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规划(探访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建设)
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规划(探访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建设)泥浆固化中心。 李雨阳 摄 该项目距长江最近距离仅600米,区域内地下水丰富,是典型的富水软土区,项目安全风险大、质量要求高、环保标准严。罗祯皆说,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大量运用江水热源泵中央能源系统、雨水回收系统、淤泥循环利用系统、基坑降水循环利用系统等绿色环保技术,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是亚洲在建规模最大的单体地下综合体,将在0.51平方千米范围内建设总面积为48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系统。”罗祯皆说,目前,该项目围护与桩基结构全部结束,全面进入土方开挖与结构施工阶段,一座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地下城市空间逐渐显露雏形。施工现场。 李雨阳 摄 据了解,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31.2亿元,总用地面积29.66万平方米,包含12个地块及地块间道路,规划建设地下商业、停车场、公共空间、综合管廊、过境隧道及4条地铁线区间段和换乘站点的中央商务区。项目最深为地下七层
航拍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项目。 李雨阳 摄
中新网南京8月20日电(谷华 郭晓莹 夏伟)“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所在地为典型的富水软土区,在这种地貌区建设如此规模的地下空间工程,相当于在‘豆腐’里面建‘宫殿’。”20日,在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项目建设现场,负责该项目施工的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地下空间总承包项目部总工程师罗祯皆介绍。
航拍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项目基坑。 李雨阳 摄
当日,在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一期工程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葛洲坝集团数千名建设者顶着高温挥汗如雨。
“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是亚洲在建规模最大的单体地下综合体,将在0.51平方千米范围内建设总面积为48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系统。”罗祯皆说,目前,该项目围护与桩基结构全部结束,全面进入土方开挖与结构施工阶段,一座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地下城市空间逐渐显露雏形。
施工现场。 李雨阳 摄
据了解,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31.2亿元,总用地面积29.66万平方米,包含12个地块及地块间道路,规划建设地下商业、停车场、公共空间、综合管廊、过境隧道及4条地铁线区间段和换乘站点的中央商务区。项目最深为地下七层结构,基坑最深处为地下50.8米。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南京江北、江南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支持南京长江经济带及江北新区城市更新建设,对江北新区打造“三区一平台”、建设“两城一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距长江最近距离仅600米,区域内地下水丰富,是典型的富水软土区,项目安全风险大、质量要求高、环保标准严。罗祯皆说,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大量运用江水热源泵中央能源系统、雨水回收系统、淤泥循环利用系统、基坑降水循环利用系统等绿色环保技术,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泥浆固化中心。 李雨阳 摄
经过处理后的泥饼可用于绿色种植、基坑回填等,分离后的水经过四级沉淀后符合国家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可用于道路冲洗、混凝土养护、工地施工用水以及泥浆固化中心自身循环用水等,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项目处置泥浆270万方,循环利用率达70%,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地下空间总承包项目部副总经理崔雨轩说,除了泥浆,该项目还建立了循环水利用系统,将排出的基坑降水以及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混凝土养护、路面降尘及绿化灌溉等,其中基坑降水利用率超过90%。
在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同时,项目紧紧抓住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机遇,加强科技创新,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支撑,大力推广BIM技术在项目建造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为“绿色建造”赋能加码。
智能化生产经营管控平台。 李雨阳 摄
“项目一体化开发,基坑同步施工,工况复杂,多工序交叉,科学的人员、设备管理对工程施工至关重要。项目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建立智慧管理大平台系统,整合BIM 物联网技术,实现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全周期智能化。”崔雨轩介绍,多方协同、多级联动、管理预控、整合高效的智能化生产经营管控平台,杜绝了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地下空间总承包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宋宏伟表示,以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建造是大势所趋,将力争把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建成为绿色建造的标杆型项目,使其成为与地上建筑交相辉映的“城市倒影”。(完)