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产业的未来趋势(看电视行业未来谁主沉浮)
电视产业的未来趋势(看电视行业未来谁主沉浮)智能电视风靡阶段:电视APP的繁荣之年(2012-2013)2010年,TCL、创维、海信纷纷推出了和传统电视差异较大的高端电视品类,互联网电视。“插上一根网线,就可以观看网络上面的海量大片”、“家里只需要2M带宽,就可以在网上冲浪”。这几句话遍布于当时的各大卖场,消费者因为内容端强大的号召力,让互联网电视成为各大品牌量利双收的核心产品。随后出现的爱奇艺电视,芒果电视,更是将软件 硬件的组合,牢牢绑定。其实,和物理学的发展相似,电视行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却只在近十年,应用层面却突飞猛进的不断突破,概念频出,而没有标准和标杆的大环境,让整个行业变得鱼龙混杂,每个阶段都有独特性的品牌诞生,占据一时的霸主地位。过往十年电视发展电视互联网化阶段:一根网线,让互联网电视孕育而生(2010-2012)。
13年消费电子与新能源车行业老司机,值得信赖!
欢迎大家点赞 关注!
电视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虽然鱼龙混杂,但依然是各大品牌抢占客厅的重要入口,连华为都在2019年正式入局,参与角逐。回看过往,已经过去了3年多的时间。可“什么是智慧屏?它与电视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不仅是一直存留在消费者的识海里,更是包括华为在内,整个电视行业需要不断去探索和解释的核心问题。
从一名普通消费者的感受来看,对于智慧屏这个“新物种”,依旧存在着迷茫。比如从功能上,很容易注意到“慧眼”升降摄像头、一碰投屏、健身互动等新能力;而从基础功能和外观上看,华为智慧屏依旧是一款我们熟悉的“电视”。这些新能力,因为没有绝对的门槛或者标准,传统品牌的跟进速度,异常之快。使得消费者,在看到的产品宣传,大同小异,无法形成真正的“智慧”认知,进而无法形成大范围的认可和转化。
其实,和物理学的发展相似,电视行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却只在近十年,应用层面却突飞猛进的不断突破,概念频出,而没有标准和标杆的大环境,让整个行业变得鱼龙混杂,每个阶段都有独特性的品牌诞生,占据一时的霸主地位。
过往十年电视发展
电视互联网化阶段:一根网线,让互联网电视孕育而生(2010-2012)。
2010年,TCL、创维、海信纷纷推出了和传统电视差异较大的高端电视品类,互联网电视。“插上一根网线,就可以观看网络上面的海量大片”、“家里只需要2M带宽,就可以在网上冲浪”。这几句话遍布于当时的各大卖场,消费者因为内容端强大的号召力,让互联网电视成为各大品牌量利双收的核心产品。随后出现的爱奇艺电视,芒果电视,更是将软件 硬件的组合,牢牢绑定。
智能电视风靡阶段:电视APP的繁荣之年(2012-2013)
随着互联网电视的普及,消费者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更多丰富体验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将行业推向了智能化的时代。电视不仅能看电影,游戏,教育,健身多种娱乐场景如雨后竹笋,整个电视生态行业一片繁荣景象。再看零售终端,有K歌的,有骑动感单车的,有弹琴的,有打枪的,各品牌无所不用其极,消费者也因为这些应用,付出了更多的人民币,但还算比较认可。
硬件免费 内容付费阶段:乐视&小米生态,颠覆传统硬件盈利模式(2013-2015)
时间推进到2013年,这一年可以说是影响电视行业转变比较大的一年。乐视推出了第一代超级电视X60,其最大特色是采用了不对称的云底座设计,这种设计今天来看也是时尚和前卫的。1080P的夏普屏幕,支持3D,硬件方面则采用了高通S4四核处理器和2G内存,在当时手机内存只有2G的情形下,这种硬件在当时,堪称顶配。
意想不到的是,乐视电视的售价仅是当时传统行业品牌电视售价的60%-70%。消费者只需要按照需求,支付对应时间的内容观看费用。这种硬件免费,内容收费的互联网生态模式,让电视产品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给消费者头一次打上了一种,“电视并非那么贵”的印象。可以说,从乐视电视开始,中国电视市场正式进入到了行业价格战元年。
乐视用了两年的时间从年出货70万台-200万台的跨越之后,便因为战略原因走向衰败,但“电视没那么贵的印象”,却一直没有转变。随着小米手机因为极致性价比的核心价值,充分获取米粉和消费者信任之后,小米电视又依靠其供应链和渠道的地产品,将产品价格再一次降低,终于,在2013年-2019年,成功登顶,并成为中国首个年销量突破千万台的品牌。同时,小米提出的把手机,电视,音箱作为控制中枢,通过硬件拓展入口,通过平台 系统 内容 服务增加用户黏性,通过软件 广告盈利的模式正式形成。也宣告了中国电视行业近60%的市场,硬件红利时代,正式结束。
AIOT智能互联阶段:人工智能在电视的初级应用(2015-2019)
在小米快速发展的6年中,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时期。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超分计算,边缘计算等等,这些普通老百姓都无法理解的词语,却成为了电视行业人人都懂的基础概念。同时,被价格战挤压的各大传统品牌,也纷纷打响了以“AI IOT”结合的AIOT战略,以满足消费者,在多设备连接和傻瓜化操作的需求。可这波声势浩大的运动,虽然对电视行业的利润增加和规模增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消费者教育层面和为未来智能化升阶,起到了积极作用。
风云突起,AIoT成为当红“明星”
那么未来,电视行业发展的门槛是否会发生变化,百家争鸣的格局是否会变成相对垄断,让我们拭目以待。
有任何消费电子与新能源车相关的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互动!
13年消费电子与新能源车行业老司机,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