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语录(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语录(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整个故事中,"我在"孙荡的童年无疑是最幸福的。这种幸福一方面来自于收养了"我"的王立强和李秀英夫妇,他们给了"我"稍纵即逝的亲情。另一方面,则来自"我"与国庆和刘小青的友情。在这残酷的描写中,有亲情,然而掺杂着令人伤感的目的性;有爱情,那只是对女性的朦胧向往和暗恋。而友情,却是真切存在着的,这种存在不但是孙光林的成长所必需的养分,也为作品整体灰暗的色调抹上了一层亮丽的底色,带来了几丝温情和希望。作品的叙述是破碎的,充斥着大量的细节。然而并不琐碎。在穿梭时空的叙述中,脉络清晰可见。从"我"在南门的童年,到青春期的学校,到家族历史的追溯,又到在孙荡养父母家度过的岁月,最后又回到家乡南门,形成了一个圆满的闭环。在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死亡。弟弟孙光明,祖父,苏宇,国庆家楼下的婆婆,王立强,一个个的死去。作品弥漫出的残酷
在当代作家中,余华无疑是个另类。其作品没有叶广芩让人欲罢不能的故事性,没有阎连科五光十色的魔幻,也没有莫言不断强调的"高密东北乡"的情结。其写作似乎自成一派,大量描述的都是世间的残酷和血腥、阴谋与背叛、挣扎与绝望。
然而,这并不妨碍他成作中国作家的中坚力量,获奖无数,享誉国内外。
余华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出名的作家,他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余华以他的批判题材出名,写作很有洞察力和吸引力。 —中国作家网
他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以第一视角,讲述了少年孙光林的成长经历。相互排挤的三兄弟,无赖而好色的父亲,让三兄弟心潮澎湃的少女冯玉青,曾在战火与贫困中奔走最后只为了一口饭而屈辱活着的祖父,还有那些短暂而记忆深刻的友情,以及曾填补了"我"亲情空档的养父母王立强和李秀英。虽然是自述,但又兼有第三人称的描述,囿于其中,而又随时跳出于外,这让作品呈现出自足圆满的叙述特色。
作品的叙述是破碎的,充斥着大量的细节。然而并不琐碎。在穿梭时空的叙述中,脉络清晰可见。从"我"在南门的童年,到青春期的学校,到家族历史的追溯,又到在孙荡养父母家度过的岁月,最后又回到家乡南门,形成了一个圆满的闭环。
在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死亡。弟弟孙光明,祖父,苏宇,国庆家楼下的婆婆,王立强,一个个的死去。作品弥漫出的残酷气息,令人心生绝望。
所以,有人评论余华的写作风格色调灰暗。在他的作品中,似乎人的本性就是如此,现实就是如此,他既不打算改变,也不相信这种改变会发生。
在这残酷的描写中,有亲情,然而掺杂着令人伤感的目的性;有爱情,那只是对女性的朦胧向往和暗恋。而友情,却是真切存在着的,这种存在不但是孙光林的成长所必需的养分,也为作品整体灰暗的色调抹上了一层亮丽的底色,带来了几丝温情和希望。
1. 在孙荡的童年:国庆和刘小青整个故事中,"我在"孙荡的童年无疑是最幸福的。这种幸福一方面来自于收养了"我"的王立强和李秀英夫妇,他们给了"我"稍纵即逝的亲情。另一方面,则来自"我"与国庆和刘小青的友情。
这份友情,无疑是真正的童年伙伴情谊,纯粹而美好,不掺任何杂质。
"我"对国庆的喜欢和崇拜,是因为他使"我"的童年变得多彩多姿。
"我"忘不了他带领"我"和刘小青站在河边等待波浪的情景,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波浪会给予"我"如此奇妙的享受。
而"我"对刘小青的喜爱,是由他哥哥迷人的笛声建立起来的。他和那个戴鸭舌帽大孩子的兄弟关系,使"我"对他的喜爱里渗满了羡慕。
在这样的羡慕中,又何尝没有藏着"我"对自己冷漠的兄弟感情的无奈!
