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衰败征兆(贾府败落是因为出了鼠疫)
贾府衰败征兆(贾府败落是因为出了鼠疫)这时,贾宝玉和读者的困惑是一致的,他问贾母,“谁是龙,谁是耗子精?”,漏掉的龙和蛇分别指谁?贾母接下来说的话给出了答案:“咱们家有没有成日各个屋里,东游西逛小妾的小姐?我倒想起一个人,是咱们家的亲戚,喜欢串门”。这指的正是作为亲戚前来暂住的薛家的宝钗,书中写道“宝钗......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渐不大得闲”。下人们每个月的分钱都得不到,甚至在贾母生辰时,王夫人都拿不出像样的礼物,即使郎中谎称是风寒感冒所致,其实众人心里都明白贾母时日不多。这时王熙凤为逗贾母,便让贾母按照每个人的性格,将生肖和姑娘们都对应上,在《吴氏石头记》中也有这一情节,威风凛凛贾元春-虎,志向高远贾探春-马,忠诚活泼史湘云-狗,孤傲自顾妙玉-猪,贾迎春-羊,勤奋孤僻贾惜春-鸡,聪慧能干王熙凤-猴,娇小可怜巧姐-兔,任劳任怨李-牛,妩媚多姿秦可卿-蛇。这是红楼梦中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小故事,很多读者都认为这“耗子
#头条创作挑战赛#
《红楼梦》第十九回中,贾宝玉担心林黛玉常日待在家中贪睡,便前来拜访,为逗黛玉开心,两人同卧一塌,打情骂俏,可谓是两人最温馨美好的画面,贾宝玉还讲述了一个耗子精的故事,自古以来耗子就有着不好的寓意,在寻常百姓家偷吃粮食,曹公这段的描写是在暗喻什么?“耗子精”指的是红楼梦中哪位人物?大家好,这里是“恨红楼未完”,今天带你来揭秘。
贾宝玉杜撰的耗子精,原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扬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关林子洞......林子栋里原来有群耗子精,那年腊月初七日,老耗子升座议事,因说:‘明日是腊八,世上人都熬腊八粥。如今我们洞中果品短少,乃拔令箭一枝,遣一能干小耗前去打听’......小耗子道:‘我虽年小身弱,却是法力无边,口齿伶俐,机谋深远’”。《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众所周知曹公就是一位“剧透大师”,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原著中出现的诗句都暗示了每个人的结局,“米豆成仓,不可胜计”,腊八粥中除了米和豆以外,还有七样果品,分别是一红枣、二粟、三落花生、四菱角、五香芋,故事中的耗子精是偷香芋,香芋有一谐音,这个我们之后再说。这里的七样果品也是在玩文字游戏,拼接起来就是“林欲生早离”,意思就是说林黛玉要想长命,就要早日离开贾府,腊八粥按照字面意思来看,就是需要八样东西,这里曹公故意留下一样东西,便是“核桃”,谐音“合逃”,还是在强调林黛玉应该逃跑。
这是红楼梦中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小故事,很多读者都认为这“耗子精”是林黛玉,主要是因为两点原因,首先,“黛山”和“林子洞”都直接表明是林黛玉,其次,年小身弱的耗子精正好对应上,黛玉自幼身体不好、气血不足。
曹公的笔法是“草蛇灰线”,这个耗子精指的不是林黛玉,而是另有其人。原著中诸多细节都表明这耗子另有所指。
首先从属相来看,世间万物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比如十二星宿、十二生肖,贾府中姑娘们众多,在曹公笔下是十二金钗,将十二金钗和生肖扯上关系,主要和贾母有关。红楼梦第 回,贾母已然病重,府上上下下都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
下人们每个月的分钱都得不到,甚至在贾母生辰时,王夫人都拿不出像样的礼物,即使郎中谎称是风寒感冒所致,其实众人心里都明白贾母时日不多。这时王熙凤为逗贾母,便让贾母按照每个人的性格,将生肖和姑娘们都对应上,在《吴氏石头记》中也有这一情节,威风凛凛贾元春-虎,志向高远贾探春-马,忠诚活泼史湘云-狗,孤傲自顾妙玉-猪,贾迎春-羊,勤奋孤僻贾惜春-鸡,聪慧能干王熙凤-猴,娇小可怜巧姐-兔,任劳任怨李-牛,妩媚多姿秦可卿-蛇。
这时,贾宝玉和读者的困惑是一致的,他问贾母,“谁是龙,谁是耗子精?”,漏掉的龙和蛇分别指谁?贾母接下来说的话给出了答案:“咱们家有没有成日各个屋里,东游西逛小妾的小姐?我倒想起一个人,是咱们家的亲戚,喜欢串门”。这指的正是作为亲戚前来暂住的薛家的宝钗,书中写道“宝钗......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渐不大得闲”。
晴雯曾说了九个字来讽刺她,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中,薛宝钗在深夜前来怡红院,当时晴雯和碧痕正好拌了嘴,偷着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不得睡觉!”那龙自然指的就是林黛玉,潇湘馆作为她的住处,其匾额上,宝玉题名“有凤来仪”四个字,不仅指元妃省亲回府,也暗喻黛玉是人中龙凤,为人品性高洁,身份高贵。
其次,老鼠的排名在龙的前面,也就是说从属相来看,老鼠要比龙的岁数要大,从原文第二十一回中,贾母给薛宝钗筹办生日,那年薛宝钗是十五岁,贾宝玉是十三岁,林黛玉比贾宝玉小一岁,第三回就有过介绍,“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所以薛宝钗是比林黛玉的年少是大的。
耗子精最后摇身一变,变成了千金小姐,滚在香芋堆里,“香芋”谐音“香玉”,这个故事中是借用“香玉”来比喻黛玉,耗子精摇身一变成为了“香芋”,耗子精要想伪装好,就必然要从生活习性等地方来模仿,那么,薛宝钗如何偷梁换柱,窃取黛玉的资源呢?
