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春节返乡难:我们为什么提倡 春节要回家

为什么春节返乡难:我们为什么提倡 春节要回家我们之所以呼吁年轻人春节回家,也和乡村与城市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有关。在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为什么也需要乡镇的支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社会学家大师帕森斯的一个理论。可能有读者会问,那变成“标准”的国际青年又有什么不好呢?当这个世界对“好生活”的标准日益趋同之后,我们的焦虑才真正开始。我们都害怕无法过上标准中体面的人生。同时,我们也因为这些标准,失去了自己的身份中那些独特、有差异化、有情感的东西。我们需要时不时回到生养我们的小城。它提醒着我们,我们是从哪里来,在什么样的文化中长大。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有着“标准”以外的,自己独特的、值得自豪和珍惜的东西。在那里,生活有着不同的可能性。

02.家乡是我们的根,全球化让我们成为“无根之人”

托马斯·洛伦·弗里德曼称呼这一代年轻人为“无根之人”。我们正在失去“家”的概念,脱离我们出生于的文化身份:亲缘、邻居、生活的街区等,正在从我们的身份概念中消失。

如果你在海外生活过,尤其是像纽约这样的充满世界各地来的移民之都,你会发现他们关于“root”的概念远比我们要深。他们会更多地去反思以及向他人介绍自己从哪里来,在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有着什么样的文化。

但我们这一代中国的年轻人,却往往对自己的“根”感到隔绝或者陌生。尤其是那些离开小镇,来到国际化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是真正意义的“无根之人”——在大城市他们并未被完全接纳,回家乡又觉得格格不入。

可大城市真的这么好吗?全球化的大潮下,全世界的大城市正在变得一模一样。我们吃类似的食物、以类似的方式度过闲暇时间、追求相同的消费品牌。我们在追求成为“global citizen”的路上,正在变成脸谱化、无差别的人。

可能有读者会问,那变成“标准”的国际青年又有什么不好呢?当这个世界对“好生活”的标准日益趋同之后,我们的焦虑才真正开始。我们都害怕无法过上标准中体面的人生。同时,我们也因为这些标准,失去了自己的身份中那些独特、有差异化、有情感的东西。

我们需要时不时回到生养我们的小城。它提醒着我们,我们是从哪里来,在什么样的文化中长大。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有着“标准”以外的,自己独特的、值得自豪和珍惜的东西。

在那里,生活有着不同的可能性。

为什么春节返乡难:我们为什么提倡 春节要回家(1)

03.远离家乡,我们变成宏大社会中的一颗风雨飘摇的原子

我们之所以呼吁年轻人春节回家,也和乡村与城市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有关。在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为什么也需要乡镇的支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社会学家大师帕森斯的一个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了一个社会中的五组“模式变量”。这里为大家介绍其中3种。

1. 情感投入的 vs 情感中立的

“情感投入”的互动方式是指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彼此带有较多情感色彩;“情感中立”的互动方式是指人与人的互动更加依靠理性。

2. 扩散式互动的 vs 专门式互动的

“扩散式”的互动指的是,人和人的互动会设计多方面的目的,而不是单一的功能(例如在老家,医生可能和妈妈是好朋友,除了医患往来、平时还会一起逛街);“专门式”的互动指的是,人和人的互动较多情况下有着专门的、单一的目的(大城市中往往与医生的互动只有看病)。

3. 特殊主义的 vs 普遍主义的

“特殊主义”的互动方式中,“标准”是因人而异的、取决于人和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例如别人家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哭是“熊孩子”,但如果是自己家的就是活泼可爱);而“普遍主义”的互动方式中,“标准”是普世的、来自通行的规则(例如合同、法律、宗教信念等)。

帕森斯认为,以上变量的前面半句,对应的是传统社会,而后面半句,对应的则是现代社会。在现代的普遍主义社会中,更常见独立的个体;而在传统的特殊主义社会中,更常见(人际间)相互依赖的个体。

