在水面。这是包河区新添置的又一治藻“重器”。“这两天湖面没有蓝藻,所以船只处于停工状态。”船只运维单位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郝正运说。
蓝藻磁捕船
相比位置固定的深井控藻平台,这种可移动的蓝藻磁捕船更加灵活,在蓝藻防控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就像一个可以移动的污水处理厂。”包河区磁捕船蓝藻打捞项目负责人刘彪说,磁捕船采用矿物基质磁性微网材料,将水体中的氮磷和蓝藻等污染物絮凝后,再利用永磁装置外磁场作用,快速吸附磁性絮体,分离后水质稳定达到湖库Ⅲ类水标准。
“只要发现水面有蓝藻,我们就会开过去及时处理,将蓝藻消灭在萌芽状态。”郝正运介绍,一套磁捕船设备,每天可产生藻泥近90吨。藻泥会被运送到后端处理厂制作成肥料供应给苗圃基地,实现废物利用。“我们从8月份开始作业,已产生藻泥400多吨。全湖现有6艘磁捕船,今年已产生藻泥3000多吨。在磁捕船数量增加的情况下,这一处理量比去年少了将近一半,说明巢湖水质在好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基本构建以蓝藻深井处理装置和藻水分离站为重点,蓝藻磁捕船为配套,蓝藻围隔、推流器等为基础的巢湖蓝藻水华应急处置设施体系。
“2022年,全市新建高压控藻深井5座,新增磁捕船2艘、曝气船10艘、控藻船1艘,巢湖蓝藻应急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环湖共建成藻水分离站5座,处理能力1.8万吨/天,建成蓝藻深井处理装置8座,处理能力78.6万吨/天;配备磁捕船及浅水区辅助打捞船只160余艘。
长临河藻水分离站外景。陈振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标本兼治久久为功
蓝藻治理,要治标更要治本。
蓝藻又称蓝细菌,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原核生物,在地球上已存在30多亿年了。遇到合适的气温和富营养化水体,蓝藻就会大量繁殖。一旦聚集缺氧而死亡,臭气便会开始弥漫。让巢湖水质尽快好转,是蓝藻治理的治本之策。
巢湖污染问题,表面看在“湖里”,根子在“湖外”。近年来,合肥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强力推动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再造一湖清水,努力让蓝藻失去生长的“温床”。
——“点源”上,把截污当作头号工程,建成2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325万吨;全市85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出水标准达一级A以上;建成575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治理全覆盖。
——“线源”上,本着“治湖先治河”的原则,加强重污染河流整治及清水型河库的保护,推动一河清水入巢湖。治理南淝河、兆河等入湖河道及支流52条,合计长度820千米;全面推进白石天河、兆河等清水型河流保护性治理。
——“面源”上,在巢湖一级保护区内流转12万亩土地,推广水稻绿色种植;布设30740个测土配方采样点,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化肥农药使用负增长。建设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点702个,废弃物回收率达80%以上。
——“内源”上,全面实施巢湖禁捕退捕,持续推进增殖放流,累计投放鲢、鳙、鳜鱼共计1337.45万尾;开展生态清淤试点工程,改善巢湖水质。
我市还加速推进生态修复,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工程启动建设。十大湿地日均处理水量能力达120万立方米。削减氨氮、总磷污染物20%~30%,出水水质提升一个等级,达Ⅲ类以上。
9月16日拍摄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主要入湖河流国考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其中南淝河施口、派河牛角大圩、杭埠河三河镇新大桥、双桥河入湖口水质均优于水质考核目标。
1~8月,巢湖东、西半湖和全湖水质均值均为Ⅳ类。巢湖东、全湖呈轻度富营养状态,西半湖呈中度富营养状态,其富营养指数与2021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0、1.7、1.0。
“今年,巢湖第一次出现蓝藻生长的条件受到明显抑制。4~8月份,巢湖蓝藻水华发生累计面积同比下降53.4%,藻密度下降14.2%,基本做到沿湖蓝藻不聚集、无异味。”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型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只能一抓到底。“我们将用‘包公铁腕精神’治理污染,用‘愚公移山精神’久久为功,早日实现全湖稳定Ⅲ类水,让市民看到更大变化、闻到更大变化。”该负责人表示。
湖滨湿地。全媒体记者 李亚朝 摄
文字 | 叶玉庭 徐小玲 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图片 | 本报资料图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青培
出品 | “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