一、两人都是自幼多病,四处求医都不见好。
林黛玉初入贾府时,就被看出“气血不足”,黛玉自述道“我打会吃饭起便吃药,到今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周瑞家的前去薛姨妈那回话,一拐弯进去了薛宝钗的内屋,询问近日怎么不见得出去走动,薛宝钗便称自己从娘胎里就有一种热毒,“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呢!”
二、和尚前来指点迷津
众所周知,在红学界中流传着“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这句话,殊不知位居十二钗第六的妙玉与黛玉也有着身世和命运的相似,两人都自幼体弱多病,在儿时都遇到过赖头和尚前来告诫,林黛玉三岁时尤为疯疯癫癫的和尚,要想林黛玉身体看见,一不准听到哭声,二除了父母以外的外亲,一个也不能见,也就是说黛玉若想这一世平安顺遂,就不能前往京城投奔贾母,但林氏二人全当是和尚的唬人话术,没有放在心上;而妙玉一家选择听从,带发修行,妙玉的身子也逐渐好转。
薛宝钗自称在幼时也遇到个和尚,医术高深,给出了一方奇药。
三、吃丸药
林家人没听进和尚的告诫,便一直让黛玉服用人参养荣丸。
而薛宝钗针对“热毒”之症的冷香丸,可谓是来头不小,让不少读者都惊讶不已,不在于价格的昂贵,而在于一个“巧”字,需要在春夏秋冬的四个季节收集四种花蕊,又分别在次年的春分晒干,又要雨水、白露、霜降、小雪各种水十二钱,最后制成小丸子。
四、香气
这个耗子精的典故就是因为宝玉闻见了黛玉身上散发出一种香气,是从黛玉的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黛玉笑道“冬寒十月,谁带什么香呢?【庚辰双行夹批:正是按谚云“人在气中忘气,鱼在水中忘水。”余今续之曰“美人忘容,花则忘香”。此则黛玉不知骨肉中之香】
而薛宝钗身上也有一种香气,“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见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原文中宝玉问道“姐姐薰的是什么香?”,薛宝钗称自己最怕薰香,将衣服薰得烟红火气,兴许是冷香丸的香气。
由此可知,黛玉是自身带有的香气,是前世 珠仙草所带来的仙气;而薛宝钗是刻意人为的凡俗之人的香,正如黛玉打趣的话术,“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
四、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缘
宁国府上下都知晓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贾母甚为看重,笑称二人是欢喜冤家,但是身为贾宝玉母亲的王夫人,在当时的京城中四大家族本就是利益一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王夫人必然看重亲家的家族势力和儿媳的能力,林黛玉一无兄弟姊妹,二父母早亡,家中无一个大人替她做主,而且她自幼身子虚弱,在王夫人看来不是儿媳的最佳人选,她看重的是薛宝钗,甚至和薛姨妈多次上演“大戏”来撮合宝玉和黛玉两人。
通灵宝玉的前身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顽石,弃在青梗峰下经过锻炼,幻化成一块美玉,跟随者宝玉一块出生去人间历练酸甜苦辣,贾府上下都对这块玉极其看重,上面刻有十二字,正面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是出世前由一僧一道刻上去的。
黛玉笑问宝玉“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宝玉一头雾水,这金锁怪就怪在这块金锁的来历,就连薛家人自己都说不清楚。红楼梦第八回中,贾宝玉前去梨香院探望薛宝钗,看到胸前也有一块金锁,宝钗称是个人叫天天带着,说着便把金锁拿出来,上面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正好和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一对儿,莺儿补充说道,是一个和尚给了两句吉祥话,让镌刻在金器上。由此可知,这字儿是别人或者和尚给的,但是金锁是薛家打造的。
但到了薛姨妈嘴里却成了“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区区一个金锁,有着三种不同的说法,怪不得黛玉将其看得清清楚楚,拿来打趣宝玉。而这不也就暗示着“金玉良缘”最终会代替“木石前缘”吗?薛宝钗就是那只耗子精,模仿林黛玉,抢走“香玉”,就是代替黛玉嫁给了贾宝玉,抢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