他提出,传统中国的社会,就是一种典型的“特殊主义”取向的社会类型。

对于那些离开小城镇,前往大都市寻求发展的中国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家乡,就是一种特殊主义的社会类型;而他们向往和认同的大城市,则已经受现代化的影响,是普遍主义的社会类型。在传统社会中,经营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得到特殊主义的照顾,是每个人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也正是很多年轻人讨厌家乡的所在。

但事实上,特殊主义原则是不可取代的,有它独特的作用。比如它能够带来普遍主义无法带来的情感价值,而在危机真正发生的时候,也只有那些特殊主义的关系会是个体“最后的守护者”。

中国社会的矛盾之处在于:特殊主义带来了人们对于“自身关系网络以外的人”的不诚实与不信任;但关系网络以内的、尤其是亲密的人之间的扶持与信靠,却也是无以伦比的。

当我们离开家乡,我们就真的成了浩瀚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传统特殊主义社会中,亲人、关系密切的人给到彼此的扶持,是普遍社会望尘莫及的(从美国人与人之间在热情表象下的冷漠就可看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老师曾在一篇访谈中说,“当一个社会真正遭遇到危机和动荡的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没有归属的可怕。” 在乡村生活中,人们互相照顾,这既诞生了无尽的矛盾冲突,却也一直、的的确确是很多人度过困境的路径。人们觉得小家之外还有延伸的亲戚大家庭,此外还有氏族,还有村落。他们既有义务照拂他人,也有权利向他人求助。

“一个人总是渺小的,抵抗不住那么大的体制,也无法适应所有的变故。……在城市中,我们孤独地面对整个世界,似乎有无穷的力量。可是等你失恋的那一天,等你失业的那一天,等你生病的那一天,等你面对死亡的那一天,你才有可能真正明白,在这个世界里过活,不能仅靠你自己。”

家乡仍有我们的“根”,它是危机时,对我们最后的承接与安放。

为什么春节返乡难:我们为什么提倡 春节要回家(2)

04.回家,才能找到关于我们自身的完整历史

最后想从私人微观的层面,聊一聊我们为什么呼吁年轻人回家。

家庭,是我们自我身份开始建立的源头。无论多少人批判“原生家庭有罪论”,在原生家庭中最初生活的那些年,奠定了我们此生的人格基础。

我们需要了解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究竟为何会发生这一切。当人总是生活在“无法理解”中时,就会产生许多无法自我消化的情绪,反复与过去纠缠。

在还小的时候,我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尚没有能力面对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而父母也常常会出于保护我们的目的,选择筛除一部分信息不向我们透露。

因此,在我们头脑中和记忆中的家庭,往往就可能是基于不完整信息形成的。而这种信息的不完整,影响了我们理解家庭、也影响了我们理解自己。

你并不真正了解父母是如何长大的,他们的一生中经历了哪些重要的事件,这些事件如何影响他们成为了现在这样的人、这样的父母;你也并不了解父母之间的关系,他们过去是如何相识相爱的,他们现在如何看待彼此在对方心中的位置。即便这些事情在你出生前与出生后发生了改变,你所能记住的,很可能也只是事情的表面。

这一切信息的缺失,就像一幅不完整的拼图,让你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你可能会因此变得武断、不自觉地断章取义,用想象拼凑出能让自己感觉说得通的故事的全貌。而这种武断的、自己下了结论的故事,却有可能成为你和家庭、和父母之间的隔阂。让你们无法走向和解。

当你看到故事的全貌,你会看到家庭中的每个人是为什么会在这个家庭中,以Ta现有的方式去行动,你会看到你的家庭之所以日复一日这样“运作”的原因;你会理解你的父母作为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作为“父母”这样单一的角色切面——在他们成为你的父母之前以及之后,他们都还有也应该有更多的身份。

而看到这样的全貌,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这个孩子能够重新走入家庭,了解自己家庭真正的历史,就有机会解开埋藏在心里多年的心结,走向更快乐的自我和人生。

所以,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准备好今年春节回家了吗?

为什么春节返乡难:我们为什么提倡 春节要回家(3)

欢迎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8年度健康头条号。

7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