"我"和国庆与刘小青的友情充满着童趣和欢乐,但也经历着一波三折。
第一次是因为对原子弹会不会炸碎地球的不同争论使"我"与他们决裂。然而不久后,"我"就以告发国庆偷拿他父亲的钱为筹码,挽回了友情。
第二次,国庆和刘小青在老师的唆使下合谋诬陷了"我"。童年的友情在成人卑劣的介入下不堪一击,这次近乎彻底的决裂,直至刘小青的哥哥的去世才重修旧好。
因哥哥患了黄疸肝炎去世,所以同学们都躲着刘小青。而"我"唯独不怕。被排挤在群体之外的刘小青和我同病相怜地又走到了一起。后来王立强突然死去,李秀英扔下"我"独自一人回了娘家。这时,友情凸显出了它的重要性:刘小青带"我"找到了国庆,资助"我"登上了回南门的船。
孙荡短暂的五年生活,友情填充了"我"的孤寂,使"我"起码看起来还像是一个有着正常童年的孩子。从孙荡的离开,代表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已成了过去式。后来在南门的日子,"我"就一直以"多余"的形象游离在人群之外。
2,彷徨的青春期:苏杭和苏宇虽然"我"和苏宇兄弟在南门就认识,但并没有过早的开始友情。因为只是"我"单方面对他们抱有好感,却连搭话的勇气都没有。那时的"我",是不敢奢望友情的。因为,"我"在南门是一个无论被家人或村里人都视为可有可无的"局外人",身处人际边缘。
"我"偷偷对苏家兄弟的观察,多是出于对他们家庭和谐氛围的羡慕和另一种生活的好奇。
两个孩子轮流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每当一个压到另一个身上时,"我"就会听到令人愉快的笑声。兄弟两人的笑声十分相似。
"我"和苏家兄弟的交往开始于读了同一所中学后。
相对来说,和弟弟苏杭的友情基本来自于"我"的一厢情愿。苏杭虽然装作不认识我,但"我"还是主动而胆怯地挤进了他的小圈子。而对于苏杭来说,"我"只是他可有可无的跟班中的一个。
我当时异常害怕孤单,"我"不愿意课间休息时一个人独自站在角落里"。
青春期的躁动使"我"在和苏杭的交往中得到了暂时的缓解。然而,苏杭的高傲和我的卑微,注定这份友情不可能持续下去。不久后,因为苏杭对我的当众欺侮,友情破裂了。
即便后来在苏宇被劳教后,为了对付讥笑苏宇的高年级同学,"我"和苏杭有过合作,但那也只是暂时的,无法延续成真正的友情。
"我"很清楚"是仇恨把"我"和苏杭联结在一起,仇恨一旦淡漠下去,"我"和苏杭的友情也就逐渐散失。"
相比之下,"我"和苏宇的友情是可靠的。这基于双方的内心皆有的孤独。这种孤独让"我"和苏宇都嗅出了一种彼此是同路人的默契。
所以,当"我"注意着苏宇的时候,苏宇也注意到了"我"。
苏宇的友情,对"我"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时候,"我"正在青春期的苦闷里备受压抑、四处乱撞。对手淫的欲罢不能,对女同学的暗恋和自责,都令"我"对自身的躁动和肮脏充满了恐惧和厌恶。然而,苏宇简单的一句"我也和你一样",就使"我"释然的泪水夺眶而出。
对于青春期秘密的分享,无疑使"我"和苏宇的友情更加牢固。后来,他向"我"展示的女性生理构造的彩图,让"我"对女性从美好的幻想跌落到现实。或许,这种现实化是每个人的青春期发展都必须走过的。而苏宇恰是充当了"我"的引路人。
在幼年的南门的生活中,父亲与寡妇的苟合事件,使苏宇对男女之事充满着疑惑和不安。这种疑惑和不安再加上汹涌的青春期荷尔蒙的助力,使苏宇铤而走险,因猥亵妇女而被抓。其实,那不过是一次为平息自身的躁动而作出的探索,以至苏宇出狱后,明白地说出抱住那个少妇的感觉:"和我平时抱住郑亮肩膀时差不多。"
甚至苏宇被送去劳教,"我"对他的友情也没有改变。在我因为对苏宇表露出的同情和好感,而被学校勒令写检查时,"我"宁死不写。之后,在一个高年级同学讥笑"我"和苏宇的关系时,"我"明知不敌,却勇敢地大打出手。
对苏宇的捍卫,表现了"我"和他之间友情的牢不可破。这样的友情,来源于相互间孤独的吸引,来源于青春期秘密的分享,来源于彼此间无需言说的信任。这种友情较之童年的玩伴间的交往,无疑更深了一步。
然而"我"的这份友情,却随着苏宇的意外死亡嘎然而止。
苏宇的死,使友情不再成为即将来到的美好期待,它已经置身在过去之中了。
苏宇的死去,代表了"我"的少年时代的终结,而即将面对成年的生活。
3,回忆中童年的影子:鲁鲁近十八岁的"我"和"最多七岁"的鲁鲁开始的友情,无疑是极不协调和奇特的。"我"对鲁鲁的在意,是因为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孤独而又倔强的影子。
这个孩子脸上洋溢出来和所有人对抗的神色,以及他总是孤立无援,让"我"触景生情地想到了自己......"我"看到的似乎是自己的童年在行走。
而鲁鲁之所以和我交往,则是出于对"我"的依恋。他的母亲冯玉青在生活的颠沛流离中,过于忽视了他的存在,因而鲁鲁身处的境遇也如同童年时的"我"。是以,"我"成了鲁鲁暂时的避风港。
然而,鲁鲁的依恋是有着底线的。因想像中的哥哥被"我"识破,鲁鲁坚决而委婉地和我决裂了。在鲁鲁的心中,这个虚幻的形象是他自尊的来源,也是不可触碰的底线。这种对自尊的坚决守护,或许正是"我"在以往生活中所欠缺的,所以作者才把它放到了"我"的倒影—鲁鲁的身上。对“我”来说,这也是是对生存尊严的一种向往。
可以看出,在整部作品中,作者对鲁鲁是特别偏爱的,连描写都带上了少有的灿烂色彩。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鲁鲁的声音,那种清脆的,能让"我"联系想到少女头上鲜艳的蝴蝶结的声音"。
后来,冯玉青因卖淫被抓去劳教,鲁鲁去公安局要人,从福利院跑出,搭车到劳改农场守找寻冯玉青。天真的成熟和执着让人心疼无比。虽然隔着高墙,但和母亲近在咫尺的鲁鲁似乎又找回了亲情。即便这份亲情如此残酷。亲情的回归,其实也正是"我"的内心渴望的写照。
"我"和鲁鲁的友情虽然最为短暂,然而却最让人刻骨铭心。应该说,鲁鲁承载了"我"对于童年的感同身受和美好想象。
和鲁鲁友情的终结,标志着"我"在家乡回忆的结束。从离开南门到回到南门,从童年友情,到在回忆里想望童年,故事的描述渐趋圆满,正延伸至未知的成年。
结语:即便这些友情的亮光都只是昙花一现,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他滋润"我"的童年和少年,使"我"灰暗的回忆有了温情和希望。
即便在本书中,余华的本意是"把美毁灭给人看",即便现实在他的笔下如此丑恶,但当我们在其中时,却又真切地看到了自己。那个彷徨着的少年孙光林。他看到的仿佛是我们看到的,他想到的就是我们的心声,他向往的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文学评论家王彬彬如此评论余华:看到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是那样强大真实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则如此软弱虚幻,所以才固执地展示了人间丑恶。
然而,如此固执的展示,不也正说明了对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的由衷欣赏和向往吗?
#情感写作小能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